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特别策划
   第07版:特别策划
   第08版:人物
   第09版:自述
   第10版:专题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国际 案例
   第14版:国际 观点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从打工子弟到公益青年
保护国际基金会(美国)北京代表处(2012)年度工作报告摘要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特别策划

第07版
特别策划

第08版
人物

第09版
自述

第10版
专题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国际 案例

第14版
国际 观点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3年06月1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我了解打工子弟学生需要什么”
从打工子弟到公益青年

    我叫骆锦强,因为从小在打工子弟小学读书,所以很早就接触到公益活动。当时并没有公益的概念,后来在公益机构工作,才开始认真思考。直到现在,我想我了解打工子弟学生需要什么,也许可以做一些新的尝试。

    童年的辗转

    随父母从安徽来京后第一所学校在丰台郑常庄,那时候我十岁,读三年级。那之后经历了4次学校被拆、重建、被关、转学。

    初一的时候因为学校被关转到另一所经过审批的民办学校,但在这里读了一个星期就走了,因为父母觉得离家太远不安全。又到了新学校,因为不熟悉环境等原因,我的学习成绩很糟。

    那时候,农民之子在我们学校做夏令营,我去参加,跟他们一起讨论、发起了燕山学堂,我是第一批学员之一,也是农民之子的核心志愿者,没事儿总往他们那儿跑。一到周末就跑很远到昌平参加活动,自己的零花钱都去充地铁卡。父母也不反对,觉得小孩子只要不捣乱学坏就行。当时并不知道公益是什么,只是觉得这个事情很好玩,可以学点东西。

    一次出走

    初三面临毕业后继续上学还是工作的问题,对于自己想要什么没有概念,我还去过一个技校学厨师,做了一次饭,但觉得这不是我想做的,而且读技校对家里来说压力有点大。正巧当时农民之子做公益培训,我就继续参加,既做学生也做志愿者,沟通组织同学们做城市越野、社区走访。当时的想法只是非常想了解这个世界。

    刚满十八岁后,通过老师介绍,去了花旦工作室,这是一家非营利组织,主要通过参与戏剧工作坊,发掘孩子自身的潜力,提高软技能。2011年,我负责做进入社区的儿童项目,每周一次,一共做七次,然后结束。时间久了,我开始觉得有些难过,这种项目是不可持续的,它就像给孩子画了一幅很美好的图画,在他们刚看清这幅图画的时候,我们就撤走了,美好的气球突然破裂,这可能还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然而对孩子到底有怎样的影响,是很难评估的。我在想,这跟自己当年所经历的不是一样的吗?

    我上小学时所接触到的公益就是经常有人来给我们捐赠,每逢这种时候我们就去排练、去大太阳底下列队欢迎,但捐的东西大多时候我们并不清楚这跟我到底有什么关系。这种公益活动对于个体的孩子来说到底是什么,改变了什么?那时候身边的同学说:“做公益的人来了就说好话呗。”孩子是很天真的,觉得怎样讨老师和大人们喜欢就怎样说。所以可能你觉得自己做的是好事,受助人也想让你以为自己做的是好事,某种角度来说,是学生在哄你。

    我反复思考,我们到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解决了什么问题?看着跟当初的我一样的孩子,这种挫折感更加强烈。自己说服不了自己再继续下去,于是不想再做这样的项目了,去年做完夏令营后便辞职走了出来。

    青少年艺术社区

    那之后,我也思考了很久自己的优势在哪儿。刚开始设想得特别丰富,后来也被朋友泼过冷水,才明白公益并不在于你办成了一个什么东西,而是需要找一个点开始慢慢深入。我的切入点就是中学生。经历过在打工子弟学校读初中的阶段,我很明白这个时间段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而我们大多数社会组织关心的是幼儿和小学生,涉及初高中阶段孩子的相对少很多。

    最初的想法是做纪录片,让外界更了解他们。但筹集资金的过程很艰难,也去过一些基金会,大多数因为觉得项目不好或者担心政治敏感等问题没有接纳。后来接触到北京市温暖基金会在做的职工服务公益孵化项目,跟他们谈得非常好,回来就发奋努力写了项目书提交上去。项目也从最初的纪录片转变为艺术社区。

    我们的“心声影像工作室”不是注册机构,本不符合要求,但看到我那么用心做的项目书,基金会决定让我参加评审,并且得到了来自各方的专家的认可,但当然还是要有一个挂靠单位,我很幸运地找到了东城区助人社工事务所。这让我非常地感激,觉得突然看到了希望。

    为期一年的项目,基金会提供人员、材料和设备所需资金,但考虑到需要一个相对固定的地点,我从自己的人员经费中拿出一部分,准备在我母校附近的社区租一个地方,6月底就正式开始进行活动。

    这个社区项目简单来说,就是和青少年一起工作。从我的母校寻找15位学生自愿参加,由艺术家、初中生和我们工作人员共同组成一个团队,共同进行内部管理,以不同的艺术方式展现打工子弟的生活。此外,还有一些能力培养的社区课程。一方面想让这些学生了解具体操作一个项目,尝试各种挑战,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也接触影像、音乐、戏剧等各种艺术的学习。工作成果出来后,再继续向社会推广。除了锻炼能力之外,这也许能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提供一点更实际的帮助。

    公益有很多形式,我们的项目也不只局限在社区。比如最近和一位英国朋友合作搞的音乐故事三轮车,收集不同人的故事,配上音乐,让上班的人在往返地铁与家门口之间时,到三轮车上戴上耳机,听听别人的故事。三轮车还设置了公共微信账号,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故事用声音、文字等形式发给我们,来讲给别人听。孩子们也可以参与到这个项目中,用不同的方式了解世界。(骆锦强 口述/王会贤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