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第四届中国社工年会
   第06版:第四届中国社工年会
   第07版:第四届中国社工年会
   第08版:第四届中国社工年会
   第09版:第四届中国社工年会
   第10版:专题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中国慈善排行榜系列报道
   第13版:国际 案例
   第14版:人物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益言堂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第四届中国社工年会

第06版
第四届中国社工年会

第07版
第四届中国社工年会

第08版
第四届中国社工年会

第09版
第四届中国社工年会

第10版
专题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中国慈善排行榜系列报道

第13版
国际 案例

第14版
人物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3年04月0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益言堂

    刘选国/文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理事长

    谭红波/文

    泛海公益基金会项目高级经理

    梁振宇/文

    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秘书长

    中国的基金会离伟大还有多遥远? (下)

    (接上期)

    仔细看中国一些优秀基金会的宗旨,能感觉到与美国基金会的目标存在一定差距。中国青基会的宗旨是:通过资助服务、利益表达和社会倡导,帮助青少年提高能力,改善青少年成长环境。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宗旨是:扶持贫困社区和人口改善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健康条件并提高其素质和能力,实现脱贫致富和持续发展。中国红基会的宗旨定位较远大:“致力于改善人的生存和发展境况,保护人的生命与健康,促进世界和平与社会进步”,但不够凝炼和好记。

    其次,从基金会实力和可持续发展看,中国基金会与美国基金会的整体和个体实力差距巨大。盖茨基金会2011年度财报显示其资产总额为346亿美金,年度资助支出和费用总额达到49亿多美金,自成立以来累计资助发放总额达到261亿美元。据王雯研究美国基金会的文章介绍,2006年“美国有各类公益基金会7.2477万家,总资产达6147亿美元”。而据中国基金会中心网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基金会总数达到2912家,总资产仅有604亿元人民币”。如按现行汇率折算,中国基金会的总资产仅为美国的1.5%,整体实力差距巨大。

    另一方面,美国的大基金会基本上都是资助型基金会,以花钱为主,一般都把投资增值部门与资助部门严格区分,一个团队负责投资理财,一个负责公益资助。投资收益好的年份资助额会提高,差的年份则削减下一财年的资助计划。其运作可持续、可预算。负责开展公益项目的团队由于有充足的财力保障,完全可依据其使命来选择项目,可不像企业那样单一追求利润,也不像政府那样受制于选民倾向和国会,因此在一批有人类进步、社会改良理想的职业人士治理下,这些基金会的确在从事造福人类、改良世界的伟大使命。

    中国的公募基金会大多是筹资运作型为主,既要筹资又要实施公益项目,年度筹资计划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是软预算,很多公益项目的实施取决于筹资进展。大多基金会的资产总额在百万元级,亿元级基金会不多,而投资理财由于缺少舆论和政策环境,还刚刚起步,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近年成立的少量非公募基金会虽具有一定实力,如一些大型央企设立的基金会、大学的基金会,但由于捐资机构和捐赠人控制太强,理事会缺少独立性,又缺少专业人才运作,目前还未体现其活力和影响力。

    第三,从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准看,中国基金会的管理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福特、盖茨这些基金会已经形成理事会与管理层、决策权和执行权的分立,管理者与执行者责任明确,项目设立、执行和监督评估体系科学,而中国的公募基金会大多还依附于其主办机构,非公募基金会大多由其出资方控制,职业化还远未形成,管理和项目执行水平都处于初级阶段。

    福特基金会和盖茨基金会在华机构均网罗了具有多年非政府组织工作经验、语言和业务素质极佳的职业化团队,其工作目标清晰,运作机制科学,其理事会是真正的最高权力机构,每年有明确的资助目标和精细的经费预算,办事处和每个项目官员的职责明晰,考评机制完备,激励和约束机制健全。盖茨基金会奉行用企业的科学管理做公益的理念,注重项目实施前的评估、过程中的考量、实施结果的评估,让公益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更有效率。走近这些基金会,接触他们的项目官员,你能感觉到一种厚重的文化气场让你肃然起敬。

    中国的基金会虽近年来行业发展和管理水准有所提升,一些优秀基金会在管理的科学化上也有了很大进步,但在治理结构、员工职业化、激励和约束制度建设、绩效考量、公开透明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更不用说还有63%的基金会合规性指标都不合格。

    中国基金会与这些伟大基金会的差距的确还十分遥远,但近年来已经出现了好的苗头: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国民财富的增长,非公募基金会数量增长已经超过公募基金会,而且开始有数十亿人民币资产的非公募基金会开始出现,还有上百亿捐赠的基金会正在酝酿,加上公益行业的自觉,与国外行业的交流学习,专业人才的培育和成长,中国伟大基金会孕育的土壤正在形成,可以确信:不久的将来,胸怀人类和全球的伟大基金会将在中国的非公募基金会中出现!

