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报告分析 > 正文

《中国走失人口白皮书》发布 我国走失人群规模呈现逐年递减状态

2021/03/03 02:43公益时报 李庆

  ■ 本报记者 李庆

  2月25日,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与‘头条寻人’项目组在京联合发布了《中国走失人口白皮书(2020)》。根据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在整个2020年期间,我国走失人次达到了100万。

  根据白皮书显示,按照平均每天走失人次来计算,2020年我国每天处于或经历走失状态的人次为2739人。不过,2020年我国100万的走失人次,相较于2016年的394万人次以及2017年的260万人次已经显著减少。我国走失人群规模呈现逐年递减的状态,相比于五年前,该群体人数已经减少近75%。

  相关机构与组织也对走失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有4个方面。其一是我国社会保障救助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政府部门在这方面起到了主导作用;其二是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使得由于家庭贫困原因导致的流浪、外出打工人口数大幅减少;其三是公安人脸识别技术、头条寻人信息分发等科技技术的成熟应用,既减少人口走失存量,又控制了增量;其四是2020年疫情原因让居家隔离成为常态,易走失人群得到更好照顾,降低了走失的可能性。

  平均每天走失1370位老人

  据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专家顾问、白皮书主笔人熊贵彬介绍,根据得到的样本数据,课题组综合测算后得出,全国走失老人一年约在50万上下,平均每天走失老人约为1370人。走失老人平均年龄为75.89岁,其中男性占比42%,女性占到58%,走失老人中女性比例略高于男性。并且75岁以上老年人走失比较高。

  走失老人中,36%的老人实际居住地为农村地区,46%的老人居住在中小城市及郊区,而大城市及其郊区共占比18%。由此可见,全国走失老人的重灾区并不是东部一线城市,也不是省会城市,而是大量人口流出的地区,这是同留守老人问题相伴相生的。

  调查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接受过救助的走失老人中,但仍有26%的老人出现了再次走失的情况,其中5次以上走失的老人占了被调查老人的6%。

  白皮书数据显示,走失老人中72%的老人大多都出现记忆力障碍情况,其中,经过医院确诊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占到总比例的25%。

  熊贵彬表示,在发达国家,老人走失主要是由于失智而造成。我国的老龄化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使得老人走失问题显得更加复杂,失智是一个主因,但人口流动带来的疏于照顾和老人贫困,也大大加剧了走失风险。

  因此,调研报告建议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举措,比如在人口流动地利用GPS手环,或者在老人身上缝制一些联系布条等方式避免老年人走丢。另外是打造全国统一的寻人网络平台,比如现在国家民政部有全国救助寻亲网,以后要完善功能,成为人口报失和查找的综合信息平台。除此之外,在全国救助站建立警务点,现在有不少警务站都有警务点,但大多是维持治安的功能,以后要连通警方的人口信息和户籍网络的光缆,由驻站民警来协助查找走失人员的信息,这样能够帮助走失的老人能够尽快的回家。

  寻回走失人口的重要一环

  报告指出,救助站作为寻回走失人口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起到了接收走失人口入站、集中安置区域内走失人口、帮助他们接受医疗救治、最终在社会多方协助下将走失人口送返家庭这样重要的中继站的作用,因此也一直处在走失人口救助的第一线。

  因此,救助站需要得到更多警方和医院方面的帮助和支持。警方本身就是人口走失案件中非常重要的消息渠道,家中有人口走失,大多数人都会第一时间报警,并能够提供走失人口的籍贯、体貌特征等重要的信息,如果当地警方能够与救助站信息互通,及时进行沟通交流,互相了解走失人口的情况,会大大提高搜寻和发现的效率。而很多走失人口常常是年迈的老人,或是患有各种疾病,甚至有患精神疾病的,会伴有暴力倾向或者不安全因素,这种时候救助站非常需要医院方面提供医疗帮助,帮助救助站保证走失人口的身体情况健康,并给予有特别疾病如精神病等的走失人口以特殊的医疗支持,以保证救助站工作的正常进行。

  一些救助管理站负责人表示,这种社会服务保障的工作应该由民政部门组织,由专业工作人员和社会志愿者去参与,公安还是组织一些紧急的工作,危害人民群众安全的。公安机关主要干带有强制力的事情,因为救助管理办法改了,成了服务性的了,公安做不合适。

