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报记者 张木兰 摄影/刘建民 闫冰 “工友之家”创始人孙恒希望在皮村,能为中国民间NGO团体立足本土,探寻打工者生态群落,与地方经济共融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经验。 背景资料 皮村隶属于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地处温榆河畔,与通州区比邻。距离天安门广场近40公里。此处交通便利,连接北京五环路、京密路、首都机场(第二快速)路。 因位于机场航道下方,不被允许建高层建筑,皮村迟迟未能拆建。周边村落的拆迁导致越来越多的打工者涌向这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皮村本地人口有1500多人,外来人口近万人,占全村常住人口的九成以上。 2005年,一家非营利性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北京工友之家文化发展中心”来到这里。其创办者孙恒,租下了村里的一座废弃工厂,建立起“同心实验学校”,服务打工子弟。随后,他又租下村里的一个废旧院落,陆续建起了一座图书馆、一个电影院、一个“新工人剧院”以及一个命名为“同心互惠公益商店”的二手货超市。 2008年5月1日,“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正式在此成立。该博物馆收藏了包括工友日记、工资条、暂住证、劳动工具等两千余件展品,日常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皮村——逐渐发展成全国打工者文化交流及社群建设的重要平台,开始扮演打工文化中心的关键角色。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香港凤凰卫视、工人日报等众多媒体都以皮村为案例,向社会公众宣传对新工人群体及其劳动价值的尊重。2012年1月8日,主持人崔永元甚至没有参加当天众星云集的中国慈善年会,专程跑到皮村,为外来打工者主持他们的春节联欢晚会。(张木兰) 村里的休闲广场 4月13日下午3点,北京东五环外机场高速旁,朝阳区金盏乡皮村。 六十多岁的路魏国趁着和完水泥的空当,在路口的鱼摊上挑了两条鲫鱼。礼拜五的下午总是格外忙,住在城里的儿子女儿都要回来过周末,他得准备十来口人的饭。中午一间租客又说水池子漏水,他抓紧买了包水泥,想在租客下班之前抹好干透。 每到这时候,他就禁不住爆粗口:“还他妈不拆!七八年了,看这架势,恨不得明天就得拆,然后又拖拖拖,妈的!我一辈子就跟这儿了!” 路魏国是土生土长的皮村人,家里至今住着爷爷辈留下来的老房子。可过了大半辈子后,现如今他却成了村里的“一小撮儿”。“六年前还是七年前?记不得,总之等你反应过来人多的时候,人就已经多得不得了了。” 据统计,在皮村,本地人口有1500多人,外来人口却有近万人,占常住人口的九成以上。因为紧邻机场,在飞机航道下方,不允许建高层建筑,皮村的拆迁步伐一直落后于周边村落。而周边村落的拆迁又导致越来越多的打工者涌向皮村,形成了这里难以描摹的人文面貌——小吃部、澡堂、五金,各种散漫又密集的门脸遍布路边;家具厂、汽修厂、石碑厂,传出的噪音和每隔几分钟就从头顶划过的飞机轰鸣声交叉;小孩子扯着野狗的尾巴在窄小的巷子里跑来跑去,不小心就蹭掉了谁家晾的衣服…… “眼看着村里的路越来越窄,房子越盖越多。几年前,我家这儿是全村儿最后一座,后边是一百多年的大水坑。好家伙看现在,又盖出来多少趟儿。”抱怨归抱怨,可外地人带来的好处,路魏国也心如明镜儿:家里的两亩宅基地上,他又盖了整整三十间房出租;不出村头,他能买着一切日常所需;“二十米外的休闲广场,打乒乓球、跳舞、看书、看电影……文化生活一点不比城里差”。 “今晚电影:《勇闯夺命岛》《杀人三部曲》周五19:00”——在路魏国所说的休闲广场门口,挂着写满影讯的小黑板,没有观众须知,没有票价。 他所谓“看电影的地方”不过是一间空房、一块屏幕和几十把椅子,“休闲广场”,也就是一个百十平米的大院子。——实际上,这里是一家名为“北京工友之家文化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工友之家”)的民间组织的办公地点。 “我知道,是工友之家,那院里不光有电影院,还有一图书馆、剧院、还有一个二手超市,我这牛仔裤就在那超市那买的,7块钱。对,还有一个博物馆。”卖鱼的接过路魏国的话茬,滔滔不绝起来。 卖鱼的老家在东北,哥哥在皮村开饭馆,他一边帮哥哥进货,一边卖鱼。来皮村一年多,他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到工友之家“耗上两个小时”,“有女的在那跳舞,就看看热闹,也有时候在图书馆看书啥的。”卖鱼的觉得在工友之家的院子里,就像在“老家的屯子一样”,“大家不陌生,超市里有个小王,图书馆有个小付,我都认识”。 我爱北京天安门 卖鱼的所说的小付叫付秋云。满打满算,1993年出生的付秋云还不到二十岁,却已经是工友之家里有那么点资历的“老人”了。 两年前,这个老家在河南的姑娘一个人从苏州的电子厂里跑出来,奔向北京,来到了皮村。 “实在受不了那种生活。”