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10版:自述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国际·观点
   第14版:国际·人物
   第15版:国际·趋势
   第16版:国际·案例
募款提成能否视同公益成本?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募款是专业化行为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公益筹款不适用商业规则
无标题
“精神鼓励为主,物质鼓励为辅”的前提下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无标题
关键在于是否公开透明
无标题
无标题
“有偿”机制欠妥当
无标题
公益时报新 贝.jpg
公益时报新 贝.jpg
王振耀.jpg
潘江雪.jpg
缪力.jpg
刘文奎.jpg
雍容.jpg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自述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国际·观点

第14版
国际·人物

第15版
国际·趋势

第16版
国际·案例

新闻内容
2012年09月0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就筹资而言,公益和商业没有可比性。

    一些公益机构或项目可能筹资比较艰难,想学习商业机构的模式来促进筹资。商业上一些管理理念和对效率的追求是公益行业可以借鉴的,但筹资方面恰恰是不适用商业规则的。

    捐赠人选择符合心愿、值得信赖的公益项目进行捐赠,是理性选择。慈善机构筹款性质完全不同于商业机构的销售收入,因此,对筹款人员也不能像对业务员一样纯市场化的激励方式,那样会导致筹资人员出现非理性的承诺或行为,进而诱使捐赠者做出非理性的捐赠。

    从短期看,公益机构效仿商业的激励模式可以促进筹资,但从长期来看对机构是不利的。

    捐赠人理性捐赠能够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非理性捐赠不可持续,还有可能因为筹资时的承诺无法兑现等原因伤害捐赠人的积极性。

    如果在劝募领域运用商业机构的奖励模式,那么其他领域也要向商业机构看齐吗?不能。那就会在公益机构内部会形成不均衡。

    就真爱梦想而言,筹资是基金会理事承担的责任。要求月工资几千元的员工每年募款几百万元,不是很现实、也不公平。我们捐赠者关系部门的工作人员更多是做捐赠人服务,比如反馈信息、了解捐赠人需求(视察项目等)、提供项目报告、协助办理减免税等。他们遇到合适的客户也会协助筹资,但我们不会因为他们筹资而给予特定的奖励或者因此调整工资。

    作为一个项目执行型机构,我们希望建立长期稳定的捐赠人关系,如实反馈、沟通信息,并把项目执行好,让捐赠人做出理性的选择。如果在筹资环节给予太多奖励,会影响项目执行人员的积极性。

    另外,我也有困惑。如果是从筹款额中出奖励,比如捐赠人捐赠了100万,拿出一部分作为奖励给了筹资人员,如何向捐赠人解释?捐赠人是否能接受?因为捐赠人希望善款用在受益人身上,他们能理解和接受的是项目执行成本。比如项目人员、办公场地等支出,只要符合《基金会管理条例》中行政成本占比不超过10%的规定,这些费用我相信大部分捐赠人是可以理解并接受的。

    当然,也会有一部分捐赠人希望善款都用到受益人身上。

    我们目前的做法是不用捐赠人承担行政成本,而是用原始资本金、投资收益、对行政开支的定向捐赠,以及一部分非定向捐赠来承担这部分支出。

    如果不是本机构的工作人员,而是类似“筹款外包”的方式,还涉及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捐赠额如何认定。是按初始金额开具捐赠收据,还是按提取费用后的金额开具?账目上又是如何处理的?如果是运用了公募资格来募款,因为涉及减免税,这个需要监管。

    如果是以工商注册的身份来募款的,那就是另外一种监管模式。可能涉及非法集资,要由人民银行监管而不是民政部门监管了。

    “募款提成”和员工奖励不能等同。现在公众对“提成”的做法非常反感和排斥,对真正做公益的人是一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