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生活落魄、无家可归,他们身无一技、沿街乞讨;也是这么一群人,面对命运的捉弄,不甘服输、自力更生。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经济发达的第一世界国家,还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贫穷小国,我们都可以见到这群人。前者靠别人的施舍、怜悯和救济而活着;后面的这群人则值得我们敬佩,这里我称他们为“《大事记》销售员”。 《大事记(The Big Issue)》杂志起源于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的一个非营利机构。和其他杂志一样,《大事记》涵盖内容广泛,既有对时事的评论调侃,也有精美的时装艺术;既有名人趣事和八卦消息,也有平凡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但《大事记》与众不同之处,也是其最为重要的亮点,是这份杂志还肩负着一个神圣的使命,用他们的话说是——“助人自助”。 《大事记》采用一种特别的方式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帮助。他们不是订阅到户,也不是放在超市报架上,而是由一个个的《大事记》销售员手持杂志,在大街小巷向路人出售。同其他出版物一样,杂志的作者、编辑和印刷都是由专业人士完成的,但是杂志的销售则全部由无家可归的失业人士担任。在英国,他们花0.7英镑向杂志社购买每本杂志,然后用1.5英镑的规定价格卖给路人。这样,每卖一本杂志就可以挣0.8英镑。这既为那些贫困人士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来源,也需要零售者在此过程中付出一定的劳力,学到简单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不再低人一等靠别人的救济生活。 发迹于街头的杂志 1936年冬天,一个名叫约翰·博德(John Bird)的爱尔兰男孩出生在伦敦西部诺丁山(Notting Hill)一带的贫民窟中。5岁的时候,约翰就跟随父母露宿在街头。当时政府和慈善团体对无家可归者只是一味施舍,于是从10岁开始,缺乏教育的约翰变成了一个流浪街头的顽劣少年,入屋行窃、蓄意纵火、破坏公物,直至沾染毒瘾。将近30岁,当被从监狱里释放出来后,他明白露宿者群体是一个恶性的循环。于是,在1974年,他决定结束浪荡生活,设法开始自己的事业,进入了印刷出版行业。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英国著名的护理品企业“美体小铺(The Bodyshop)”的创始人在美国看到流浪汉在街头卖报,有所启发,把这种卖报的方式介绍给了事业有所小成的约翰·博德。曾经街头露宿、靠乞讨为生的约翰深知这些弱势群体的痛苦,他想为这些人做点事,但不是简单的送钱送物的援助。他说服了一个有钱的朋友,资助他创办《大事记》杂志,他要让街头露宿者伸手赚钱而不是伸手要钱。 第一期《大事记》发行时,只有10个流浪汉愿意参与。可没想到,几百份杂志一下子就卖光了。接下来几年的杂志销售量一路攀升,《大事记》有了自己的办公室,杂志的发行也从月刊发展到了周刊。 经过18年的运作,如今的《大事记》每期48页、一年共发行51期。销售版图已经扩张到了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台湾、南非、肯尼亚等很多国家和地区。杂志非常注重质量和专业性,提供独特的媒体视角,其内容包括名人专访、时下新闻、流浪者政策点评、销售员故事、求职板块等等。它的经营方针是不仅让读者通过购买杂志这一行为来帮助销售人员,而且要让读者喜欢上这份杂志。 《大事记》的读者群非常广泛,跨越各个年龄层,很多名人也都支持《大事记》,愿意为杂志接受独家专访,足球明星贝克汉姆就是《大事记》的忠实粉丝。 让流浪者与社会衔接 《大事记》杂志的成功震惊了出版界,同时也非常有效地帮助了流浪者。无家可归者中的很多人都对生活失去了控制,《大事记》为无家可归者提供了乞讨、贩毒、性交易以外的生存方式以及重返社会的机会。 《大事记》现在已经拥有非常专业化的管理体系。首先,销售人员必须是无家可归者,并在英国有合法的工作权。每个销售人员都要挂牌上岗,在固定的地点销售。每一名新加入的销售人员要经过专门培训,要先熟悉《大事记》的行为准则,例如不能卖杂志以外的东西,不能酗酒,不能对行人无礼等等。每一位销售人员必须承诺要无条件的遵守准则。新销售人员会拿到10本免费杂志,并以一本1.5镑的价格销售。售出后销售人员就可以用所得的收入以70便士一本的价格购买杂志,并以同样的价格出售。此外,每个销售人员每隔2周必须重新注册销售点。 现在《大事记》已经是一家年营业额300万英镑的大公司,拥有几千名销售人员和几十万的销售量。杂志本身没有任何政府的资助,完全依靠商业收入。面对成功,约翰又给自己设置了新的课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无家可归问题?为此他在《大事记》杂志的基础上成立了“大事记基金会”。这个基金会的资金除了政府的支持、捐赠等渠道外,杂志也会把所有的盈利都捐给基金会。基金会工作人员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杂志的销售人员,服务内容包括心理咨询,协助戒酒戒毒戒赌,重返家庭等任何个人的问题。 《大事记》在帮助无家可归者的过程中本着尊重受众的原则:虽然有一些人在《大事记》的帮助下会重返社会,但是还有很多人永远都不可能脱离流浪生涯,做为《大事记》的一部分他们至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属感。对于销售人员来说,能卖多少杂志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通过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行为来帮助销售人员找到和社会的接点。 要让预防变得迷人 我们见过的慈善团体,给露宿者的都是救济品,而不是他们最需要的东西:机会。对露宿者来说,机会就是一份工作;事实上,让我们大多数人维持自己的就是工作。工作会给你社会生活、友谊、责任感,以及替自己赚钱的机会,你这才不用依赖国家,依赖父母。 慈善团体不能提供机会给无依无靠的人;只能对他们好一点,给坐在门口的人端上面包和热汤。但这不是机会,连尊重都不算:这是一种通常只为小孩付出的无条件的爱。对我来说最合理的,是给那些一文不值的人一些能够保持神智清醒的东西,那就是工作。 我们要首先学的就是如何对待露宿者,因为他们通常暴力好斗,也习惯要拿东西走。我们要教育露宿者,我们并不是伸手文化的延伸,也不是中产阶级那些自由而不切实际的善心人士,他们已经成了让人产生罪恶感的专家。 我们的确需要有人去为社会问题找出解决办法,不过我们也需要回过头来问自己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去治疗而非预防呢?事实上,我们花在社会公义上的气力,几乎全都花在找寻治疗方法和紧急应变,从来没考虑过预防。 所以,我们要从源头消灭贫穷,而不是等孩子10岁头上长了虱子、或12岁犯了法、或15岁营养不良、或18岁吸毒,又或是等20岁进了青少年犯罪拘留所才去帮助他,要让预防变得迷人。 (高文兴编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