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社会创新
   第07版:自述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10版: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
   第15版:国际 新闻
   第16版:国际 案例
对公益有很大胃口的
“新四年”们
对公益有很大胃口的
“新四年”们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社会创新

第07版
自述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第15版
国际 新闻

第16版
国际 案例

新闻内容
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对公益有很大胃口的
“新四年”们

    大未青年们在人大泊星地举行线下聚会。来自基金会、NGO、高校、社团的他们,一起探讨公益理想

    ■ 本报记者 闫冰

    “一不小心,自己就成了‘社会闲散分子’,不考试、不出国、不工作,到哪儿都是要被人另眼相待的,就是还好,有间隔年这么一说。”今年夏天,那拉荣泰从中国人民大学外交专业顺利毕业,于是他在自己的博客上这样调侃。

    同时,身为“大未青年网络”创始人的他,在“22岁要做的几件事”里郑重写到,“把大未青年做成模式”。

    没错,就是很大的胃口

    2011年3月23日,在那拉一拍脑袋的点子下,一群来自北京各大高校有着不同专业背景、不同生活经历、不同社交圈子的青年们以“地球一小时”行动为主题和契机聚到了一起,他们享美食、聊公益、谈未来,颇有相见恨晚的架势。聚会上大家一拍即合,决定这种即兴而为的主题讨论聚会还要办下去。

    那拉也从聚会的召集人成了一个小范围网络的建立者。

    随后,就产生了邮件组和人人主页。邮件组供任何有兴趣的青年自由加入,在其中分享公益资讯、探讨话题。当时还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张倩也在这个邮件讨论组里。

    一次,一个叫晨曦的女孩儿在大未邮件组里发了封邮件,问有没有人愿意一起办一场TEDxBeijing的活动。接着,通过大家的积极响应,聚集了很多人的帮助,不到五个星期就把这个活动成功的举办了。晨曦在给大未的感谢邮件中写到“开始还没有信心、不知道怎么做,万万没料到得到了这么多人的支持,真是个奇迹。”

    也正是这件事儿,让整个团队有了一种成就感。“通过邮件组这个形式,聚集起一群人、形成了一个讨论圈,然后通过大家的讨论去促成了一件事的完成。当你看到通过你的行动真的去改变或者帮助到一个人、一个项目的时候,那种成就感就油然而生了。”张倩对《公益时报》记者说。

    到了2011年的7月份,这个小圈子已经组织了5次线下讨论,每次都有30人左右参加,单月的线上公益资讯分享达到52条,发布整理了两期《每周大未菜单》,分享六个类别的公益信息和机会。

    关注度持续上升,邮件组和一个网络页面已经不够用了。为什么不让更多的资源转起来?

    那拉和十几个“大未青年们”建立起了正式的网站。当时团队中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的黄若兰还帮忙设计了属于他们的logo——一副筷子和一个碗。

    这一切都谐音自“大胃”——指一群对公益、对未来、对成长有着大胃口、更有大未来的年轻人。

    青年公益社交网络

    “大未青年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现在已经是大未青年线下活动“聚·大未”的负责人张倩介绍道。

    一方面,公益资讯组的成员定期搜集筛选各种公益资讯,包括公益讲座、公益活动、志愿和就业机会等,这些资讯大多面向新四年人群。每周整理成“公益资讯菜单”,发布在大未青年的邮件组、网站、微博等各个渠道。另一方面,每月组织的“聚·大未”线下活动,是以聚餐、茶话会、观影等形式展开的小型聚会,每次围绕一个选题交流。“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平台,将参与公益实践的青年聚集到一起,使青年们能收获友谊,了解资讯,碰撞思维。现在我们计划把大未聚会的模式推广到更多地方,建立地区内的公益青年关系网络。”张倩说。

    “我们坚持做了十几个月,发现大未的线上资讯发布可以进一步弥合青年公益中‘精英’和‘草根’之间的信息鸿沟。能让大家的生活增添一份色彩,也可能让一些人看到生活的更多可能性。”那拉这样说。

    现在,负责“大未青年”运行和管理的团队大约有15人左右,大家都是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完成工作。关于“大未青年”团队本身,那拉也有自己的想法,“比如,能不能让成员不用放弃自习时间、睡眠时间,不用为了开会满城奔波,不用自己补贴社团工作?”于是,那拉的“靠谱”体现在做事的高效和条理性上。这一群天南海北的人聚在一起开会,如果没有目的,“跑题”是一定的。所以大未青年们每周利用网络语音开管理例会,一个人主持、一个人记录、一个人计时,规定好1个小时之内要讨论清楚的事情,每项工作都有截止时间。这样才能保证效率。

