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报记者 张雪弢 3月28日,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举办了“2012-2013年《殡葬绿皮书》新闻发布会”,并正式发布了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2-2013)》。 《殡葬绿皮书》指出,惠民殡葬政策的实施,不同程度地减轻了群众丧葬负担,提高了群众参与殡葬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还存在分布不平衡、覆盖范围窄、保障水平低、实施方式单一等问题,特别是城乡区域之间、不同群众之间殡葬救助保障水平差距较大,对于群众主动进行葬式葬法改革的鼓励性措施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实施的公平公正性,制约了殡葬改革的顺利推进和殡葬事业的健康发展。惠民政策的深入推进,仍需加强进一步的制度安排与总体设计。 惠民政策推广分布不平衡,主要是受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殡葬工作基础状况的影响。总体来看,中西部地区惠民政策出台数量和覆盖人群明显低于东部地区。据粗略统计,东部地区超过一半的火化人口获得了殡葬救助,而中部地区此比例仅为三成,西部地区更低。此外,受城乡二元分制的管理定势影响,在面积占国土总面积近50%、人数占总人口20%的土葬改革区,除湖北、陕西、甘肃等少数省份外,多数地方未将当地群众殡葬活动纳入惠民政策救助范围。 惠民殡葬在推行过程中,惠及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城镇“三无”人员等传统民政工作对象的多,面向其他需要救助的农村居民、流动人口乃至户籍或常住人口的少;惠民项目较为有限,针对遗体接运、火化环节的多,鼓励骨灰集中生态安葬的少,且后者多集中在土地资源较为紧缺的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救助标准偏低,每具遗体享有的平均救助标准约为600元,一些地方还不满200元,较基本殡葬服务逾千元的全国平均消费水平而言尚有不小差距。惠民殡葬政策在覆盖人群、惠民项目、救助标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此外,资金筹措困难也是影响惠民殡葬广泛实施的重要因素。《殡葬绿皮书》指出,虽然近年来各地普遍推行惠民殡葬政策速度加快、力度加大、覆盖面大幅提升,但各项惠民指标增长速度最快的基本上都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据初步估算,近两年东部地区惠民殡葬资金投入增长量分别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的2.5倍和6倍,中西部地区惠民资金投入后劲明显不足,且绝大多数中西部地区从省级或地市级层面出台惠民殡葬政策后,往往负担的惠民资金比例较小或根本没有配套资金予以落实,多数要求县级财政解决,而以当前县级财政普遍较为吃紧的状况,短时期内单纯依靠其增加投入扩大惠民政策覆盖范围将面临较大的资金筹措困难。 针对惠民殡葬在推行中所面临的上述问题,《殡葬绿皮书》呼吁,各地政府在分类指导、统筹推进惠民殡葬政策实施的同时,应不断深化拓展惠民殡葬政策的形式内容,特别是应加大投入,建立健全殡葬公共服务体系,“争取将惠民殡葬工程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建设规划,把所需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把加快建立基本殡葬服务体系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与推动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紧密衔接,努力实现基本殡葬服务供给有效扩大,加快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殡葬建设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