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10版:专题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国际 人物
   第15版:国际 趋势
   第16版:国际 案例
兰考弃婴命丧火灾后的追问:谁之过?
民政部发出通知要求:
对个人和民办机构收留孤儿情况进行全国性大排查
应建立专业化的儿童福利系统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专题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国际 人物

第15版
国际 趋势

第16版
国际 案例

新闻内容
2013年01月0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专家观点
应建立专业化的儿童福利系统

    1月5日,兰考县把袁厉害收养的其他10名孩子送到开封市福利院,孩子们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

    制度转型

    “兰考”事件反映出中国的儿童福利制度需要大转型。

    转型时代来了,我们依然用传统的法律、理念来解读和处理是不行的。2010年我还在民政部,推出了孤儿津贴制度。这是第一次制度性和体制性的突破。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时,需要一系列的社会设施和社会福利作为补充,但这些补充一直没跟上,因此出现缺陷。2010年是个大的转折点,孤儿福利政策建起来了,中央财政拿出25亿。

    袁厉害这样的社会爱心人士的出现,我认为这是当时整个社会体制无奈下的一种爱心奉献。很多人说她是“收养”我认为不对,一两个孩子是收养,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孩子还是收养吗?我认为她在办民间儿童福利院,是爱心奉献。

    这样的孤残孩子怎么办?这个问题很复杂,简单拷问兰考火灾原因是不行的。国家儿童福利制度到转型的时候了。第一步是孤儿,第二步是重残儿童,包括大病,过去我们认为这些是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现在要转到国家责任和政府责任。

    “三无状态”

    我认为不应对民办福利院进行过多的指责,更不要说取缔。这些年他们做出了很多贡献,我们首先应该肯定他们的爱心奉献。当然,如果其行为触犯了法律是另外一回事。

    我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一直说,对于袁厉害办福利院的做法,政府部门应该用“不妥”这个词,而不是“违法收养”。如果说“违法”为什么还存在这么多年呢?“违法收养”的说法和定性我认为是不妥的。这样的定性会让政府和民间产生极大的被动。

    “兰考火灾”的危机来了,政府和民间不应陷入对立。我认为应该人性化,大家坐下来对话,一同解决问题,要把民间和政府之间的“结”破掉。其实问题很简单,不需要讳莫如深,就是正视目前的“三无”状态:没有儿童福利法、没有资金、没有设施。这是制度层面的缺失,不单是河南的问题。

    目前残疾儿童都是由家庭负责,国家没有体制性安排。日本1948年就制定了《儿童福利法》,而我国至今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保障儿童福利。这不是哪个个人的问题,而是社会没有形成共识,对“福利”概念不了解,甚至害怕,所以至今没有专门的儿童福利法和救助法。

    解决之道

    首先,要有专门的儿童福利法。第二,要建立起独立、发达的儿童福利的专业化行政系统。国家儿童福利局在全世界是普遍存在的,而我国还没有这样的机构。儿童和青少年福利在很多国家都是由专门的“部”或“局”来负责,所以才会有专门的社会工作人员。第三,要有专业化的儿童福利设施。设施不是指建多少体育馆、少年宫,而是要在社区建立儿童游乐设施,要有照料普通儿童的地方,香港叫庇护所或庇护中心。

    儿童问题不单是孤儿和残疾儿童的问题,而是综合性的问题。

    袁厉害这样的爱心人士的出现是一种社会需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因为社会问题依然存在。

    民办福利院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样,民办儿童福利院是一个趋势,不应取缔而是健全。政府部门与民间机构要建立联系,鼓励更多的孩子回归家庭。这次兰考事件我们要冷静下来,理性思考解决之道,这非常重要。 

    (本报记者刘丽波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