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公益新力量
   第03版:公益新力量
   第04版:公益新力量
   第05版:公益新力量
   第06版:公益新力量
   第07版:
   第08版:公益新力量
   第09版:公益新力量
   第10版:公益新力量
   第11版:公益新力量
   第12版:公益新力量
   第13版:公益新力量
   第14版:公益新力量
   第15版:公益新力量
   第16版:寄语2013
“我不认为公益是个圈儿”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公益新力量

第03版
公益新力量

第04版
公益新力量

第05版
公益新力量

第06版
公益新力量

第07版

第08版
公益新力量

第09版
公益新力量

第10版
公益新力量

第11版
公益新力量

第12版
公益新力量

第13版
公益新力量

第14版
公益新力量

第15版
公益新力量

第16版
寄语2013

新闻内容
2013年02月1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百度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经理、百度公益基金会负责人卢健
“我不认为公益是个圈儿”

    ■ 本报记者 张雪弢

    来百度之前,卢健在中国高等教育网做了四年的商务拓展与对外沟通,期间他通过朋友介绍加入了后来工作的单位,一家叫做中国开放教育资源联合体(China Open Resources for Education简称 CORE)的非营利机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掉进公益领域也许是命中注定,因为他早前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专业是工商管理。彼时,他没有想过做公益,更没有想过来百度做企业社会责任。

    工作经历奠定思想地基

    来到CORE工作的时候,卢健只是觉得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事,能够对某个领域深度研究,所以试一试,这一试便做了两年。“作为美国总部在北京办公室的联络人,那里给了我两点收获:第一点是我看到美国的资本如何用在公益或者说社会领域这样一个理念,第二是通过这个项目认识到很多中美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的不同。我不能评判哪个国家的方式更好,但我看清了中美两国教育上的价值观分别是什么样子。”

    卢健做OER(开放教育资源)项目时更多是跟211、985工程的大学去沟通,目的是把更多的中国教育资源开放给世界,把世界的教育资源翻译成中文引进中国。也正是这份工作的影响,让卢健有了另一种思维方式,“美国老板的言谈举止、思考方式会影响中国籍员工,那是很根深蒂固的影响。”所以卢健说,他不认为公益是个圈子,这跟之前的工作经历也不无关系。

    虽然在思想上很认同美国总部,但卢健并不想去美国,也没有刻意想去基金会工作。2011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百度在招聘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经理,恰好一位在全球企业抗艾滋病联合会工作的好友认识百度这方面的负责人,也恰好百度当时面试了30多人仍没有找到合适人选。于是,朋友推荐,老板面试,还算靠谱,留在百度。

    “来百度还是很契合的,首先第一份工作就是互联网教育行业,始终是离不开互联网。第二份工作也是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让教育资源在互联网上共享。百度又是一个互联网公司,又想做些教育的事,有相当大的施展空间。我一个学工商管理的人,去搞公益基金会?但还是逃脱不了宿命,还是到了基金会。”说到这里,卢健自己忍不住笑。

    更愿意成为研究者

    做了百度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经理后,卢健也担当起了百度公益基金会的负责人。即便如此,他却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公益圈的人,而只是从事为公益服务的工作。

    卢健觉得,现在的公益组织缺乏的是自身生命力的延续能力,“认为自己是做公益的,把自己归为一个圈子。归为一个圈子就有优越感,就不思进取,别人的资源就看不上了,觉得它就应该免费给我用,它不给我它就是个唯利是图的公司或个人。”卢健觉得,把自己归进一个圈子后,就没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法律意识,连合作精神也很淡薄,缺少了对社会的深度调研。卢健举了个例子,“一个基金会如果想做一个公益项目,两三个人七嘴八舌就拍板定了。调研了吗?对于这个社会问题进行科学性分析了吗?数据都没有,做出的项目,创新性不够或干脆抄袭别人的。募不来善款就说社会没有公德心。”

    卢健认为公益需要专业人才,比如专业的法律人才、专业的财会人才等各种人才,而不只是专门的公益人才。“比如你是个记者,你就是基于媒体这个专业来服务于公益。做公益这个事情需要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媒体专业人才、互联网专业人才、技术专业人才、财会专业人才,大家共同支持公益。一旦你把自己禁锢在公益圈子里面,就会发现真的就成为一个‘圈儿’了。你是一个万金油,又懂财务又懂项目管理又懂募款,你什么都懂的情况下就什么都做不成。”

    卢健说他更愿意把自己塑造成某一行业的专家或权威的研究者,“我所说的行业不是公益这个行业,我不认为公益是单独的一个行业。我个人可能更加趋向于互联网这个行业,成为这一行业的研究者的同时我也愿意做公益,这样才是公益或公众利益的源动力。”

    想让所有公益组织都有网站

    百度是一家互联网企业,基于自身的领域,百度公益基金会也有自己的定位。卢健说,“我们现在应该是资助型的、面向科技创新和平台价值的一个基金会。我们不太会做具体的事,但希望把钱资助给那些会做事的公益组织。但他们做的事情,一定是有助于在互联网上做公益或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在科技创新上有价值。”

    “企业基金会是有使命的,不以最终成败来论其是否成功,更多应该是用人文理念去影响所有认同他价值观的人。谁认同?一定是捐款给基金会的企业及其上下游合作伙伴,甚至用户,来认同这个基金会。所以百度基金会应该利用百度的资源,来撬动更多的资源为社会进行服务,而不只是百度基金会一年拿出2000万来做服务。”卢健说,“百度公司改变一点点,可能对上下游合作伙伴、企业、用户产生‘蝴蝶效应’,而不仅仅是2000万捐款这么简单的事情。这可能是百度基金会未来发展的一个思路,沿着科学技术这条线往下走,这可能也是百度基金会区别于很多企业基金会的一个主要指标。”

    不会脱离互联网,做好企业社会责任,这是卢健未来三年给自己的定位。

    而2013年,卢健最想办成一件事就是百度公益基金会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所有的公益组织建成自己的网站。“公益品牌有特别多的元素,但自己有个网站就是一张‘脸’,没有这张‘脸’,别人没法很快找到你。所以我今年的愿望就是给所有的草根也好、基金会也好,建立或资助一个网站。然后他们自己去运作,去发布消息。”

    尽管这还没有进入今年的基金会计划,卢健说他会跟公司提出,再或者安排在企业社会责任的项目里去执行,他很想做成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