    慈善应遵循“供需”原则

    前些天去听一个有关育儿的讲座,说给婴幼儿喂奶,一定要遵循“供需原则”:孩子饿了,有需要,才能给喂,这样才是最科学的。然而现实中很多父母,尤其是帮着带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并不是这样,他们总担心孩子会饿着,所以就时不时地去喂奶、喂水,这时候孩子往往不仅不吃而且还会用哭来反抗。

    其实做慈善也如此,应该严格遵循“供需”原则:只有当我们发现潜在的受助者有明确需求的时候,才能根据我们自身的能力去提供相应的帮助。但很显然,现实似乎并不是如此,我们一个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家里有一些旧衣服不穿了,但还很新,扔了怪可惜的,就在网上找个地址给寄过去;在农村走马观花跑一圈,发现很穷,但很多家庭都超生,就认为他们意识落后,应该多一些宣传、培训……辛辛苦苦确实做了不少,最后发现因为各种原因,捐过去的衣服当地人根本没法穿,而且太多旧衣物已经给当地造成了处理的负担;宣传资料发了不少、培训也费了很多功夫,还是很多村民生好几个孩子,甚至开始对这些宣传、培训烦不胜烦……

    静下心来好好分析总结,发现其实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们给的并不是他们所需要的。

    如果在确立某一个慈善行为之前,多花一些精力,用相对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广泛、直接接触一下潜在的受助者,认真了解、研究他们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到底是什么?需要什么?在众多的需求中,最迫切的需求又是什么?这些需求在多长时间内会一直存在?简单地说,就是真正弄明白他们是不是需要,需要什么。只有当我们把这些问题都彻底搞清楚了,再去做事情,才会发现轻松容易很多,而且能达到多方共赢的局面。

    推而广之,“供需”原则同样适用于整个慈善行业的发展。整个行业的发展是否需要一部法律?是否需要一项新的政策?又是否真的需要成立一个全国性或地区性的枢纽组织?这同样需要从整个行业生态圈的发展着眼,多做一些调查和了解,尤其需要针对已经存在的各类公益慈善机构,已经或正在受益的受益对象,也还包括各种资源的提供者,看到底有没有这种需求,而不能坐在办公室想当然,一拍脑袋就做出一个什么大的举动。如果这个行业需要的是尽快出台一部相对完善的法律,或者是急需解决某一个政策上的瓶颈,那么我们就应该努力在这两方面做一些工作,而不是去折腾别的什么已经并不新鲜了的花样。否则,做得再多,最后也只会是费力不讨好,搞出一些体制的怪胎而已。

    当然,这里还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脱离实际需求而根据“供给方”的情况去行动,会容易很多,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能够满足自己的利益需要。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样的行动是万万不可的。

    如何在年轻人心中

    种下公益的种子

    我们从事公益相关工作的同行们在不同场合无数次提到“公益领域需要新鲜血液”、“薪资待遇低导致人们的就业选择中很难包括公益”等话题,虽然这些理论和思路都是高屋建瓴且绝对没错的,但却很少有人想到:数百万甚至数千万还在上学或刚毕业的年轻人,压根不了解“公益”这回事——这个问题在“公益人才”范畴内的系列问题中,显然比“待遇”等问题在逻辑顺序上优先,且同样值得深思和亟需着手寻求解决方案。

    有句话叫“不是不理解,而是不了解;不是不仁道,而是不知道”,让学生“启蒙了解公益、正确认识公益、适当参与公益”,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来说,他们可以接触到全新的领域、完善个人经验并丰富知识层次,在就业时也有更多的选择而降低自己的就业压力;对公益领域来说,每年都有应届毕业的大学生会选择应聘公益机构,能为公益领域不断带来新鲜血液;对全社会来说,学生会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树立对社会整体发展更加有益的价值观。

    那么,如何才能在学生心中种下公益的种子?像传播意识形态似地高覆盖、高频率地宣传与公益相关的基础知识?但其实更有效的做法是,把与公益相关的知识与实习和找工作融合起来,创造成一个能激发学生好奇心的虚拟的链接,让学生主动吸收公益相关的基础知识,并可能主动去搜寻更加深入的公益相关的内容。

    举一个在项目推广方面有自己思路的实践案例是“舰长计划”。该项目面向大学生,每年寒暑假各一次为公益机构招收实习生,整个项目超过一半的工作量放在了招募文案的编写和传播上。首先它在招募文案中用符合学生特性的文字巧妙融入了:其一,与公益相关的基础知识,如以“热血走近公益,冷静了解公益”为引句带出的“应聘须知”,这样学生在接收与实习相关的自己有强烈需求的信息的同时,一并接收了与公益相关的信息;其二,会触发“链接”的明示,如在“公益实习岗位”信息中注明“若表现优良可转正”及转正后的薪酬待遇,这类的明示,会让学生为之一惊地发现“原来公益机构并不仅仅需要志愿者,还需要全职做公益的人”。其次是文案的传播,高覆盖、高频率的宣传当然不可少,但绝非让学生被动接收轰炸般的宣传,而是通过学生团体内部邮件、社交媒体、实习信息发布平台等特殊传播渠道,结合学生参与进来“众包”的方式,使之变成学生主动接收。

    说到这里可以惊喜地发现,这个每年只能为20位学生提供优质公益实习岗位的项目,看似渺小,却能够在数十万名学生心中种下公益的种子。更可贵的是,这种方法是完全可以复制的。

    衷心希望更多公益机构参与进来,共同努力在学生心中种下公益的种子,为学生、为公益领域、为全社会带来无法及时见效却必然影响深远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