付秋云初中一毕业就跟表姐去了苏州,“当流水线工人,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有时候加班到半夜,然后回宿舍睡觉,早上一睁眼睛再去厂里,每天就这么两点一线。” 工厂里没有成人和童工之分,十五岁的付秋云和二十几岁的表姐一样拿每月480块钱的基本工资,“加班一小时3块钱,反正就是整天不停加班,到月末就能拿到一千多。” 发工资,再赶上休息日,无疑是她最快乐的日子。不下饭馆儿、不逛街,付秋云一出厂门就扎进网吧里。“那时候不会上网,连QQ都没有,就是看电视剧,爱情剧、偶像剧,看通宵的,第二天上班不敢眨眼睛,怕一瞌睡出工伤。”付秋云边回忆边说。 时间长了,付秋云渐渐害怕起来,“从来没想过当一辈子工人。”可未来在哪?她又一无所知。“那时候总去网吧,就想学电脑,觉得电脑学好了就能找到好工作,最起码比当工人强。”付秋云开始后悔上学的时候一直混,也埋怨老师怎么不管她。 机会来得很偶然。2009年的一天,付秋云“莫名其妙地”没去网吧,而是拐进了网吧旁边的一家“工友图书室”,在这家专为打工者开办的公益图书室里,她“一动不动地看了一下午小说”。 之后的故事变得很有逻辑。付秋云成了这里的常客,并被工作人员发展成义工,开始带越来越多的姐妹到图书室里看书、活动。直到有一天,她在图书室发现了一张彩色的宣传页,印着“北京工友之家公益培训中心招生”,看着其中“电脑办公软件培训”的那项,她动心了。 “仔仔细细地看了好多遍,就想来又不敢,一怕家里不同意,二怕被骗,怕是传销组织。”付秋云下定决心前的最后一个念头是“我还没看过北京天安门呢”。 实际上,北京工友之家公益培训中心是由“工友之家”创办的一所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专为打工青年提供免费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开设以工人社区工作和电脑职业技能为特色的培训课程。学校实行全日制半军事化管理,学期半年,培训合格的学员将推荐相关的工作岗位。 就这样,付秋云和其他17个来自祖国各地的打工青年成了培训中心的的第二批学员。如愿以偿地学完电脑后,她选择留在皮村,“负责图书馆和博物馆的日常工作”。 “现在一个月有一千七百块钱,也有保险,还包吃住。”付秋云很满意,“再说,我现在是为和我一样的打工人群服务,工作的时候心情好。”回想起几年前那个刚从河南农村出来的小姑娘,她甚至觉得自己“脱了胎、换了骨一样,成长特别多”。 一年前,付秋云在朋友的介绍下交了个当兵的男朋友。除了偷着打手机外,她唯一排解相思的办法就是去天安门广场。“广场上都是当兵的,一放假我就去那坐着。”每当此时,付秋云就更坚信自己没来错北京。 三年来,北京工友之家公益培训中心已经合计培训了150多名学员。其中,留在工友之家工作的学生有20余名。“青年打工者——接受培训——加入工友之家——服务工友”,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公益生态链。 几块一条的牛仔裤 下午5点,是“工友之家”准时开饭的时间,吃过晚饭,“付秋云”们将进入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候,下了班的工友会陆续来到这个小院子活动。而现在,这里则是孩子们的天堂。他们在院子里撒欢、奔跑、写作业、聚堆说着悄悄话儿。 楼文俊(化名)是同心实验学校四年级的学生,为了等在钢窗厂六点钟下班的妈妈,他带着弟弟来这打乒乓球,“我妈下了班就来这接我”。 事实上,同心实验学校是由“工友之家”于2005年创办的打工子弟学校。 村里的很多人都记得,在那一年,一个叫孙恒的小伙子和一群年轻人突然来皮村,租下了村里的一座废弃工厂,建起了一座小学,开始招收皮村里外来打工者的孩子们上学。没多久,皮村的人就打听到孙恒不是什么企业家,也不是什么官员,而是来自河南开封的一个民办音乐老师,在北京,也是一个打工者。紧接着,他们又租了村里的一个废旧仓库,陆续建起了一座图书馆、一个剧院、一个电影院,还有一个二手货超市,并在院子的门口挂了一块金灿灿的牌子——“北京工友之家文化发展中心”。 2008年的五一劳动节,他们又在院子里建起了一座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皮村的这些各行各业的农民工们,从来没想过自己的日记、工资条、暂住证、劳动工具和日常物品能变成艺术品,甚至能进博物馆。他们更不能预料,两年后整个展厅被搬到了马德里的索菲亚皇后美术馆、柏林的世界文化宫,以及玻利维亚的国立美术馆——那些地方他们甚至听都没有听说过 6点17分,楼文俊的妈妈准时出现在大门口。除了接两个儿子回家外,她今天还想在二手超市买两条牛仔裤。钢窗厂,女人跟男人一样,都要做搬运的活,“衣服不禁穿,几天就坏,买新的买不起”,而二手超市的牛仔裤只要“几块钱一条”。 孙恒为皮村的二手超市起名叫“同心互惠公益商店”,目前,已经在北京周边的农村开了10家连锁店。他们通过面向社会募捐筹集闲置物资进行义卖,帮助工人降低生活成本开支。 2011年,这10家“同心互惠公益商店”共收入近60万元。孙恒说,第11家店正在筹备中,他希望在皮村,能为中国民间NGO团体立足本土,探寻打工者生态群落,与地方经济共融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