  这种情况下,救助站建议通过购买社会力量服务,一些新的途径也建立起来。“我们(救助站)已经与环卫工人建立了联系,他们一旦发现了需要救助的人就会联系公安或者救助站;公安城管卫健和民政是主体,通过购买服务京北和环卫局联系起来了,使用了一个驻站社工,亮点是使用了环卫工人,(环卫工人)早上4多上,他们的时间充足,覆盖面广;效果是充分利用了资源,一年街头外展的项目发现100多人。现在我们可以直接利用这些环卫工人了,他们发现(受助对象)后就会直接给我们(或公安)打电话。”

  在协助寻回过程中,除了警方这一信息渠道,救助站还常常使用电视电台媒体、报纸杂志等纸媒体、以及网络“互联网+”等的渠道。在过去,传统媒体的使用更多,救助站会与当地电视台合作,也会将走失人口情况登报,使得走失人口更快被找回。但是救助站也反映这些媒介常常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比如与电视台的合作,要受到电视台节目需求的影响,电视台没有节目需求,可能一段时间内无法进行宣传。

  社会组织积极参与

  报告显示,目前民政部门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监测与预防、发现与报告、站内与站外救助、滞留人员救助、返乡与安置。社会力量目前主要集中于救助的某一环节或部分环节,还没有形成整体性服务的模式。以北京市为例,社会力量参与走失救助的主体主要是社会工作组织,救助内容包括街头外展、社会倡导、站外救助、站内心理服务、返乡护送、信息辅助、个案帮扶等。

  尽管在政策支持下,社会力量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成绩斐然,但制度的实施仍然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救助工作者的角度来看,由于以往养成的习惯做法的影响,不少人没能充分地转变思想与态度,客观条件如经费有限、甄别困难、部门协调不易等的限制,也使得实际的救助工作面临着重重压力和不少难题。从相关群体来看,整个社会对于救助管理制度的知晓程度尚不太乐观。而社会组织本身也由于自身力量弱小,社会工作的理念、服务内容、政府救助体系的衔接不足都阻碍了社会力量进一步发挥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宣传不到位、惯性思维影响及负面传闻的优势效应,对于制度指向的流浪乞讨人员而言,他们中的大多数对于救助制度的理解还基本停留在收容遣送阶段,甚至对救助站持有比较负面的印象,对政府机关不信任,因而对救助站的态度避而远之。所有这些都造成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的实施绩效并不理想。

  互联网+救助寻亲

  2016年1月,民政部开发启用了全国救助寻亲网,作为各地救助管理机构发布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寻亲信息的网络平台。同年7月,民政部与头条寻人探索开展“互联网+救助寻亲”合作,全国2000多个救助管理机构在救助疑似走失、被拐、被骗人员时,可以免费借助今日头条新闻客户端的海量用户和先进定位技术,选择在走失地、口音地、户籍地等特定区域向手机用户推送寻亲信息,精准、高效帮助受助人员与家人团聚。一是以发现人员的地点为轴心,画地图弹窗推送寻亲信息;二是以走失人员的疑似家乡地为轴心,画地图弹窗推送寻亲信息。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救助管理机构已全部依托全国救助寻亲网和头条寻人开展受助人员寻亲工作。

  “互联网+寻亲”是对寻亲方式的突破,可以实时发布、随时发布、长久发布,可以使走失人员的家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快速检索各地发布的寻亲的信息。头条寻人开展的“互联网+寻亲”服务,就是利用他们精准的推送技术,以受助人员的走失地点、发现地点等指定区域为圆心,来精准地推送到周边的手机用户当中,有效地提高寻亲效率。

  例如,与宝贝回家寻亲公益组织合作,调动数万名志愿者的力量,协助各地查询甄别受助人员身份信息;和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合作,宣传寻亲典型案例和全国救助寻亲网,引导家属通过全国救助寻亲网查找走失的家人。

  从2016年7月民政部开始与今日头条开展了‘互联网+’救助寻亲合作。依托今日头条大数据优势和AI智能技术,头条寻人也在不断探索更多新的、更具科技感的寻人方式。

  2018年9月,头条寻人上线了抖音寻人。依托相关技术,可以将图文版的寻人/寻亲信息转化为抖音寻人视频,并推送到规模庞大的抖音用户面前。2018年11月,头条寻人又上线“识脸寻人”,用户只要上传照片,选定最终想要进行面部识别的人脸,图像在系统进行比对后返回最像的多个照片结果,帮助用户快速匹配寻人信息。

  上线至今,“头条寻人”先后与民政部及其下属的所有救助管理机构对接,并与公安部及各地警方、医疗机构、新闻媒体、志愿者组织合作。过去五年,头条寻人收到全国各地22万余条寻人线索,弹窗推送超13万条,在今日头条上被展示超过101.5亿次。

网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