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的笑容 超越国界的问候
“我印象最深的是友好的笑容,无论我走到哪里,人们总对我友好地微笑。”一位外国记者对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新闻中心的志愿者印象深刻。据了解,本届峰会期间共有20所高校的700名志愿者参与咨询引导、语言翻译、讲解展示、媒体服务等69种岗位服务。志愿者们的笑容成为超越国界的友好问候。衣着整洁、举止得体、时刻面带微笑的志愿者们,以自己的语言背景和专业服务,成为峰会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来自北京大学的志愿者蒋燕冰在故宫环保文创展览区提供服务。9月2日是蒋燕冰志愿服务的第一天,很多外国友人在传统工艺品前驻足,他们对这些文化符号展现出浓厚的兴趣。
“这一展区的文创产品,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节俭的传统美德,也展现了中国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积极响应。”蒋燕冰说,“作为志愿者,需要时刻保持专注、认真和积极的态度,并在服务过程中不断学习,像一颗螺丝钉一样融入峰会服务工作之中,展现我们国家的风采。”
蒋燕冰说:“作为志愿者,应加强对各国文化的了解和尊重,学会用对方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促进文化交流与互鉴。”
非遗展台的志愿者都是“多面手”,引导、翻译,甚至手工制作,都是他们要承担的工作。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志愿者时尚就是其中一员。“我用英语、法语向外宾介绍哈氏风筝,让外国朋友简要了解其背后蕴含的工匠巧思及深厚底蕴。”时尚说,中外人士围绕非遗展开细致而深入的对话交流,令她印象深刻。
9月2日,一位来自洪都拉斯的记者在展柜前仔细打量每一个风筝,询问图案的寓意,并参与制作体验。在制作体验时,这位记者认真聆听每一个步骤,询问许多细节,并分享了小时候放风筝的经历。时尚说:“最令人感动的是,这位外国记者非常关心哈氏风筝的传承问题,她反复确认现在的年轻一代是否有人掌握了这项技艺。”
“我非常开心能看到中国的非遗受到外国朋友的赞赏与喜爱,这有利于让中华文化‘走出去’。”时尚感慨道,“当看到记者听完讲解后更加欣赏的目光,我更真切地感受到语言在跨文化沟通中的桥梁性作用,也更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与使命。”
志愿者汪钰宁也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主要职责是向各国嘉宾介绍景泰蓝的制作技艺。9月3日,汪钰宁迎来了两位来自赤道几内亚的记者,他们被景泰蓝制品深深吸引。见状,汪钰宁便主动上前,热情地向他们介绍起展品。两位记者不断向汪钰宁询问用途及含义。汪钰宁说:“从他们的提问中,我深切感受到他们对中国文化那份纯真而浓厚的热爱。”
“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独特魅力、传递中国声音的宝贵契机。”汪钰宁说,“在非遗展台上,通过生动讲述展品背后的故事,能让‘中国故事’以更加鲜活、多维的方式展现在世界面前。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中国形象的诠释者、中国故事的讲述者。”
9月4日,在新闻中心发布厅门口,记者遇到了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志愿者邓亦舒,她和同事一起负责媒体记者签到、分发及摆放材料等工作。随着发布会时间临近,邓亦舒越来越忙碌,她熟练地帮助记者办理入场手续。
“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我对如何更好展示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有了新的想法。”邓亦舒说,“要运用生动案例,传递中国故事的魅力。”
“在志愿服务中,各国记者的热情与专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每当我与他们目光交汇时,他们常常会微笑着用中文说‘你好’,让我深刻体会到中非友谊的深厚底蕴。”邓亦舒说,“他们希望能够将双方合作成果传递给自己的同胞,这种敬业精神让我深感敬佩。”
(据《中国旅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