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报记者 张雪弢 3月29日,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在河北省邯郸市隆重召开,会议旨在贯彻落实《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和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全面部署“十二五”期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启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和“敬老爱老助老工程”。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出席会议并讲话,河北省省委书记张庆黎到会并致辞,河北省副省长宋恩华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近年来河北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宣读了《民政部关于命名第四批全国养老服务示范活动示范单位的通知》。会议由民政部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陈传书主持。 李立国在讲话中对“十一五”以来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全面总结:初步建立了适度普惠的老年福利制度,初步实现了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的共同发展和相互衔接,初步形成了以养老护理员为重点的养老服务队伍,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发展机制。同时,他提出“十二五”期间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五个基本要求,即:坚持政府创造环境和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相统筹,坚持资金保障和服务提供相匹配,坚持居家、社区、机构相衔接,坚持按标准建设和实际适用并重,坚持分类指导和资源整合相结合。 结合《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和开展“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的意见,李立国着重部署了“十二五”期间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他要求,到2015年要在我国基本建立起制度完善、组织健全、规模适度、运营良好、服务优良、监管到位、可持续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为了实现这个总体目标,李立国要求各地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在工作期间,认真组织开展“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和实施“敬老爱老助老工程”。实现2015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0张、床位总数新增340万张、达到660多万张的规划目标。民政部和地方要将福利彩票公益金每年留存部分按不低于50%的比例集中使用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体系建设上,加快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要指导、支持社区自治组织、服务机构,连接和依靠社会养老服务实体,大力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要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要按照不同功能定位,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健康快速发展。在资金保障上,完善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老年人的政府供养制度。要推动各地建立高龄补贴制度。对经济困难的高龄、独居、失能等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或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要建立服务补贴制度和服务评估制度。在服务能力建设上,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标准化建设,研发国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加快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构建社区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在运行机制创新上,要推进公建民营,实施民办公助,促进养老事业和产业共同发展。在服务专业化水平提升上,要推行专业学历教育,加快培养专业人才。建立分层次的养老服务培训机制。建立职业资格制度,使养老机构院长资质培训率达到100%,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到较高水平。 链接 “社区养老”是指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顾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养老模式。 从2011年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同时,老龄化进程与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相伴随,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加,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 目前,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包括: 基础设施比较差,服务水平低。现有的养老设施使用率很低;老年人医疗保健机构匮乏;老年人购物困难,适合老年人的生活用品、服饰及食品等商品数量不多;老年文化体育设施缺乏,致使老年人生活枯燥乏味。 政策法规不健全。由于我国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物质基础比较薄弱,需要承担“扶贫”的重大任务,这就使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在一些地方得不到保障。 观念认识不到位。一些职能部门和社区管理部门没有把社区养老服务事业提高到反映一个社会文明进步水平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保持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服务意识不强。 社区服务专业工作人员缺乏。目前在我国养老服务业工作的大部分是一些没有接受过相关专业教育或知识培训的人,影响了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制约了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