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海南万宁案之后,一系列儿童性侵案频频曝光,引发了新一轮对儿童遭遇性侵问题的探讨。在新闻事件之后,如何更理性地关注,如何采取实际行动去改变它?民间组织没有沉默,5月29日,由广州新媒体女性网络,希望美术学院、城中村博物馆创办人张晓静与陈洲以及其他热心公益人士在广州共同发起了“儿童性侵害防治周”活动。呼吁把每年5月最后一个星期定为纪念周,倡导社会关注这个受害群体。 启动仪式上,希望美术学院、城中村博物馆创办人之一陈洲表示,一个理性的社会应该站出来,不能让这些孩子独自承担伤害。许多孩子可能会因为社会文化的偏见、制度的缺失遭遇二次甚至多次伤害,比如舆论的压力、面临失学等。而目前在性教育问题上,从学校到家长的意识中都是一片空白,我们对儿童性侵害问题是完全没有防备的。因此确立一个常规的纪念周来不断提醒人们关注儿童性侵害问题,让更多人参与这个改善的进程,推动法制、教育、公众意识在这个问题上的进步。 启动现场,由张晓静与陈洲创作的装置艺术,用特殊的形式告诉人们儿童性侵害现状的触目惊心。五彩的纸条垂下,上面记录的是一件件被曝光出来的事件。由于作案环境的封闭性,还有更多事件没有被揭发出来。组委会还发布了报告《如何保护孩子们的性?》,全面介绍儿童遭受性虐待的情况和所面临的困境。 儿童性侵害防治周之外,活动组还做了后续计划。新媒体女性网络召集人李思磐表示,希望呼唤能认同我们理念的父母、社工、心理咨询师、法律工作者、教育者的参与。建立防治协力周是第一步,召唤更多关注儿童权利和教育发展的专业人士和团体的参与;组织专业和深入针对本地案例的研讨会;对任何社区和团体分享性别平等教育、性教育和儿童自我保护课程;征集和培训这方面的志愿者。中期计划为收集个案,进行跟进、法律协助和辅导;总结和推广相关经验。最后结合相关案例,进行立法倡导,要求教育部门、妇儿工委、民政部门和司法部门制定相关可以操作的政策法规,来防治社区、家庭和学校的性侵害和性骚扰;废除“嫖宿幼女”罪名。(王会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