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报记者 张雪弢 1月15日,民政部在京召开视频会议,就进一步做好当前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强化寒冬救助、主动救助。各地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寒冬救助、主动救助作为当前民政工作重点,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要认真梳理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隐患之处,密切关注严寒天气变化,提高主动救助意识,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完善救助服务网络,增强快速响应能力,夯实街面巡查救助,跟踪监测重点对象和区域,确保救助管理工作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有效救助服务,确保他们安全过冬,坚决防止出现冻死现象。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广泛动员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志愿者和热心群众积极参与救助服务;发动环卫职工、公交出租司机、夜间安保人员提供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线索;探索建立民间信息员队伍,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其做好报告、引导和应急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在流浪乞讨人员、外来务工人员集中活动区域增设临时救助点、流动救助车,把救助服务做实做细。要坚持“守土有责”,实行目标管理,落实工作责任制,探索构建覆盖城乡各个角落的救助服务网络,重点强化乡镇(街道)救助管理工作责任,发挥村(居)委会作用,把救助服务网络编织得更加密实、更加有效。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强化规范管理、文明救助。各级民政部门及救助管理机构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法制意识、安全意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在救助管理制度上、机制上、体制上进一步完善,实现规范管理、文明救助。要加强救助管理工作发展方向、职责定位、管理运行机制、服务模式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积极回应政府要求、社会需求和群众期盼,推动救助管理工作转型升级和制度政策完善。要坚持依法依规开展救助服务工作的法制理念,强化能力建设,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加强安全防护意识,始终紧绷安全保障这根弦,加强防火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要完善技防设备并保证正常运行,保全工作记录、档案等资料,强化规范管理,维护救助管理场所正常工作秩序。 会议强调,要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广大救助站职工。救助站职工是救助政策的执行者,是文明救助的实践者,救助站职工的政策水平、职业素养、服务质量,关系到流浪乞讨人员的切身感受,关系到媒体与公众的认同,关系到民政系统的行业形象。救助职工必须加强业务学习,遵守工作准则,落实服务标准,坚持人性化、亲情化服务,真正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奉献爱心。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救助站职工的教育培训,确保救助政策法规得到贯彻执行,不断提升救助服务水平,有效应对各种疑难问题和突发事件。在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要关心爱护他们。救助站职工为落实两办通知要求,开展24小时救助和不间断街面巡查,还对包括务工不着、讨薪无果、寻亲不遇、被盗被抢、街头醉酒人员等各类困境人员提供针对性应急救助。这大大超出了法律明确规定的工作职责范畴。来站接受救助的人员成分复杂,有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人员,有在逃犯、刑满释放人员、吸毒人员和各类传染病患者,每年都有许多救助站职工被传染结核病、肝炎等疾病。可以说救助站职工长期处于苦、脏、累、险的工作环境。广大救助站职工从政府社会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以崇高的职业操守、勇于奉献和爱岗敬业的精神保障受助人员基本生活权益,维护遇困群众尊严,用实际行动传递着党和政府的温暖,许多人长期承受超负荷工作压力和巨大的心理压力。各级民政部门要充分理解救助管理工作的艰辛和复杂,要关心他们的工作环境和身心健康,关心他们的成长和进步,让广大救助站职工面对极端严寒气候和巨大工作压力,天寒心不寒,温暖在心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