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报告分析 > 正文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公益领域扫描报告》发布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公益仍处于探索阶段

2021/08/03 12:45公益时报 张明敏

  7月28日,广东省日慈公益基金会发布《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公益领域扫描报告》(以下简称《扫描报告》),就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发展现状、公益项目等方面进行扫描分析。《扫描报告》指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需求大、筹款难、课程研发耗时耗力等难题,同时,该报告还就行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深度思考。

  《扫描报告》主要由4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认识;第二部分是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第三部分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公益项目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是其他国家案例的分享。

  初步探索

  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2020年中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达24.6%,而且随着学生年级升高,抑郁和重度抑郁也呈上升趋势。

  《贫困农村儿童的能力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指出,农村儿童在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均落后于城市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57%,表现出更强的孤独感、更高的抑郁水平、较低的自尊水平等,自杀意念得分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

  广东省日慈公益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在与乡村教师访谈时也发现,许多乡村教师对乡村儿童的心理状态感到忧虑,想预防却无计可施,对显现出问题的孩子也无力干预。

  近年来,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重视,也催生了一些相关领域的公益项目。《扫描报告》指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迄今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从无到有地逐步发展起来。

  从1999年到2019年,国家已经发布了相当多的关于如何指导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但落实到地方政策上的执行的差异力度较大。

  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像北京、上海、广东出台多份文件和指导措施。但是在欠发达地区(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的地区),在教育部门的官网上是没有相关的政策文本可以去指导具体的学校怎么做心理健康教育的。

  《扫描报告》对我国24家公益组织开展的27个儿童心理健康相关公益项目进行了调研和访谈,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当前我国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公益发展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2020年项目支出超过100万元的只有5个;心理课程、教师培训、教师心理支持、个案干预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是公益组织目前采用的最常见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解决方案。

  “七点”发现

  为了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学校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团队访谈了教育一线的工作者,得出七点发现:

  一是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只有学生出现了问题,才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普及率是不高的。有数据显示在城市地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普及率,有40%的学校是没有这方面课程的,在农村地区是超过了50%的学校都没有相关的课程。

  三是心理辅导室的覆盖率不高,在城市地区大概有40%的学校开设了相关的心理辅导室。但在农村地区的话,仅仅只有30%的学校是有心理健康辅导室的。即使有心理健康辅导室,但是辅导室并没有发挥相应的功能。

  四是专职心理教师师资缺乏且专业水平有待提升。70%的老师表示,他们学校没有任何专职的心理老师。大部分的情况下是由班主任或者学科老师进行兼任,他们本身没有受过心理学专业的训练,对学生的帮助是非常有限的。他们表达出强烈的意愿,想要得到更多的培训,想要得到更多的专业指导。

  五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健全考核机制。很多农村地区的教师,没有具体的考核机制来帮助他们反思,更多的是自己做总结、反思,没有外在的监督系统来帮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

  六是教师的心理支持工作普遍缺失。公众更多把焦点关注在了农村学生的需求,其实农村教师自身也有很多心理需求。由于农村教师心理支持工作的缺失,使他们长年处于职业倦怠。

  七是一些地方的教育局和学校正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种发现不仅仅是在发达地区,在欠发达地区也有这样的发现。

  抱团合作

  作为《扫描报告》的撰写以及发布方,广东省日慈公益基金会从2016年起,就在青少年儿童发展和心智素养教育公益领域里深耕,为乡村儿童研发、提供心智素养课程,从预防视角减低乡村儿童的心理风险。

  研讨会上,广东省日慈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张真分享了心灵魔法学院项目的相关实践经验。“心灵魔法学院”基于社会情感学习和积极心理学、自主研发设计了一套适合6-16岁青少年儿童的本土化的心智素养教育课程,并通过赋能教师为乡村儿童每学期开展8-10节心理活动课。截至2021年6月,日慈公益已经将心智素养课程带到全国30个省市1300多所学校,累计服务了超过24万名乡村孩子,3600多名乡村教师参与其中。

  近年来,我国儿童心理健康的专业化服务从无到有,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问题依然存在,例如:需求大、筹款难、课程研发耗时耗力等。面对种种难题,公益助学机构有没有可能抱团兼容呢?

  张真表示:“我们非常希望能够和不同的伙伴协同合作,各自发挥所长,彼此借力,带动更多人关注和开展乡村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工作。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与县级教育部门合作探索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在地方上形成生态,让各方都能够参与进来,找到自己的角色和定位。这时,我们也就做好了撤出的准备,去支持更多的乡村孩子。”(张明敏/整理)

网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