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7年: 帮助母亲就是救助家庭 王秀梅曾是云南山区八道哨村的一位贫困母亲,最穷的时候家里连一双袜子也买不起。后来,县里拨给她家一笔1500元的幸福工程款,资助她家办了个酒作坊。经过一番摸索,王秀梅通过酿酒脱了贫。现在孩子们看上了电视,平时过年才能吃上的猪脚现在成了家常菜。 让王秀梅改变命运的,正是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1995年启动的“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以下简称“幸福工程”)。该项目旨在为贫困母亲提供小额资金、技能培训、健康检查,提高家庭收入,改善家庭生活。 17年来,像王秀梅一样受到“幸福工程”救助的贫困母亲已经超过25万人。截至2011年底,“幸福工程”在全国29个省(市、区)的640个县实施过项目,在建项目点463个,投入资金8.3亿元,救助贫困母亲25.3万人,惠及家庭人口113万。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明显,受助母亲脱贫率85%,还款率90%以上。 中国的母亲是贫困的最大受害者。数据显示,1994年国家制定“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时候,大约有8000万贫困人口,这其中有1500万左右的贫困母亲。 项目最初资助每个贫困母亲1000-3000元,现在为5000-10000元。资金采用循环使用的模式。在一个项目点使用周期为3年,受助母亲使用1—2年。资金收回后再救助其他贫困母亲。 令杨文庄自豪的是,“幸福工程”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公益模式:“一个是‘治穷’,以‘小额资助、直接到人、滚动运作、劳动脱贫’的方式扶助贫困母亲发展家庭经济;第二个是‘治愚’,扶持村一级兴办母亲学校及各类培训班,帮助贫困母亲扫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一二门致富实用技术;最后是‘治病’,帮助贫困母亲检查和治疗常见妇科病,向她们提供生殖保健方面的健康援助。” “幸福工程”取得的成就也获得了官方的肯定。2008年,“幸福工程”被民政部评选为“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 25年: 家庭和幸福一脉相承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庭是人口生产的摇篮,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我们基金会的工作重心也一直围绕人口发展和家庭幸福开展。”杨文庄告诉记者。 1986年6月10日,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正式成立。与少年儿童与妇女发展类基金会有特定的关照对象不同,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的关照对象更为广泛。“我们关注人口,关注家庭,关注生育,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与家庭和幸福息息相关的每一分子”,杨文庄说。 除了针对贫困母亲的“幸福工程”,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在经济、健康、教育、文化方面开展了20多个项目,“这些项目直接面对家庭,特别是弱势家庭展开救助和支持”。 从2002年起,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启动“幸福微笑”项目,与美国容德国际、美国微笑联盟合作,为贫困地区唇腭裂患儿实施免费手术。 “‘幸福微笑’项目已经开展了将近十年,为贫困儿童提供平等就医、治疗机会,增加社会对残疾儿童家庭的关注,也促进了中外医疗的合作”。 据杨文庄介绍,目前基金会已在11个省市开展了23次手术,救助了2100名唇腭裂儿童,效果良好,“前段时间我到甘肃平凉去,效果非常好,180多个儿童,没有一个因为手术产生风险”。 同时,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实施了生殖健康援助行动,针对农村妇女生殖道疾病的高发,在800多万家庭提供了免费检查和治疗资助,建立了16个乳腺宣教中心,帮助420万个农村妇女。2010年起,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和MSN中国联合发起的“幸福书屋”项目,已经建设了505所书屋。 新时代: 创建幸福家庭 中国人也是世界上最具有家庭观念的族群,家庭和睦对于实现个人幸福和社会和谐的意义不言而喻。 针对中国家庭的现状,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在2010年调研发现,中国家庭存在生活贫困、生殖健康、出生缺陷、流动人口、养老保障五大问题。 在杨文庄看来,家庭幸福应当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个人的成长、婚育、养老等生命过程,他的生产、消费经济行为、精神慰藉和情感归属都在家庭,在不发达的国家,家庭还消化了很多问题,这是家庭的特殊性。” 关注家庭能力建设,创建幸福家庭成为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现阶段的重点工作。2011年,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与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计划生育协会联合开展了“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目前“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已经在全国有32个试点。 “创建幸福家庭主要围绕‘文明、健康、优生、致富、奉献’十个字展开”,杨文庄进一步解释说,“讲文明是幸福家庭的道德追求,健康是幸福家庭的基础条件,优生是幸福家庭的希望所在,致富是幸福家庭的重要保障,奉献是幸福家庭的价值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