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封面报道
   第07版:封面报道
   第08版:特别策划
   第10版:社会创新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国际 案例
   第14版:趋势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超过九成网友认为
政府奖励善行应有严格制度
益数字
一周慈善捐赠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封面报道

第07版
封面报道

第08版
特别策划

第10版
社会创新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国际 案例

第14版
趋势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3年05月07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超过九成网友认为
政府奖励善行应有严格制度

    截至5月6日10时

    ■ 本报记者 李春伟

    近日,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从制度建设层面让“好人有好报”,先期拨付10万元基金启动“温暖好人”行动计划。该计划为做好事者送出“温暖礼包”。

    据报道,其中一个受奖励者叫吴锦泉,84岁,仅靠磨刀为生,老人曾经在四川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时,先后向南通市红十字会捐出千枚硬币;另一个老人叫胡汉生,86岁,修车14年,将修车积攒的钱全部用于慈善,2012年荣获“感动江苏”人物称号。

    据了解,南通市港闸区为这两个老人量身定做了“温暖礼包”。4月2日,港闸区给磨刀老人吴锦泉发放3000元“温暖好人”激励救助金,用于生活补助。同时,两对老夫妻每半年还可享一次免费体检,大病医疗救助按规定个人自付部分由政府买单。

    南通大学博士生导师彭怀祖指出,“激励平民善举,政府责无旁贷。只有制度先行,让温暖力量暖及慈善者,才是推动平民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温暖礼包”带来的“温暖效应”正在持续释放。港闸区一些个人、企业纷纷向吴锦泉老人捐款成立的“锦泉一元爱心社”注入善款,目前已募捐到5万多元。

    尽管好处多多,但“温暖礼包”不是没有另外的声音,政府是否需要用这种方式鼓励善行?如果推广“温暖礼包”,如何更好地防止“礼包”的发放在实施过程中变味?近日《公益时报》与搜狐公益联手推出“益调查”,结果显示,27.95%的网友认为应“严格基本制度,确保真正的好人及时获得好报”,63.31%的网友认为要“制定严格的信息公开制度,坚持公示,提高透明度”,二者总体比例达91.26%。也就是说,超过九成的网友认为,若推广“温暖礼包”,要想更好地防止“礼包”的发放在实施过程中变味,就得严格相关制度,特别是坚持公示,提高透明度。

    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从5月3日下午14时开始至5月6日上午10时结束,共有526位网友参与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1.26%的网友认为,如果推广“温暖礼包”,要想更好地防止“礼包”的发放在实施过程中变味,就得严格相关制度。其中,认为应“严格基本制度,确保真正的好人及时获得好报”的网友占27.95%;认为“制定严格的信息公开制度,坚持公示,提高透明度”的占63.31%;认为“面对突发情况,给出‘礼包‘去向”的占1.91%;其他的有6.85%。

    乍一看,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政府奖励善行,为做好事者送出“温暖礼包”,从制度建设层面让“好人有好报”实在是好事一桩,但不少网友却不这么看。32.89%的网友觉得政府奖励善行没有必要,因为“慈善是一种自发行为,奖励之举会让慈善变味”。不过,还是有超半数的网友表示支持,这个数字是54.38%,他们认为“非常有必要,可以鼓励更多人行善”。

    那么,在政府“温暖礼包”的引导下,大家是否担心慈善行为开始期待回报?表示“有些担心,政府的政策可能有引导作用”的网友占38.41%,表示“不担心,期待回报的毕竟是少数,‘温暖礼包’值得推广”的网友比例是4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