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报记者 张雪弢 张佳是北京化工大学刚刚毕业的博士生,就在这个周末她刚刚搞定了租房问题。说到这几天大热的话题新“24孝”行动标准她一脸愧疚,“因为不是北京人,父母都在老家,很多事即使想做也是心有余力不足啊。别说给父母零用钱了,连房租都是父母亲情赞助的。” 跟张佳不同,国企工作的吴颖是地道的北京姑娘,并且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是她也认为新“24孝”行动标准做起来不那么容易。 “就拿给父母做饭来说,因为工作地点离家远,午饭都是在单位解决,晚上下班到家都七八点钟了,父母早已把饭做好等着我了,哪轮得到我做饭呢?周末加班是常有的事,即使放假父母也舍不得让闺女干活儿啊。好在在父母身边,还能多陪陪他们。”吴颖说。 新“24孝”行动标准——这场网络与生活中全民参与的话题讨论源自一场发布会。 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了新版“24孝”行动标准。 在当天发布会上,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表示,新“24孝”行动标准与旧“24孝”形成对比,就是想告诉大家,时代的脚步在不断向前迈进,“我们对‘孝’文化的理解,既要传承又要有创新”。 新版标准重在行为劝导 与传统的“24孝”相比,此次出炉的新“24孝”更简洁易懂,朗朗上口;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等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 面对新“24孝”,人们充满向往,但也有无奈。在外漂泊的不免感叹:离家千里,有孝不能尽。如果细细梳理新“24孝”的条目,不难发现,其中一大半都要求一个基本前提:有时间、有机会与父母在一起。 有网友表示,无论旧“24孝”故事,还是新“24孝”标准,都不是要用强制力去践行的法律条文,所能罗列的内容也并非要求每个人都要逐条做到;其深层价值在于背后的行为导向功能,旨在为年轻一代提供指引。所以,不要纠缠于“24孝”标准是否科学、是否有操作性、是否需要强制力保障,而是要找回孝的文化根源,找回用心孝敬老人的自己的方式。 也有评论指出,倡行新“24孝”,迫切需要在制度支撑上为尊老孝亲创造更宽松的环境。让户籍制度改革更有利于家人在一起,让“探亲假”从纸上权利化为现实福利,让劳动者的休息权不再为加班加点让路,让养老体系和公共服务更有保障力。这样,子女们回家的脚步就会更加主动从容,充满天伦之乐的笑声才会遍布社会各个角落。 找到自己尽孝的最佳方式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寸草心敬老志愿者联盟主席刘红尘认为,新版“24孝”倡导子女行孝时应该做的24件事,以“建议”、“希望”为主,是当前社会环境下尽孝困难、人性冷漠等大环境下的无奈之举,也是积极引导老龄化的应对之策。无论“旧故事”,还是“新标准”,都是告诉人们要及时行孝,不要忘记生养我们的父母,因为真正的孝是发自内心的,并落实在行动上。新旧“24孝”,都不能全部涵盖孝的方式。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和老人的实际情况,找到自己尽孝的最佳方式。至于“24孝”标准科学与否、是否有操作性等等并不重要,因为它的目的是倡导积极践行孝道文化,让天下老人更幸福。 “另外,孝还有一层意义,现代社会,忠孝往往不能两全。对父母、对老人的孝,是一种孝;服务社会、报效国家、事业有成,也是一种孝。”刘红尘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