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是环境保护部主管的公益社团组织,于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民政部登记注册成立,是中国第一家专门从事环保公益事业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成立20周年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秉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宗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擎起环保公益的大旗帜,搭建企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舞台,不断追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想,深入开展以护环境、惠民生、促和谐的公益项目,内容涵盖了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清洁能源惠民、环保社团组织资助、环境宣传教育、环境表彰奖励等方面。 20年来,无论是在业务发展还是在能力建设上,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2005年获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专门咨商地位”,2007年获得环保总局“全国环保宣传教育先进集体”称号;2008年获得民政部首次组织的社会组织评估4A级单位;2009年获得环保部直属机关党委“先进党支部”;2010年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2011年被环境保护部评为“先进集体”;2012年被环境保护部机关党委授予“创先争优优质服务窗口示范党支部”。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成为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平台和中国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的重要力量。 环保主旋律 公益大舞台 环保公益与慈善不同,对环境而言,人人都是环境保护的主体,人人又都是被环保的对象。如何把宽泛的环境保护变成具体实在的公益项目,是萦绕在环保公益面前的一个大课题。20年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围绕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惠民环保、环境意识宣传等不断探索、尝试、总结,努力把远的拉近、虚的变实,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开展看得见、摸得着,公众参与、民众受惠的环保项目。在众多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支持下,逐渐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环保公益项目。 开展中华环境奖评选表彰,鼓励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在人们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的政绩观下,运用表彰奖励形式调动和影响社会各阶层关注环保,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华环境奖2000年设立,主要是顺应国家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需要,将环境保护的先进理念和具体实践进行挖掘、总结,将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和有效的方式在社会上弘扬和推广,服务于国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实践证明该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受益者,把环保公益作为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首选。从2007年开始捐赠5000万支持中华环境奖。每两年一届,每届设置5名中华宝钢环境奖,奖金各50万;优秀奖20名,奖金各10万。?截止2012年先后表彰奖励了145个单位和个人,涵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国际环保专家。已经成为奖项级别较高、参与广泛、影响较大、社会认可的最高环保社会表彰奖励,也成为了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环境保护领域最高的社会公益性奖励。 环保嘉年华,创新宣教模式。环境保护是从宣传教育开始的,近年来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度和行动力提高,除了感同身受的环境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环境宣传发挥了作用。传统的说教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人们需要参与、需要互动。多年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在环境宣传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在安利环保教育基金的支持下开展的环保嘉年华活动,吻合了公众参与的特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环保嘉年华,是集互动参与和知识传播为一体环保游艺活动,寓教于乐。面向少年儿童,通过家长和少儿参与游戏,小手拉大手,实现牵手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安利中国自2009年以来捐赠资金累计达到4000多万元,先后在40多个省会及地级城市开展了50场活动,40万个家庭120多万人参与,成为环保宣传教育的创新模式和良好典范,得社会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 开展生态环保公益为民项目,将环境与扶贫资助相结合。环境是面向大众的,群体受益是环保公益的显著特点。与其他慈善组织相比较,尽管环保公益难以靠“眼泪指数”募集资金,但环境与慈善结合依然使人感动。 近年来,在天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施耐德电器等企业的支持下,“金太阳援助工程”、“碧波基金”分别在青海玉树、新疆喀什地区,投入1400多万元,为16个村6个学校安装了光伏集中发电设备,解决了村民和学生照明、看电视、用冰箱的问题。为109户牧民安装户用独立光伏发电系统,解决分散居住条件下的照明、看电视的用电问题。为2100户牧民、31个边远学校赠送了3000套光伏移动发电照明设备,解决他们夜间室内或出行照明、手机充电等问题,受益人数达到两省20村37校的20000余人。 在东陶水环境基金支持下,在全国范围内资助了百余项节水发明专利申请和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课题研究。尤其是为新疆伊吾县石磨沟村和内蒙的阿拉善右旗巴音高勒嘎查两个自然村实施饮水安全示范工程,使197户牧民喝上了干净的水,820人和6万头家畜受到保护。受助民众感谢政府、感谢共产党。此项目资金规模已经达到900多万元,不仅在水环境保护上有所作为,而且对扶贫救困促进和谐发挥了作用,成为环境保护部直属机关党委创先争优环保为民的一个典型案例。 联手众企业植树“碳中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碳排放已经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作为环境公益的平台,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担负起公益减排的责任。在配合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背景下,携手众多企业开展了绿化植树减碳行动。在卡特彼勒、大宝等企业的支持下,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先后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辽宁、陕西、甘肃、江苏、贵州等地种植树木4000多亩140万株,形成了北京房山绿化基地、卡特彼勒公益林、大宝公益林、上海世博会低碳世博林、辽宁固滩水源涵养林等项目成果,资金规模达到1407万元。行动永远大于心动,只有众人齐心协力才能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这就是环保公益的力量。(下转3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