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封面报道
   第07版:封面报道
   第08版:特别策划
   第10版:社会创新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国际 案例
   第14版:趋势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香港雅安捐赠风波引发公益领域反思
关注社会创新 解读善意中国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封面报道

第07版
封面报道

第08版
特别策划

第10版
社会创新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国际 案例

第14版
趋势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3年05月07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有分析人士认为:不要让怀疑阻碍救助 不应有人行恶而不行善
香港雅安捐赠风波引发公益领域反思

    震后,深圳红十字会在莲花山门口举行为雅安地震灾区募捐活动

    ■ 本报记者 闫冰

    一波三折

    37票同意、23票反对、1票弃权,5月3日下午,历经两个小时的投票表决。香港立法会终于通过决议,同意特区政府拨款1亿港元注入赈灾基金,支持芦山地震救灾工作。曾在汶川地震时,为灾区捐出90亿港元善款的香港政府,这次却为芦山的1亿捐款历经波折,数字的变化颇为耐人寻味。

    时间追溯到4月22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宣布,香港政府将向立法会财务委员会建议拨出1亿港元注入赈灾基金,为四川提供捐助作赈灾工作,港府已征得财委会主席张宇人同意,尽快召开特别会议审议拨款。

    4月24日,立法会讨论是否拨款的特别会议一度无法达成共识,有议员担心特区政府的善款无法确实使用在赈灾,提出有无机制可监管善款的用途等问题。因当天提出的修改建议太多,会议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结束发言,所以没有做出表决。

    支持捐款的议员以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为代表,她表示,香港与内地血浓于水,港人每次都发挥大爱无疆精神,筹款协助救灾,特区政府伸出援手也是责无旁贷。港府有机制监察境外政府接受公帑捐款,也已发出通告要求专款专用,全数下拨赈灾。

    反对捐款的议员郭家麒提出修订,建议把一亿元拨款全数交予有核数报告的非政府组织(NGO)及志愿机构,或者购买物资直接援助灾民,相信款项可用得其所。身兼赈灾基金咨询委员的议员的张国柱直言,由于监管机制的缺失,难以保证捐款全部到达灾民手中。

    “不能以偏概全“

    围绕内地红十字会的争议,极大损害了公益领域的整体形象,以至于香港政府此次捐赠一波三折。前几年对汶川赈灾高效的良好印象,被一些使用善款的具体质疑冲得七零八落。

    “议员不应以偏概全处理这次的拨款。”林郑月娥在讨论会上说,虽然她自己也承认2008汶川地震港府拨款资助个别的重建工作出问题。

    对于港府捐赠1亿的对象是四川省政府。林郑月娥解释,四川省政府最能掌握灾情及动员救灾,特区政府设有机制监管救援款项运用,当拨款用完后受惠政府会向特区提交报告,列出款项用途及受惠人数,立法会审议报告后也会上载上网。

    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对《公益时报》记者说:“内地近些年公益领域出现的负面消息和新闻,不可否认,会对香港或其他国家和地区对内地的捐赠信心有所打击,但这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是自身体制的问题。体制性差异太大,所以造成了两地在慈善捐赠和善款使用时候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两边出现了不可回避的矛盾。”

    香港《文汇报》发表的评论文章说,认为反对派以内地善款缺乏监督为由,在地震灾民亟待援手之时发起所谓“抗捐运动”,其实是一个站不住脚的借口,其本质是要将赈灾政治化。

    而香港《南华早报》发表的社论则认为,“不要让怀疑阻碍抗震援助”,立法会议员应该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对抗滥用善款行为,而不是拒绝捐赠。

    钱怎么花?

    香港人不捐款无疑给了内地公益领域当头一棒,有强烈的警示意义与价值。

    “多年来我们的捐赠者一直没有问责意识,随着几次灾难的洗礼,公众的问责意识逐渐觉醒,但是还没有形成规矩和规模。”王振耀如是说。“比如香港的问责是反映在立法会,是有组织的问责,而我们内地的公益慈善领域,还没有一个成型的问责机制,整个问责并没有和体制契合,甚至根本不搭边,于是出现了一种状况,公众的问责乱糟糟一片,变成了宣泄情绪的出口。再进一步,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就是老百姓不捐、或者自己到灾区去。这就是渠道不通,传统意义上的救灾捐赠和使用机制失灵,只不过这次是在香港表现了出来。”

    至于钱怎么花,王振耀表示,应继续加大开放力度。“比如说捐赠后善款的使用,我们很少有让老百姓、让民间组织参与的委员会,比如说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委员会、玉树地震后的重建委员会,都没有民间组织的代表和身影。香港为地震捐款数额也很大,那么是不是也需要香港方面的代表参与到监督当中呢?所以,我认为内地当务之急就应该是开放,不开放恐怕不行,我们的整个体制还是开放度不够。社会上总说透明二字,我觉得不是透明这么简单,透明到什么程度没有人能说清楚。而是参与,是对公众和民间组织的开放度不够。”

    民间善心

    实际上,抗捐运动的依据并不充分。以特区政府2008年援助汶川的款项共100亿港元为例,每笔款项都受到严格的监管。特区政府为此专门成立了“支援四川地震灾区重建工作信托基金”,依照项目不同阶段的进度,分期从“基金”转发所需的资金;四川省也专门成立了港澳援川重建领导小组,组成由国务院发改委牵头,会同交通、监察、审计、建设等部门的协调机制,四川省审计厅全程参与审计资金的使用,最后由特区政府验收。

    根据特区政府2012年11月发布的《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展报告》,从审计的结果来看,截至去年11月底,特区政府在四川负责援建151个项目,共拨付67.98亿港元,没有出现资金挪用的情况。

    特区政府拨款落实的同时,香港民间捐款数字也在持续上升。据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2日,香港社会各界通过中联办捐款总额达1.73亿港元,已到账1.09亿港元;捐赠奶粉1万罐。

    截止5月4日,林郑月娥透露,特区政府已接纳了赈灾基金咨询委员会的建议,除了1亿港元之外,香港特区政府另从赈灾基金批出五笔共2171.8万港元的捐款给不同赈灾机构,以协助赈济四川地震灾民。政府发言人表示,该5笔拨款分别拨给香港乐施会206万元,拨给香港救助儿童会350万元,拨给香港世界宣明会467万元,拨给爱德基金会530万元及拨给救世军618万元。此赈灾基金成立于1993年,目的为香港以外地区的灾害紧急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