    成都的大未

    那拉和同伴们在北京组织活动的同时,也许还不曾想到,远在“天府之国”成都,正有人和他们做着同样的努力和尝试。

    在西华大学念书的刘梓舟因为专业的关系,偶然参与到中华慈善总会灾后心理援助计划活动。也是这次经历让他接触到了公益,并喜欢上了公益这件事儿。一次到北京参加大学生论坛,刘梓舟开阔了眼界,收到了很多公益资讯,和很多志同道合的人进行头脑风暴。

    但是他也发现身边的朋友们少有这样的机会和资源,因为学业繁忙,关注社会创新和公益领域的同学并不多。“当时我很羡慕北京青年的公益氛围,也感受到了自己有这么多一路同行的朋友,并不孤单,就想把这些带回成都。”他说。

    于是他做了一个线上的分享小组。后来参加了大未青年的线下活动后,他说:“我很赞同这个模式,就说那我就做一个大未青年成都吧。”

    刘梓舟作为成都的负责人,在组织线下活动时也有了自己的小心得。“主题要贴近实事热点,才会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在“黑熊取胆”事件备受关注时,刘梓舟联系到亚洲动物保护基金会,组织大未青年参观其位于成都的黑熊保护基地,当时有来自11所高校的青年人参与了活动。“那里是收容和救助被伤害过的黑熊的地方,大家只有亲眼看见才会有很深的思考和感受。”刘梓舟说。

    大家管我们叫“新四年”

    虽然那拉喜欢时不时的调侃自己,可是同伴们的评价都是“靠谱”。那拉自己做的事情足够“靠谱”。曾在绿色和平、清华、卡耐基全球政策中心和联合国开发规划署实习;参加联合国在中国天津、墨西哥坎昆、泰国曼谷三次谈判;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学术助理;青年气候变化行动网络志愿者等。

    同时,他的身上还有一个标签——“90后”。

    “现在有个新词儿,管我们叫新四年。”张倩告诉记者。新四年指的是大三、大四和本科毕业后两年的这四年,现在基本是1990年左右出生的青年。“这是我们定位的目标群体。”

    当自己刚走进大学,一切都是新鲜的、也是未知的,“当时我还是在尝试和模仿,也会跟风地做很多事儿。”到了大三,张倩开始沉淀下来,认真而深入地做一件事儿,并且思考更多。她现在同时也是一所打工子弟小学的舞蹈表演课老师,“去做志愿者有直接的、很真实的成就感,每次去上课孩子们就会扑过来抱着我,每学期我都会看到他们一点点的进步。大未青年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积累和品牌建立的过程,是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才能看见质的飞跃,接触的面更广。”张倩说着自己做公益的感受。

    这也是大未青年网络将目标群体定为“新四年”的原因,相比大一大二的学生,他们开始褪去迷茫、有成熟和独立的思考,比起在职场打拼多年的人,他们又略显稚嫩,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愿意尝试新鲜事物都是他们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在树立自己人生观很重要的四年中,在心里播下一颗公益的种子,不管以后这棵树会长多高。”刘梓舟如是说,“虽然我们现在基本都是兼职做些公益的事儿,还有自己的工作和人生规划,但是这个概念已经对我们产生了影响。”

    链接

    FOUR 新四年

    大三,大四,毕业第一年,毕业第二年。如果给你一次机会,重新规划这四年,那么我们的人生会发生什么变化? 

    “新四年”是一个概念,提倡把大三到本科毕业的第二年这四年作为一个时间段,是学生生涯和职业生涯中间的过渡阶段。在新四年时期,大学生们做了哪些事情、遇到哪些人、去过哪些地方、学到哪些东西,对于他们的职业生涯和整个人生都有关键性的影响。

    新四年研究院(FOUR Institute)是研究讨论这个概念的公益机构,通过研究(线上讨论/线下工作坊)、联结伙伴机构和拓展(创想孵化)来开展行动。

    2012年5月Oliver Ding在哈佛教育学院做了一场“新四年工作坊”的论坛,议题是《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讨论》。在这次论坛上,他认识了来自纽约的陈沐,为了继续把这个概念传播下去,Oliver Ding和陈沐决定发起一个名为“新四年研究院”的公益项目,用来追踪、讨论和研究一系列与新四年概念相关的议题。新四年研究院(FOUR Institute)向所有人开放,每个人、每个机构都可以通过合适的方式参与进来,自由参与,自由退出,聚集各类社会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新四年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