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社会创新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10版:专题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国际·趋势
   第15版:国际·新闻
   第16版:国际·案例
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关闭之后
希望小学撤并中的“两个不能丢”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要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社会创新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专题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国际·趋势

第15版
国际·新闻

第16版
国际·案例

新闻内容
2012年08月1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访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涂猛:
希望小学撤并中的“两个不能丢”

    ■ 本报记者 刘丽波

    每个公益项目都有它的设计使命和生命周期,在实施过程中也都面临政策、环境、人员等各种变数。

    即便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公益项目之一、至今已经运转了20多年的“希望工程”也不例外。

    2001年,我国正式开始实施“撤点并校”,即推行对全国农村中小学重新布局的“教育改革”,具体说来,就是大量撤销农村原有的中小学,使学生集中到小部分城镇学校。据相关统计,从1997年到2010年的14年间,全国减少小学371470所,其中农村小学减少302099所,占全国小学总减少量的81.3%。

    希望工程也被卷进这场撤并大潮。近年来,关于希望小学被撤并的消息屡见报端。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青基会)是如何应对希望小学的撤并,并努力保全公益资产的呢?我们就此话题专访了青基会秘书长涂猛。

    “两个不丢”

    《公益时报》:被撤并的希望小学有多少?涉及的公益资产是如何处理的呢?

    涂猛:据我们自己调查到的情况,全国有希望小学1.7万多所,被撤并掉的占比在5%左右,也就是大约800多所。另外还有3%的希望小学的校长告诉我们有可能被撤并。

    在公益资产的处置上,我们坚持“两个不能丢”的原则。一是捐赠资产不能丢,孩子去哪儿,资产去哪儿。资产变卖也好,转移也好,都一并归到孩子们被并去的那所学校。二是牌子不能丢。在新学校要挂上希望小学的牌子,不能挂牌的学校就立块碑,以示纪念。

    《公益时报》:这样的处置方案是理事会的意见吗?涉及的公益资产不是小数目。

    涂猛:是的。记得还是好几年前,当时碰到的第一所被撤并的希望小学,是黑龙江省内一所可口可乐捐赠的学校。当时律师做过很长时间的论证,但我们都没有经验,也没有可以借鉴的先例,最后是跟捐赠人和当地政府商量出的解决方案。也就是“两个不丢”,这是最后各方面都比较接受的办法。

    现在也是这样,没有相关的法规来对应这个问题,只能用协商的方式解决。

    希望工程平台是授权模式,很多都是地方上建的学校。地方建的标准和青基会的标准有差别,但每所学校的捐赠额度都不低于10万元,按此估算,涉及的公益资产保守估计也超过8000万元。

    按照我们商定的撤并学校的资产处置规则,相关部门在撤并前要告知我们,提前做核对和处置方案。处置之后,公益资产基本保全了下来,继续发挥公益效用。

    最近,教育部就《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明确提出将通过专项规划和督查等方式,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希望小学被撤并的势头也会被遏制一下。

    “捐赠人不高兴”

    《公益时报》:被撤并的希望小学有八百多所,捐赠人对此怎么看呢?

    涂猛:捐赠人也知道撤并是没办法的事。有些原因捐赠人是理解的,比如出生率下降,或者年轻人带着孩子进城打工,但对强制关闭还是有意见的。

    即便理解,但自己捐助的学校没了,捐赠人心里还是不高兴。对后续捐助的意愿也弱了很多。以前希望小学在那儿,对捐赠人来说是自己的公益园地,很多人都愿意继续资助“快乐体育”、“快乐音乐”、“快乐阅读”这些希望工程下面的公益项目,包括教师培训,这些软件方面的投入不亚于前面硬件的投入。

    撤并之后,捐赠人后续的捐赠计划没有了,募款难做多了。“两个不丢”只能说是对希望小学的捐赠人最后的一个交代。

    “本质上受益人是孩子”

    《公益时报》:对新公民学校后续资产的处置您有什么建议?

    涂猛:新公民学校的情况复杂一点。很多农民工子弟学校原本是外地人开办的私立学校,校舍有的是盖的,有的是租的。学校的资产所有权很复杂。

    学校的举办人,某种意义上也是受赠人。根据不同情况,资产的处理方式也不同。

    如果是遭遇强拆,举办人也遭遇损失,让他来补偿公益投入是有问题的。这种情况,我的意见是应该考虑由政府买单。

    还有一种情况,举办人如果把校舍或捐赠物资变卖,钱自己拿了也不合适。所得的款项应该先把社会捐赠还回去。

    因为本质上受益人是孩子,而不是学校举办者。

    “随需求而变”

    《公益时报》:您认为一个公益项目如何完成自身的使命?如何应对需求的变化?

    涂猛:希望小学最早是帮助农村的学校改造危旧校舍,有两个政策影响到它。一是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危旧校舍的改造投入,二是撤点并校。

    现在,校舍改造的使命缩小很多,但在一些地方需求依然很突出。空间急剧变小,但不是没有。

    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转型,提出建基本功能齐备的学校,盖宿舍、食堂,调整结构,在学校里加大软件投入。希望工程整体募款情况一直很好,但结构会有一些变化。以前40%是希望小学的硬件建设,现在逐步下降,“快乐系列”的软件项目占比在上升。

    之前提到的教育部的政策调整,就急就便。里面有一个比较好的指导思想,就是不能一刀切,要为孩子着想。政策调整之后,一些学校应该会恢复。

    但钱从哪来呢?

    我们担心这样一个政策转型,可能激发出一批新的需求。我们要重新调整一下投入和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