|
||||
真正降低社会组织登记成立的门槛,支持群众参与社会建设,不仅在于政府出台政策、简化手续,更重要的是要转变观念,政府既当好管理者,又当好服务员。基于这一理念,广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十分注重细节上的服务,为社会组织的登记成立打开了方便之门。 主动提供“门口服务” “社会组织管理局服务大厅门口停车位非常少,稍稍停几辆车就把路口堵死了。有些开车来提交申请材料的群众往往找不到停车位,只能短暂停在马路边,下不了车。我们工作人员这时只能从服务窗口出来,跑到外面接收材料。”负责登记工作的小黄说。 工作人员不是在服务大厅坐等群众走到面前,而是根据特殊情况,主动提供“门口服务”。广东省省社管局有关负责人说:“群众的口碑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政府工作人员放下‘身段’,主动上前服务,可以给办事群众留下一个好印象: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 广东省谢汉才慈善基金会由一些平均年龄超过56岁、最大年龄63岁的退休老同志发起。老人家不太会操作电脑,对成立基金会的有关政策法规也不很了解,仅仅是准备申报材料就遇到了困难。 工作人员得知老人们的情况后,便把基金会成立的操作流程拿出来,逐条讲解,指导并帮助他们填写申请表格,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看似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避免了因材料和手续不符要求而来回折腾,得到了老人们的肯定。 处级干部轮流到服务窗口坐班 政策上的门槛降低后,社会组织登记成立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广东省省社管局服务大厅的热线电话一下子变得非常“热”。目前,服务大厅针对不同类别的社会组织,共开通了4条咨询热线,分别有专人负责咨询答疑等服务。此外,他们还开通了监督电话,接听群众反映意见和建议。 省社管局制定了服务大厅政务公开服务细则,上班期间通过大厅里的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做到服务内容、服务程序、服务时限三公开;他们在广东省社会组织信息网发布了各类社会组织登记指南,从社会组织的成立、变更、注销到年检等各环节,都有详细的指引,一目了然,查阅方便。 服务大厅制定了管理制度和工作人员守则,特别是对受理服务事项哪些应当场办结、哪些应按法规规定时限办结作出了详细规定。省社管局处级干部与普通科员一样,每周轮流到服务窗口坐班,与办事群众直接面对面接触。 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培育平台 广东省社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社会组织已成为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的重要力量,是城乡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有效途径。因此,培育发展好社会组织,也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题中应有之义。 广东省民政厅已出台了《关于培育发展城乡基层群众生活类社会组织的指导意见》,通过发挥城乡基层群众生活类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在社区共建共享中与本地融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的若干规定》,把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列入重点培育扶持对象,要求各地建立扶持和激励机制,重点扶持一批具有示范导向作用的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 在发挥务工人员服务协会的积极作用方面,目前,广东省民政厅已登记广东省重庆务工人员服务协会、广东省河南务工人员服务协会、广东省湖北务工人员服务协会、广东省广西务工人员服务协会、广东省甘肃务工人员服务协会、广东省湖南务工人员服务协会、广东省江西务工人员服务协会等。 “务工人员服务类协会在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帮助、权益维护、扶危济困等服务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在粤稳定、有序和体面地就业,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城镇务工生活。”广东省社管局有关负责人说。 (据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