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争鸣

第03版
声音
新闻内容
2011年08月1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勾兑醋,拷问谁的公信力?

  关键词:陈醋门

  “没头脑”的食醋与“不高兴”的协会

  “醋协还是多一些调查、拿出详实可靠的数据,把‘标准’和‘检验’上的悬疑说说清楚先。”

  山西醋产业协会副会长王建忠称,目前市场上的陈醋95%经过勾兑并放添加剂。随即,山西醋协表示已责令王建忠辞去副会长之职,并对其“严重不负责任的言论表示强烈的谴责。”王建忠向媒体解释说,山西95%以上的醋确有添加苯甲酸钠,但这是国家允许的食品添加剂。(8月8日《京华时报》)

  在真相尚不明朗的时候,常理常情就成了公众获得理性判断的唯一依据。我们不妨平心静气地看看现实:早在2000年,我国就出台配制食醋国家标准规定,配制食醋须是指以酿造食醋为主体,与食用冰醋酸、食品添加剂混合配制而成的调味醋。可见,国标是默许“勾兑醋”的,只要勾兑得法。何况今年5月底,中国调味品协会还曾组织了勾兑醋产品标准修订的研讨会,有关部门、检测单位等也曾召开过一个食用醋的标准讨论会,有人还专门提出了区分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再附加上三个事实:一是纯酿造醋耗时长、工序复杂、储存成本高,难以满足大量市场需求;二是就基层监管的情况看,质检部门起码在食品冰醋酸与工业冰醋酸的检测区分上还是个空白;三是五谷杂粮都在涨价,酿造醋的直接成本显然更为可观。那么,“市场上的陈醋95%经过勾兑并放添加剂”的判断果然就是胡说八道?

  山西醋协大动肝火,其情可鉴,但真要为产业洗清冤屈,只靠小喇叭喊话是没用的。最简单的一个逻辑是:王建忠先生也曾是醋协的“官员”,何况人家还是“山西金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可见其浸淫此行业已久,就算是“醉话”,恐怕也难挡“三分真”的可能。醋协还是多一些调查、拿出详实可靠的数据,把“标准”和“检验”上的悬疑说说清楚先——不然,陈醋的味道与命运,恐怕就不只酸涩那么简单。(邓海建-新华网评)

  山西陈醋门真相何在

  “食品安全焦虑,可能在这样的信息混沌和不信任情绪中,疯狂滋长。”

  这种“内讧”式曝光,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而食品安全问题,再也经不起任何“偶然”了。若要不留隐患,一次肃清,或许就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死缠烂打精神。

  这次,不妨也打破“醋坛”问到底:作为山西醋业协会副会长,作为资深业内人士,王建忠的爆料真的是无中生有?动机何在呢?山西醋业协会以及质监部门辟谣时,话也没敢说满。只谨慎表示,该省全年产量60万吨,很多标注“山西陈醋”的产品,并不全是山西生产的。但是仅此就能卸责了吗?当地有多少小作坊式非正规生产企业,在进行醋精勾兑?用的到底是食用还是工业用冰醋酸?添加剂标准是否有调整的必要性,检测手段是否有升级的紧迫性?

  这些显然都需要尽快给出权威而让人信服的答案。否则,到底是王建忠在“造谣”,还是当地行业协会和质监部门心虚?民众依然“不明真相”。而食品安全焦虑,则可能在这样的信息混沌和不信任情绪中,疯狂滋长。

  (李晓亮-红网)

  “质检部门只要说明当前市面上山西陈醋到底哪些是酿造醋、哪些是勾兑醋,消费者还会在买醋时犹豫不决?”

  面对公众的质疑,行业协会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山西省醋产业协会应该也是清楚其中内幕,但为什么一直没有向社会公众有所说明?与庞大的醋产业相比,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山西省醋产业协会只是笼统的出来辟谣,如果用掌握的本行业的实际情况,客观、实事求是分析山西老陈醋市场状况,这是不是比问责副会长更能挽回声誉?此次涉及的一部分醋厂家,选择集体沉默,对于到底有多少勾兑醋、酿造醋顾左右而言它,是不是自身流着不道德的血液?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说,近期发生的味千“骨汤”拉面、肯德基豆浆粉以及山西“陈醋勾兑”等食品事件,性质并不完全相同。政府部门的辟谣听上去非常吊诡,邓海华还解释,无论酿造还是配制都是醋。不论从何种角度考虑,这些事件都是关乎公众食品安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质检部门只要拿出此前一定时期的全部质检报告和统计资料,哪怕只是山西一省的情况,说明当前市面上山西陈醋到底哪些是酿造醋、哪些是勾兑醋,消费者还会在买醋时犹豫不决?相关部门玩起了躲猫猫,是在害怕什么呢?沉默只会增长消费者的疑虑,而不会解决目前的困境。

  现在流言满天飞,不明真相的消费者,该相信谁呢,行业协会、卫生部、品牌企业,还是自己的判断力?

  (蔡旺-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