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开栏语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做了一次非常著名的实验,他用三棱镜将太阳白光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色带。社会现象包括公益现象就像一束白光,需要多元多色彩的解读,认知不同或许因为角度不同,“三棱镜”专栏希望摒除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多元解读公益人物公益现象,我们每期的点题也是开放的,欢迎朋友们向主持人点题。专栏版在《公益时报》、《深圳公益周刊》、《云南信息报公益周刊》轮流刊出。 本期是三棱镜的第三期,也是该互动专栏首次在《公益时报》刊出,本期主题为“3·15与公益”。 本期主持人:张梦颖 新浪微博:@张梦颖zoe 3·15晚会曝光对象选择上的避重就轻和微博名人被授意统一“声讨”曝光对象的弄巧成拙,让众媒体时代下的这台晚会在网上激起千层浪。无论是一台晚会,还是时下常被探讨的公益,两者的策划和执行人员都需时刻在出发点和自身责任上重新审视自己。其实有太多的教训曾经深刻地提醒过我们,公信力的丧失只在一夕之间,而重建之路却漫长而艰辛。 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 刘敬文/文 看完央视的3·15晚会,脑子里面突然有个奇怪的想法:如果公益行业也来一场这样的晚会,把公益行业的“假冒伪劣”报一报,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呢? 首先会出现的情景就是,儿童类公益组织会马上在微博上用悲情的口吻写类似这样的话:孩子就是天使,这些孩子是折翼的天使,我们看到孩子们无助的眼神,内心一阵阵揪紧。再下来,应该会播放一个视频:一位小朋友在妈妈的陪伴下前来捐款,用稚嫩的声音说:“我把我的压岁钱都捐给弟弟妹妹们,希望他们跟我一样快乐成长。” 我首先坦陈,我本人是很善于写这种温情文字的,在几年前,我曾经帮不少公益机构写过类似的文字,在我的报道里,也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文字。中国的公益行业发育不良,很多项目都是依靠所谓“眼泪指数”在生存,从业者用悲情“贿赂”捐款人和媒体,同时自己也是自我感动得一塌糊涂。 公益行业的“假冒伪劣”和不专业,大多正是在这种感动和自我感动的掩护下产生的。我在一次公益传播培训班上有过一次发言,在座的都是公益传播的媒体人,我说,面对一个公益项目,首先是要冷静,可是做到这个冷静是很难的。第一是我们的常识和经验是否足够,例如社工募捐拿提成这种事情,国际惯例是怎样的。第二是我们是否能够避免提前自我感动。例如当一位坐着轮椅的残疾朋友或者自闭症儿童的妈妈,声情并茂地跟你讲述他们的故事,你是否能足够冷静地判断故事背后的逻辑链条。事实上,大部分人包括几年前的我,都是在走到这条逻辑链的半山腰就嚎啕大哭了,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我的朋友鲍小东是一位资深的深度调查记者,他做过非常多复杂的暗访,揭露过许多社会阴暗面,后来他有点抑郁了,就转到公益报道去。他有一次跟我说,人毕竟是感情动物,在面对一些公益人物的时候,还是很难保持足够的冷静。有时候经常会想,他们的确是不专业,也有很多虚假的东西,可是毕竟还是帮助了不少人。也就算了。 鲍小东提出了一个更加让人困惑的问题,在弱势群体急需援助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宽容一批不专业的公益组织的存在,这确实是一个非常让人困惑的问题。当然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去提点建议,例如社会组织的管理机构应该加强监管,可是,在资源如此紧缺,专业人才尚未大规模进入公益行业的情况下,这种局面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昨天我看了电影《悲惨世界》,实际上也是讲这样一个困境,电影里的调查员沙威,他就是法律的象征,从来执法严明,即使面对冉阿让前面几次富于道德情感的求助,他也从来无动于衷。雨果把沙威称为“黑暗的正直”,为什么是黑暗呢?因为缺乏爱,雨果对非黑即白的价值观是持批判态度的,他认为爱能够完善律法,能够遮掩很多罪。比法律更高的是爱与宽恕。 在看完电影长吸一口气的时候,我对公益的“假冒伪劣”有这样的想法:首先管理机构在监管上应该更加严格,要有“沙威”精神,媒体在面对“假冒伪劣”机构和项目的时候,同样需要摒除自我感动。而对于一些在发展中无法避免的违规和不专业,管理机构和公众也需要给予一定的宽容,更为重要的是,公益从业者需要更多发出自己的声音,反映自己的发展困惑,影响政策和法律的制定。 对于我的想法的前后矛盾之处,希望大家也给予一定的宽容。 (作者为深圳晶报《深圳公益周刊》主编、晶报阳光基金负责人) 8点20发的启示 ■ 郭敏/文 何润东是真“英雄”,一句“8点20发”,暴露了同谋的算计,接着一句“被盗号”,生硬地把自己从这个酱缸里拉扯出来。而反看其他大V,急赤白脸地狡辩,再三强调自己没收钱。 微博上的信息量实在不大,其实我特别想面对面采访一下这几位作家、明星、媒体名人、学者,想听一听他们的心里话,接受任务的时候,心里到底有没有纠结,有没有想过这样做合适不合适?因为这几位平时在微博上都算是讲道理的人,有公益心的人。碍于情面又悖于情理的事情,可能每个人都做过,但若同时又违反公义,就要三思而后行了。要知道,积累品牌不容易,毁灭品牌只需一指头。 说到品牌,央视3·15晚会绝对是一个打假的大品牌,可以说是中国最大。一靠资源的垄断,二靠这些年的一些信用积累。而被3·15晚会打过的,大大小小品牌都有,但是有几个出现了反弹,比如去年的肯德基,比如今年的网易和苹果。在许多看客心中,3·15晚会的信用,已经破产了。 红十字会这样的百年大品牌,被郭美美的几条微博,就搞得遍体鳞伤,至今元气不复。 肯德基、网易和苹果,它们提供的生活类服务,几亿几十亿的拥趸,靠的是产品和服务质量,消费者会用脚投票的,不会做得不好还得粘着你。而央视3·15晚会和红十字会,提供的是社会类的服务,品牌的积累有一些是信用元素,更多的还是垄断,垄断收视资源,垄断某些捐赠渠道。这两种服务的品牌在用户这个层面上发生冲突的时候,即使如央视和红会,在庞大的靠信用积累起来的服务品牌面前,也必须落败。 有些资源可以垄断,但是有些资源,永远也无法垄断,比如信用。 这次3·15晚会有输家吗?央视赚了巨额广告,网易收获了更大的人气,苹果的股价飙升。似乎只剩下那几个“8点20发”,灰头土脸有苦难诉。 话说这些和公益有什么关系吗?有。那就是在公益和公义领域,积累起来的信誉,是脆弱的,需要好好珍惜,无论你是举国瞩目的3·15晚会还是童话大王。在这一方面,我们实在应该向苹果、网易和肯德基学习,靠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取胜。 (作者为云南信息报《公益周刊》主编) 行走在钢丝绳上的媒体公益 ■ 张梦颖/文 办了20多年的央视3·15晚会,今年最大的亮点却好像是造就了一句网络流行语——“8点20左右发”。 这句被忘记删除的微博转发内容结尾提示最终使得本来被曝光企业苹果的舆论被迅速分化,此消彼长,并没有形成一边倒的质疑之声。又因今年上榜的各大企业中并没有发现食品安全和水污染问题的相关利益方,也使得一些声音出现,将质疑指向央视专拿有广告价值的大企业开刀等等。网上的激辩渐趋白热化。 一位研究者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实际上,这次事件再次印证了社交媒体对传统媒体的解构性力量。这样一种联动将成为长期趋势,这意味着,传统媒体必须越发注重自身网络形象的建设,并以此赢得一定的公信力。” 世界早已是平的了。在这样一个角度上,社会生活的各种单元,从机构到个体都在某种意义上被动增强了认真对待群体行为的意识。信息社会,用一种全新的角度在解读,什么叫做牵一发动全身,什么叫做蝴蝶效应。但需要明确的是,这些风潮无论边际如何地不可捉摸,终有冷静沉淀的一天,这其中隐含的是助推社会自我修正的改良力量。 回到媒体与公益这个话题本身,在这个事情的逻辑中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媒体公益属性的边际以及构成。媒体,一出生就有脱不开的公益属性。一个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运行,往往需要公众的监督,而媒体很多时候扮演的“社会公器”的角色,事实上本身其天然属性就是代表公众进行更专业和负责任的监督。公众赋予了媒体挖掘和呈现真相的权利,所以媒体的一举一动要更经得起推敲和揣摩。 纵观当下媒体与公益的联系也已经有了各式各样的进化。除了通过报道的方式来履行本身的公益属性之外,很多媒体也将自身的品牌活动与公益报道,甚至公益的具体项目活动策划实施以及运营,融合在一起。很多媒体还成立了自己的公益基金。善于将公益与自己的媒体实践相融合并且巧妙地找到平衡,媒体就往往能够在践行自己使命的同时提高公信力,并且拉动自己机构本身的发展,因为公信力是任何媒体安身立命的根本。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亦需勇敢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质疑——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与社会公益直接发生联系的过程,就好像在钢丝绳上,无间道里游走的感觉。你要使用公众赋予的舆论之力监督和建设,就要厘清自己所有的出发点,所出,及所终。 (作者为《公益时报》副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