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如何发力?专家解读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关键信号
3月5日上午9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在第九点“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提出,发展社会工作,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坚决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左),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副院长、教授黄浩明
《公益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副院长、教授黄浩明,解读报告背后的关键信号。
两位专家均认为,我国正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服务体系,用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慈善行稳致远。
“社会工作”六入政府工作报告
继去年“社会工作”一词在代表委员修订报告写入后,今年“社会工作”一词被报告直接写入。
“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变化。社会工作者是一群具有组织化、枢纽化、专业化的社会群体,社会高质量发展以人为本,提供专业性社会服务。”
王振耀说,从社会治理角度看,我国宏观体制正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向“社会服务”转变,如“儿童”“养老”“青少年成长”“婚姻家庭”“妇女保护”等社会服务都需要大量的专业化社会工作介入。加之社工站的全面普及推广,我国正在构建的中国特色社会服务体系中核心就是社会工作,应该说社会工作发展迎来了机遇期。
2020年10月17日,民政部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加强乡镇(街道)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要求围绕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加快建立健全乡镇(街道)社会工作人才制度体系。力争“十四五”末,实现乡镇(街道)都有社工站,村(社区)都有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
2021年7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激励政策,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支持建立乡镇(街道)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和设立社区基金会等协作载体,吸纳社会力量参加基层应急救援。完善基层志愿服务制度,大力开展邻里互助服务和互动交流活动,更好满足群众需求。
“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联动被称为“五社联动”。从早前,“三社联动”到“五社联动”,联动角色更多、激发资源更足、作用效果更好。
黄浩明表示,第一,“五社联动”为社区治理提供解决方案,在社区建设上发挥作用;第二,持证社会工作者数量大量增加,这个体系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力量;第三,专业服务优势、职业水平评价,成为一个很明显的行业。
“社会工作”曾两度“缺席”
记者统计发现,“社会工作”一词从2015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后,2016、2017、2018三年被连续写入,其后2019、2020两年没有写入,2021年经审议后写入,2022年继续写入。
各年对于“社会工作”一词表述如下:2015年,支持群团组织依法参与社会治理,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2016年,支持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发展;2017年,促进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发展;2018年,促进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健康发展;2021年,大力发展社会工作,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公益慈善发展;2022年,发展社会工作,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
王振耀坦言,目前社会工作还存在解决社会问题能力不强,介入实际工作深度不够,满足公众需求不佳的现状。如“儿童主任”本应是对接社会工作,但实际衔接力度不强,相应政策激励支持力度也不够。
一些“社工站”服务水平也有待加强,现在存在社工专业术语不易懂、效果一般等问题。这也在倒逼社会工作尽快调整发展模式,解决社会矛盾时要多想针对性、有效性、影响性。针对社会问题,一味强调提高相关人员的社会责任意识行不通。
王振耀表示,养老、儿童、青春期心理、女性产后抑郁等问题都亟需社会工作关注,但前提是社会工作理论与实际要有效结合,让公众能感受到变化。这要求社会工作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工作机制进行一系列调整。
黄浩明认为,首先公众对社会工作认识不高;其次社会工作过度依赖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程度不够。
多元要素推动社会治理
近年来,社会组织总量增长速度放缓,社会治理体系也在继续加强对社会资源的吸纳,全国慈善资源总量仍然呈现喷涌之势,志愿服务也实现较高质量增长。在人类减贫和疫情防控的中国道路上,家国共同体得到空前强化。
这次报告将“社会工作”“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类别词汇依次列出,显示出重要性。
黄浩明认为,这些领域的各种规模正在稳步增长,从重数量到重质量改变,这些类别在报告中单列,值得“数”说。
“社会工作”方面,2022年2月10日,民政部党组在《党建》杂志刊发《坚定履行新时代光荣使命——党的十九大以来民政工作综述》一文,对于“社会工作”数量作出如下描述:持续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持证社工人才总量超过73万。
“社会组织”方面,2022年1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1)》显示,我国社会组织数量呈连年增长势头。2012年,我国社会组织总量只有32万家;2013年达到39万家;2014年达到46万家;2015年达到53万家;2016年达到61万家;2017年达到69万家;2018年达到76万家;2019年达到84万家;2020年超过89万家;2021年开年伊始便突破90万家。
“人道救助”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这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志愿服务”方面,《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我国志愿者总量达2.31亿人,贡献人工成本价值1620亿元。其中,疫情防控和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成为一道亮色,志愿服务制度化、标准化与专业化建设提速。
“慈善公益”方面,2021年9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扎实做好民政在全面小康中的兜底夯基工作发布会。民政部介绍,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登记认定慈善组织9480个,净资产规模近2000亿元,相关慈善组织为疫情防控募集资金396.27亿元、物资10.9亿件。
推动高质量发展
相较之前,报告强调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
王振耀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后,国务院组成部门间,按照报告要求,如涉及财政、民政、公安等事务都会交由相关部门贯彻执行。行政部门工作讲究日常落实,转化为各种规范,配置具体资源,推动有效执行。
王振耀表示,应该创造条件鼓励企业更好参与,但现在看来,慈善领域政策优惠不如企业多,如对慈善组织薪酬限高等会对慈善领域产生一定影响,这次慈善法修订中应该给予回应。
黄浩明表示,高质量发展是全方位发展,整体发展,并非社会组织发展。全体人民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在发展中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动员社会力量帮扶,增强脱贫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消除贫富差距是解决公平正义问题,消灭贫困是解决制度问题。公益慈善界应该拥有四种力量,即道德力量、文化力量、自愿力量、习惯力量。”
积极扩大对外开放
中国慈善拥抱世界
第68届联合国公益组织大会(成都)
两位专家都认为,中国慈善应转变方式,更好地走出去,让文化自信,真正理解中国慈善。
王振耀认为,中国慈善与西方慈善有区别,可以相互借鉴,但解决中国自身问题还要靠中国慈善。首先,灾害救援、乡村振兴、抗击疫情让政府与公众间相互协同、政社互动,效果甚好;其次,中国慈善讲究民生问题的具体解决,达成共识、形成合作、产生叠加,综合成为更好的社会效应。
黄浩明认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民心相通,这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大力提倡对外开放。
2021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一万美元。而据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全国财政收入突破20万亿元,增长10.7%。
王振耀表示,更大能力意味着更大责任,国人应在文化自信中承担起民族责任,在“一带一路”“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等方面积极践行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