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编者按:本报2月28日的封面报道以“器官捐赠求解制度之困”为题目,通过黄圆圆家人捐赠其遗体反而背负债务一事,探讨了器官捐赠制度在深圳乃至全国推行的诸多难点。今天,本报将在此版介绍美国和以色列在捐赠制度方面的举措和改革,试图以此达到经验借鉴的效果。 美国是世界上开展器官捐赠较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984年,美国国会就投票通过《国家器官移植法》,并成立专业机构负责器官的捐赠与分配。尽管已有20多年发展历史,美国器官捐赠体系仍在不断完善之中,而专业、公正与宣传始终是该体系发展的着力点。 专业性机构保证顺畅 在美国,负责全美器官捐赠与移植信息采集、管理及器官配型的是器官获取与移植网络(OPTN)。该网络具有独立、统一、公开的特点。根据法律规定,OPTN组织在财务、人员等方面具有非营利性和独立性;美国各地的器官信息都可以在OPTN中查询,患者不会因为地域关系而影响器官信息的获取;患者的排序情况也是公开的,随时接受公众和卫生行政部门监督。 在器官分配过程中,该网络严格根据公认的医学标准,考虑患者等待时间、病情轻重缓急、年龄、血型等因素,并考虑已捐赠器官者及其近亲属的优先地位,配型过程透明化。 此外,根据与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签订的合同,1986年9月30日成立的器官共享联合网络负责器官获取和移植网络的运营,并具体负责美国等待移植器官患者的登记和捐赠器官的分配,因此它的功能与OPTN有所区别,又互为补充。二者使器官捐赠能够在更专业范围内进行,避免了许多矛盾和意外。 严密体系保证公正合理 美国对捐赠器官的分配也有一套严密的体系。希望进入等待移植器官名单的患者首先需要找到移植小组。移植小组会对患者的健康状况、态度、心理状态、药物滥用的记录以及其他因素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属于移植的合适候选人。如果合适,移植小组将联系器官共享联合网络,将患者加入全美等待移植名单中。有关患者的健康状况、血型、组织类型和年龄等信息将被输入全国数据库。 当有捐赠器官可用时,当地的器官获取组织将收集有关捐赠者的相关信息并输入由器官共享联合网络维护的程序中。根据器官共享联合网络董事会制定的标准,该程序自动生成潜在接受者的顺序列表。选择标准包括捐赠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身体兼容性、接受者健康状况和等候时间等。这一措施保证了捐赠器官分配能够公正合理,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的不公与不测。 宣传教育鼓励器官捐赠 美国医疗卫生部门倾注了很大力量进行宣传教育,鼓励器官捐赠,而之所以如此,也与美国器官移植供需的巨大缺口有关。 美国法律严禁器官买卖,获得捐赠器官成为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患者维系生命的希望所在。曾有民调显示,大多数美国民众赞同器官捐赠,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器官移植的供需仍严重不平衡。 此外,申请或更换驾驶执照时,申领者可以选择是否愿意死后捐赠器官,如果同意,驾照上会有所体现。不过,尽管器官捐赠卡或者驾照上的器官捐赠标志是重要的法律文书,但是仍需征得家属的同意才能回收死者的器官。从这一方面就可以看出,说服人们或者捐赠者家属同意器官捐赠在美国是一个艰巨的工作。 器官移植供需间的巨大缺口造成美国每天有10多人因无法及时接受器官移植而死亡。解决这种矛盾的可能途径包括:异种器官移植,即不同物种之间的器官移植,目前其可行性还不高;研发人造器官,不过人造器官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仍不像自然器官那样有效。最后,便是通过宣传教育鼓励器官捐赠。 美国有关部门多年来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向民众阐明器官捐赠的好处,以使民众意识到器官移植确实是现代科学中一个卓越的成就,而器官捐赠是一个很好的服务社会的机会。这一工作直到现在,仍然是美国器官捐赠体系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据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