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王振耀充满歉意地向记者拱拱手,由于客人来访,原定九点钟的采访推迟到了十点。 在王振耀的办公桌上堆满了书籍和打开的文件,一张办公桌、一个书柜、一个沙发将办公室填得满满当当,这间位于京师大厦的办公室略显局促。从早上到现在,他已经工作了两个多小时。 “比在部里时还要累,要干的活儿太多了,一般都是早上八点左右过来,晚上七点回家。”为了节省在路上的时间,王振耀在北京师范大学的院里租了房子,把原来在广渠门的家搬了过来。“家里人也埋怨,怎么搬了家还是那么晚回家”。王振耀有些无奈地笑笑。 与一年半前相比,时年58岁的王振耀白头发多了很多,精神状态却很好。2010年6月,王振耀辞去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赴任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研究院院长。 从一个官员,转任学术机构负责人,这位曾经的官员,在中国慈善公益领域高速发展和膨胀的历史阶段,焕发了他人生的第二个春天。 壹基金研究院,是中国第一家授予EMPA学位的公益教育科研机构。由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任理事长,北师大校方代表、常务副校长董奇,马云、马蔚华、马化腾、王石、冯仑等著名企业家出任理事。 而王振耀手中,拥有一支在国内学界知名的社会政策研究团队,首批筹措的2000万元人民币运营资金,将主要用于慈善事业的研究,力图打造像布鲁金斯学会(注:美国著名智库之一)那样的智库。 做事,是王振耀一贯的准则。对于自己一年半以来的工作,王振耀还是比较满意的。刚做院长时,王振耀说自己计划要做三件事:研究公共政策,培养公益管理人才,提供公益项目咨询,“最初的计划基本上都走上了正轨”。 “现在研究院第一届EMPA招生刚刚结束,明年就要正式开始教学了;在儿童福利、老年福利、税收等慈善领域内的问题,研究院也开展了大量的政策性研究,和社会形成积极互动。”王振耀说。 “出主意,想办法”,王振耀喜欢如此概括自己工作,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和个人来找他答疑解惑。“来咨询的有基金会,也有很多大型企业,包括河仁基金会组织结构框架、基金会使命都是找研究院来咨询的,很多地方政府也会来进行政策咨询。” 说起自己的工作,王振耀难掩兴奋。除了在业内颇受关注的京师公益讲堂,壹基金研究院今年还准备开办面向社会的公益网校,在公益界有意识地发挥倡导和推动作用。 经过一年半的发展,壹基金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从开始的8个人扩充到了30多人,业务脉络已经基本理顺,但是王振耀并不满足,“目前的节奏我个人认为还不够,研究院还要加快步伐”。 “有问题,找王司长”,这句话在跑慈善口的记者圈中广泛流传。因其宽广的视野和理论思维,以及他正直、敢言的性格,王振耀在记者群中广受欢迎。 56岁的王振耀在民政部工作20年,做过三任司长,享受厅局级待遇,本来还有三四年就能光荣退休,在临近退休之年选择离开着实让人费解。 “”,王振耀如此概括自己的性格,选择离开,就是为了实现理想。这种性格也成为他人生轨迹的最好注脚。 1954年,王振耀出生在河南鲁山县的一个小村庄,自幼家境贫寒,他做过两年乡村教师,在广西当过兵。1977年恢复高考后,王振耀进入南开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后,他进入著名的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奔走在中国乡村。这些生活经验,令王振耀对农民有着天然的关注和同情。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等一系列基层社会保障制度就是由王振耀——这个有些孤独的“另类”官员,在进入民政部工作后先后推动建立起来的。这几项制度的推动和建立,被王振耀称之为“最得意”的工作业绩。 回归“民间”之后,在一些与慈善有关的会议和论坛上,记者们经常发现王振耀的身影。曾经,王振耀把部分社会活动当做“包袱”,可是他慢慢发现:自己的出现和发言能够引起大家对于中国慈善事业的关注,便乐于参与其中了。 王振耀坦承,做院长比做司长要忙一倍,但是王振耀也感觉到:一个院长发挥的社会影响力,却要比当司长的时候大得多。 “研究院是公益事业专门的研究机构,对业内的事件要监测、要研究,我们要发出自己的声音。”2011年是公益领域的多事之秋,一系列的慈善事件发生后总能在第一时间听到王振耀的声音。 10月26日,国务院出台政策,决定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事隔两天后的一次公益论坛上,王振耀对采访他的记者大声呼吁:“快去采访邓飞,免费午餐功不可没!” “社会大众都处在社会提升的过程中,我觉得这个时候是需要一些‘天真’的,这样的人多了,这个社会提升的速度才会加快。”王振耀这样认为。 ■本报记者 王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