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路透社派出一拨摄影师来拍摄奋斗的一代。最终,我们看到了这组图片,一群遍布在全球各地抑郁不得志的年轻人写真:他们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却在低薪的服务行业挣扎。 据世界劳工组织的统计,全球15岁到24岁的失业人数约有750万,低迷的全球经济环境让这些接受过良好教育的21世纪年轻人不得不屈尊从事一份收入微薄的工作。日本经济因泡沫破灭而向下行,美国大部分中产家庭因金融危机而破产,当“欧洲五国”的高福利遇上欧债危机、像是不得不为自己的懒惰而买单,在中国亦有无数年轻人挣扎于大城市的生活高成本和遥远梦想之间。 发布这些照片不是为了宣传读书无用或是消极颓废的情绪,而是以一种调侃的方式、写实主义的风格呈现出极有代表性的一类青年在走出象牙塔后生活状态。他们也许就走在你我身边,有着不出众的特质、不被人记住的脸,尽管迷茫与低落、艰难地为生计求索,但是依然坚强积极地面对人生,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求存、找到一种能让自己感到慰藉的平衡。 越来越多的郁闷和负面情绪堆积在城市的高楼林立之间,这组照片的发布在呼唤更多关注的目光去投向身边奋斗中的青年一代,也需要立志于从事心灵疏导方面的NGO在人本关怀上填补空白,为当下出现的如“蚁族”、“宅男宅女”、“隐形人”们炮制心灵鸡汤,让温暖的力量惠及到每一个阴郁的角落。 (图片由Zohra Bensemra,Lucy Nicholson等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