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两周来最火爆的话题莫过于中国作家莫言摘得2012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在他所获得8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的背后,可能不会有太多人知道,诺贝尔奖最初的启动资金只有诺贝尔的3158万瑞朗遗产。近年来,每年每项诺奖的发放额均在1000万瑞朗。而包括文学、物理学、化学等奖项在内,2012年诺贝尔奖合计发放奖金4000万瑞朗。而这笔有限的资金,为何经历111年的历史还能长盛不衰?诺贝尔基金会是如何让钱生钱的? 由专业化团队操盘,进行固定收益资产与风险型资产的严格配比,娴熟地进行市场化运作,更多的争取政策的支持,或许可以说是诺贝尔基金会的理财秘籍。 起源与投资转型 一百多年过去,当年诺贝尔留下的3158万瑞典克朗(相当于980万美元),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多次经济萧条和金融危机,达到现在的4亿美元左右,持续“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作出卓越贡献”。 根据1901年评奖规则,这笔基金应投资在“安全的证券”上,当时人们对“安全的证券”理解为“国债与贷款”,对于股票市场则绝不碰,因为风险太大。但随着税赋的增高,“安全的证券”收益已经难以实现基金会资产增值。1922年,诺贝尔基金会资金终于面临缩水威胁。甚至1923年已经降到了最低11.49万瑞朗。 “投资有风险”是金科玉律,但为了让“善愿”永续,诺贝尔基金会坚持借助专业理财团队进行严谨科学的投资,基金会设定的投资策略原则是:50%左右股票、20%左右固定收益资产和30%左右另类资产,另类资产则包括投资不动产和对冲基金。 1946年,在瑞典王国政府的支持下,基金会终于获得了免税待遇。1953年,瑞典政府允许基金会独立进行投资,可将钱投在股市和不动产方面,这成为基金会投资规则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改变。 1953年以后,诺贝尔基金会的经济状况已经大为改观,但是20世纪80年代才迎来真正的黄金期。在此期间,由于全球股市增长迅速,不动产也在不断升值,诺贝尔基金会的资产持续增值。但是,1985年,瑞典又提高了不动产税,令基金会的收益大打折扣,诺贝尔基金会在两年之后不得不做出一项重要决定:将基金会拥有的所有不动产转到一家新成立的名为“招募人”上市公司名下。1990年初,诺贝尔基金会在瑞典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将持有的“招募人”公司股票全部出售,大大赚了一笔。 2000年1月1日,基金会的投资规则有了新的改进,允许将资产投资所得用于颁奖,而不像过去那样,奖金只能来自于直接收入,即利息和红利。它也意味着基金会可将更高比例的资产用来投资股票,以获得更高的回报。 从1991年开始,诺奖金额连年上升,到2001年已经上涨到1000万瑞朗,并一直维持到2011年。虽然2011年诺贝尔基金会投资不力,但总资产仍然高达28.6亿瑞朗,是设立之初的92倍。 国内基金会多无投资收入 “在国外,很多基金会都是通过投资资本市场令资产保值增值。在华尔街,基金会的资金同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一样,是市场资金的重要来源。”曾经在美国华尔街工作多年,现任职于吉林大学商学院的博士生导师、教授丁志国表示,基金会将资金投资于资本市场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不过由于基金会的特性使然,因此这部分资金更加注重资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国内基金会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据统计,中国公益基金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2270家,其中公募基金会1127家,非公募基金会1143家。2009年,全国只有不到四成的基金会有过投资行为。在本报发布2010年年检报告的111家基金会中,投资收入为0的有57家,超过半数;投资盈利的有39家,亏损的有1家,无法统计数据的有14家。111家基金会2010年投资收入总和为3.83亿元,平均投资收益346万元。 “目前国内基金会的总资产已达450亿,却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保值增值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央财经大学基金会研究中心主任黄震曾经在公开场合表示。 此外,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副所长贾西津表示,中国的非公募基金会对企业过于依赖,资金主要来源是企业和个人的捐赠,其自身可持续性的资金来源问题应更加引起重视。(高文兴/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