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报记者 高文兴 2012年4月5日,当黄思雨出现在镜头面前时,没有人能够将这个笑容灿烂的小姑娘和高位截肢患者联系起来。 4年前,汶川映秀小学,在地震的那声巨响后,黄思雨的左腿被埋在瓦砾中动弹不得。这个坚强的小姑娘以常人无法想象的理智和毅力用石块将左腿砸断后,从废墟中爬出获救。如今,16岁的黄思雨就读于四川省都江堰友爱学校初二年级。装上了假肢的黄思雨,如今步伐轻盈,话语轻松、笑声爽朗。 除了她自身坚强和乐观的性格外,能让黄思雨逐渐摆脱震后心理阴影、融入与健全学生一道的生活学习中来的,就不得不提到她的心理辅导老师——香港无国界社工蔡玉仪。 5日中午,黄思雨又像往常一样来到了蔡玉仪的办公室,她说她有些发烧,并一头扎进老师怀里,蔡玉仪轻抚着黄思雨的额头…… 2009年10月中旬,由蔡玉仪及两名内地社工组成的工作团队入驻友爱学校,开始为地震致残的学生提供驻校心理服务。 在此之前,毕业于香港大学社工专业的蔡玉仪也参加过多项国内外的社工项目,但对于灾后的心理辅导,香港的社工也普遍没有现成的经验。 “其实我也是边做边学,但只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家人,一切问题都能找到答案。”蔡玉仪说。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蔡玉仪带领两名内地社工,探访了各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就每名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案辅导服务,通过各种活动,在点滴间消除每名学生的心理障碍。 根据蔡玉仪的提议,学校在办公楼一层专门开辟了一间心理辅导室,蔡玉仪亲自为辅导室的装修、家具购置进行设计。红色的沙发、彩色的拼图地毯、充满童趣的帐篷,如此惬意的环境让这里一到周末和课余时间就成了孩子们的小天堂。现在,来这里找蔡玉仪谈心的学生越来越少,但门里门外的孩子仍然络绎不绝。她说:“他们都是来找我玩的。” 蔡玉仪所扎根的项目——“无国界社工友爱集善之家”,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与香港无国界社工共同创办,香港惠明慈善基金捐赠300万元人民币善款,用于在都江堰友爱学校为地震伤残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及心灵抚慰服务,同时还为校内老师及家长提供心理支持。 而都江堰友爱学校是灾后援建的全国唯一一所实施“残健融合”理念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学校接收了来自都江堰、汶川、映秀、北川、青川、绵竹等因地震致残的121名学生,并让他们与1000多名健康学生一道在同一个校园中共同学习和成长。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费薇女士评价说:“‘残健融合’并不是一个新的理念,但真正将这种理念付诸实践并取得效果绝非易事。” 黄思雨的班主任皮老师向记者透露,之前的黄思雨并不是一直像她给外界的印象那样始终乐观向上。皮老师认为,除了外界的关心,无国界社工的心理辅导对黄思雨的心理康复是功不可没的。“现在她变得很自信。她喜爱舞蹈,是学校舞蹈队的成员,还在央视的舞台上展露过才艺;2010年参加了四川省残疾人运动会的蛙泳比赛,还拿了一个摄影比赛的学生组冠军;前不久又得了四川省歌咏比赛的第二名。” 如今,像黄思雨这样重获生活信心并表现优异的伤残学生在友爱学校内不占少数,而今年更是有首批14名学生顺利从学校毕业。 “友爱集善之家”深受当地师生喜爱。本来应于今年8月份结束的该项目又在4月5日进行了第二期的启动仪式。 作为香港年青一代社工代表,无国界社工执行总裁励娜前不久刚刚被中国社会工作协会评为2011年度十大社工人物。在启动仪式上,她说:“友爱集善之家的第二期项目仍然会将核心服务对象放在留校的118个伤残学生身上,然而也希望项目能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进行扩展,接纳因地震以外原因致残的学生,并且适当加入对灾后健全学生的心理辅导。” 当日下午第一节是物理课,在蔡玉仪办公室贴了退烧贴的黄思雨返回教室准备上课。她今年获奖的朗诵稿这样写道:“曾经,灾难带给我绝望,让我在黑暗中徘徊;现在,明亮带给我希望,让我找到一缕阳光……梦想依旧飞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