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微语录】 “予人施慈是为了予己修善。我们应该对谁感恩?受捐者。所以,慈善是没有国界、没有阶级的,也是没有语言障碍的。什么叫快乐?能给予别人越多爱的人越快乐,能得到别人越多爱的人最快乐。所以,快乐的多少,是以你做慈善、别人爱你的多少决定的。” 2012年12月,牛根生现身北京白家庄小学,他以大自然保护协会理事的身份参加了和小学生的环保互动,向孩子们教授如何净化污水。淡出商业之后,如何种树、如何蓄水成了他最为热心的事情。 “50岁退休。”这是牛根生向自己和家人的承诺。2011年6月10日,53岁的牛根生辞去蒙牛乳业董事会主席的职务,结束了他的企业家生涯,这比他此前规划的退休时间晚了3年。 对于牛根生来说,蒙牛乳业已经成为过去时,辉煌或是争论,终是尘归尘土归土。随后,他便开始在公益领域风生水起,这才是他人生“三段论”中贡献阶段的开始。 保护那一片草原 2010年起,牛根生和几个公益组织启动了“和林格尔生态修复与保护国际示范区”项目,着手内蒙古3.88万亩荒山的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目前项目正在实施中,部分荒山生态已得到改善,周围出现了狐狸、鸿雁、水鸟等多种野生动物。2012年年末,已经种植1500万棵植株。 “最难的是如何保持住水,在内蒙古这个地方,这对植被恢复太重要了。”在他看来,资金投入并不是最大的问题,“总会有先知先觉的人投入进来。”在他看来,做环境修复一定是权力、责任、利益要一致才能迅速推进。 从一名养牛工人到中国乳业巨擘,与牛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如今的牛根生,在蒙牛为自己乳品行业职业生涯画上句号的同时,又开启了另一件与牛有关的事业,保护草原、保护环境,这也许是老牛与牛之间缘分和情结的另一种延续。 在老牛看来,慈善已从扶贫济困、赈灾援助、社会福利的领域扩展到关爱自然、关爱地球。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成为他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他说:“我对自己的人生做了个规划,前半生创造经济财富,后半生恢复和保护自然财富。” 股捐、公益、家 2012年12月,牛根生、彼得·巴菲特、佩姬·洛克菲勒、埃利奥特·当纳利等各界慈善公益人士齐聚北京,在短短2个小时的会面中,一起畅聊各自家族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探讨家族慈善事业运作的经验,分享各自家族在慈善领域中做出的成果。 牛根生分享了与家人一起参与慈善事业的快乐经历,同时提到作为慈善家应该学会感恩:“施者应该向受者感恩,如果没有缺陷没有灾难,如何能表现出施者的作为?”正是这句牛根生长期秉持的慈善观引起在场各位慈善家的共鸣。 在老牛身上,有很多标签,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股捐”和他的家族慈善。 早在1999年至2005年担任蒙牛总裁期间,老牛就把自己过半年薪散给了员工、产业链上的伙伴以及社会上的困难人群。2004年底,他创立“老牛基金会”,2005年1月,他与家人宣布将自己及家人持有的蒙牛股份全部捐出用于公益慈善事业。 这一开创性的慈善举动,使老牛成为“全球捐股第一人”,并于2010年被中国慈善排行榜授予“中国慈善事业终身成就奖”。同时,他开始携全家全身心地投入到公益慈善领域。在他的影响之下,其家人分别致力于老人关怀(妻子:申淑香)、环境保护(儿子:牛奔)、文化教育(儿媳:陈霄鹏)以及儿童关怀(女儿:牛琼)。 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说:“从一个世界著名的企业家转变为专职的公益慈善家,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从事慈善事业,将商业精神与公益慈善完美结合,牛根生先生实在是中国慈善界第一人!” (闫冰) 【慈善档案】 2004年12月28日,蒙牛乳业集团创始人,前董事长、总裁牛根生先生捐赠并发起设立老牛基金会(前身为内蒙古老牛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会),从事社会公益慈善活动。目前,已在环保、教育、医疗、救助帮困等多个领域开展了120余个公益慈善项目,公益支出超过4.5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超过50%,项目遍及中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005年1月,牛根生将个人资产以股份的形式悉数捐出用于公益慈善,被誉为“全球捐股第一人”。目前,牛根生累计捐赠资产价值超过41亿元。先后荣获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慈善事业终身成就奖”、中国民政部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捐赠个人奖”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