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报特约记者 刘敬文 马静仪 首届中国慈展会,公益媒体人齐聚深圳,有好事者开玩笑:如果行走在会展中心一带,扔两个砖头,一个砸到志愿者一个砸到公益媒体人。而有8家媒体,他们恰好来自中国三处公益富矿——广东、北京和云南。公益形式的急剧发展让他们意识到,联合起来才能更好支持中国公益。 一场名为2012中国公益媒体深圳行暨“媒体公益与社会变革”研讨会11日在深圳晶报社召开,京华时报、公益时报、新浪微公益、天涯社区、南方都市报、云南信息报、都市时报等媒体代表都参与了研讨。 会议围绕媒体在当下的公益大潮中所应扮演的角色展开讨论。 近年来,以京华时报,晶报等为代表的各大都市类媒体纷纷开设以公益领域为主要报道内容的公益周刊,而公益的专业媒体除了十多年前业已创刊的公益时报之外,一些专业杂志也身影频现。在媒体大军中渐成一支重要力量的公益媒体人们,正试图通过不懈的努力,见证和影响这个时代的公益发展脉络,实现公益媒体对于时代的真正价值。 公益媒体究竟如何更好地发挥与时代相呼应的最大作用? “公益媒体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就是要提供更多真相与爱。”深圳晶报总编辑胡洪侠这样认为。从大众类都市媒体的角度出发,他认为现在的媒体就需要一双翅膀,一边是真相,一边是爱,这样会让媒体经常离地更高飞翔,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而创办公益类周刊,正是打造这双翅膀的重要一环。他建议公益类媒体可以组建联盟,团结起来为公益、为社会做点事情,“在公益领域,重要的不是竞争,而是合作。”他说,在公益上,具体的竞争应该转成合作的动力,进一步推动公益项目的开展。 “媒体的每一次发力就是一种公益力量,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见证。”都市时报总编辑周智琛对当前公益力量和时代环境之间关系的基本看法是:彼此成全,力量共振。他认为,当前媒体有一种天然的、极度的公共性,公共关怀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张扬和呈现,并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他建议媒体要创造新模式,以“天下为公、大益天下”为使命,并建议公益人做到六不要和三要,即不要自我神圣化、自我威权化、自我悲情化、自我趋利化、自我江湖化、自我明星化,而要追求和实现法制化、专业化、常态化。“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共建共荣。”他认为媒体应该做一个弘扬人文主义的平台:发扬人性,发挥人力,拥护人权,培养人才,健全人格。 “我们应该认清媒体的优势,找准公益的切入点。”南方都市报编委陈文定认为这是媒体公益的首要因素。在他看来,媒体组织活动的顺势而为和长期积累的公信力可以延伸出公众舆论平台对社会资源的凝聚力、号召力。他认为纽带公益是媒体公益最好的类型。 “在公益,不论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要一致去做平台。”天涯社区公益总监梁树新则认为,媒体应该有自己的专业性,应该去利用自己的特点,即传播与推进公益的发展,对于公益项目则宜采取审慎的态度,不要无意识地把自己变成了一个非营利组织。 “媒体首先的职能还是做传播。”他说,表面看起来媒体做公益是有很大的优势,但从专业性和长期性来看,可能会有分裂的结果。所以,梁树新认为媒体做平台的价值会远远大于操作公益项目的价值。“这里产生的媒体价值可能是裂变式的,远远比我们自己去操作一两个项目产生满足感、成就感的价值更大。”他说:“我有三个倡导。第一,公益无国界;第二,媒体要做社会与政府对话的润滑剂;第三,媒体公益要引导和帮助公益社会的建设。” 而本报相关负责人在研讨会上谈到了公益时报的理念,“以前的大众媒体可能更多地着力于发现社会问题,或者探讨如何创造财富,而公益媒体的价值在于更多地关注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以及财富的归宿问题。也就是说社会以及财富的下半场。”在公益报道中,媒体应该在保持对弱势群体关注的同时,超越这个层面,通过报道传播公益理念和方法论,助力社会发展,如孟子所说的“以善养天下”,而不应该服天下。 媒体人、公益人邓飞代表新浪微公益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京华时报公益周刊主编郭爱娣、云南信息报公益周刊主编郭敏也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