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报记者 艾已晴 我是一个“僧人公民” 僧人是出家人士,本不应过多地参与这“红尘琐事”,更不应该可能与名利沾染。事实上,这正是佛教人士“关爱苍生”的尴尬处所在。 面对这样的质询,延参法师心态和乐,他告诉记者:“劝人向善,启发真念是佛教的主意,而公益和慈善更是僧人的基本属性之一。我们是僧人,同时,我们也是公民中的一分子。我觉得不能把僧人与公民割裂开来,僧人也是推动公益型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我本人非常喜欢‘僧人公民’这个称呼,因为它很好诠释了佛教‘不忘每一众生,亲近自然和社会’的特质。事实上,僧人也应具有和普罗大众一样的公益行动权利,这亦是一种义务。希望大家能对僧人有个更客观的理解,我们和大家并没什么大的不同。” “佛教不是讲求随缘的吗?如果‘僧人公民’非常努力地去做公益,虽然履行了社会成员的职责,可这样不就违背了‘随缘性’了吗?”面对“履行责任”和“随缘”这两个看似矛盾的问题,延参法师这样解释:“其实,我心目中的随缘,就是一种努力。譬如,你遇见了需要帮忙的人和事,这是你的缘分,你上前搭了一把手,出了一份力,这就是‘随缘’。你说你没大能力,只能围观或者转发,你也别不把这当做是一种力量,你用你的存在和行动,哪怕仅仅是一个正义的眼神,随手复制的一条微博、短信,这也都是努力随喜着缘分,为社会贡献着或大或小的力量的表现。” 外在幽默随性的延参法师,在公益心的认知上笃信和坚定。他说他的公益心可以用八个字来体现:责无旁贷、义无反顾。 幸福公益不怕“二” 说到幸福,延参法师觉得,做公益能让人收获由内而外的真实的幸福感。公益内核能让人从心灵深处得到净化和启迪。“我觉得,在嘈杂的时代,我们不该狭隘地来看待公益。公益不局限于捐钱、做好事。愿意心平气和、心安地生活,愿意分享感动,不怪缘分过于凌厉,不计命运的得与失,不纠结于别人的对与错,谁说这些不是公益的体现呢?”延参法师如是说。 “公益本就是一种幸福的能力,这种能量辐射自己和他人。自己想得通做公益会带来‘福报’的道理,自然就会真真诚诚、踏踏实实地去做公益,不会觉得公益是个任务,心怀抗拒和厌烦,于是通过这样的‘内修’,过了自己认知上的第一关,那么人们的公益轨迹,就会走向‘外传’的道路,这是一定的。”延参法师说。 不得不说的是,延参法师的走红,跟他这种将爱‘外传’于猴子的公益行为绝对分不开干系。时至今日,人们对延参法师被顽皮猴子“调戏”的视频画面仍记忆犹新。 有人说:“延参法师你被猴子欺负得太惨了,你竟然也不生气,你这么做会不会很‘二’啊?”可人家延参法师一点儿不觉得这是猴子们的“欺负”,也不觉得爱护动物是件又“二”又丢脸的事情。并且,延参法师将这种“二”的行为一路延展——他在河北专门开辟了一个流浪动物的集中收留地,这里面,不仅有流浪狗、流浪猫,还有鸡、鸭子、兔子、猴子、驴子等。 “不能因为公益之爱‘外传’的对象是动物,这份公益心就被说成‘二’,做公益是要少些区别心的。但说到底,人做好事,不能怕被人说‘二’,人生活到哪里也摆脱不了这个‘二’,轻松一些,洒脱一些。人生不必要那么算计,人生也不必要那么聪明。这才是一种做公益的‘大幸福’。”延参法师笑言。 公益励志文学 延参出家前是个记者,写得一首好文章,出家后,延参法师凭借自己良好的文化素养,钻研一袭好佛法,讲得一番好道理。 如今成名后的延参法师亦未丢失掉“日行一善,日撰几文”的习惯。他微博上原创的文学作品得到了众多粉丝的热捧,幽默平和的语调,使得延参法师娓娓道来的生命真谛走入了大家的内心深处。因此有人评价:“延参的幽默蕴藏于不自大、不深不可测、不自吹自擂的风采之中,出家的人同样理解入世者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因此方可对症下药,给予公众心灵的关怀。而这正是一种公益文化。”延参法师非常赞同这种说法,他认为,他写的不是心灵鸡汤,姑且将其叫做:公益励志文学。少了鸡汤的油腻,公益励志文学更能激荡人的心灵,适时调整人灵魂的方向。 延参法师前不久为生病学生捐出五万元稿费,正是来源于他独到的“公益励志文学”写作。延参法师一边写作,提升人们的公益心态,一边又将稿费捐给需要帮助的人,以实际的行动证明着公益事业精神与物质的双重给予。 宠辱不惊 近日,延参法师帮陕西果农卖苹果的善举得到了大家的赞许,不过外界也盛传延参法师因此获得了代言费,延参法师哈哈一笑,告诉记者“代言是真,钱可确是一分未见!”延参法师不拒绝参与活动,不回避代言,愿意喜纳名气和名气带来的好与坏。 “我很开心自己在50岁的时候因为爱护猴子,帮助弱势等行为获得了大家的喜爱,名气的确有助于善念的传播,不过,我觉得人红了,也不能把名气当做一种炫耀。”延参法师说,“名气是公众给的,自然要将这份欢喜回馈到公益领域里面。如果觉得自己红是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的话,那我觉得这份‘红火’也不会长久。” 谁能想到每天接受几万条‘心灵求助私信’的延参法师会一一查看,并挑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微博交流和疏导呢?延参法师的这份公益心已经化作了一种习惯,融入了他的德行最深处。 作为河北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的延参法师,得法于佛教天台宗正宗第四十六代传人,目前座下弟子200多人,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80后徒弟成群。延参认为这些年轻人是传播公益、践行公益的大力量。“欢迎有心修善的人来寺院打禅听经,思索传统文化和中国公益的未来。这是我们河北佛团的盛大公益邀约。”延参法师采访尾声时对记者说。 这个用多元且幽默的方式讲着佛法,传递着正能量的“僧人公民”如今已有力推转了公益的舵盘,而将佛禅公益这份香火延续下去,则是这个幽默的和尚如今最大的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