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社会治理 > 正文

黑龙江牡丹江:让家门口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市民从家门口步行15分钟左右,就能享受到日常生活的便利;高频事项办理实现家门口办……如今,越来越多的牡丹江市民发现,家门口的服务更完善、生活更方便了。

  这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努力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民生“新答卷”,给群众带来的满满的“家门口的幸福”。

  多措并举不断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在牡丹江市阳明区裕华园社区,居民王红艳(化名)借着社区与技师学院、职教中心、劳动就业基地等合作的机会,经过培训实现再就业增加了收入,家里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牡丹江市聚焦困难群体“就业难”问题,出台稳就业措施60条,在全省率先实施“充分就业社区”建设。该市充分发挥社区在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的前沿阵地作用,全面推广“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模式,着力打造“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圈”,建成143个各具特色的“充分就业社区”,困难人员就业率达到96%以上。

  牡丹江市西安区滨江社区在“充分就业社区”建设中,主动与辖区12家商会物业、餐饮成员单位建立共建联系。“我们这是在做‘就业地图’。”社区负责人介绍说,在全面掌握辖区失业人员基本情况、就业需求的基础上,该社区深入挖掘辖区商会餐饮、物业、保险业企业聚集且人员需求量大的特点,特邀龙达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加入,搭建互助合作平台。

  有了“就业地图”,牡丹江又创新推动“援助下沉”。通过动态更新“四级三类”社区就业服务信息台账,做到人员底数清、基本信息清、服务需求清,创新实施就业政策、资金、服务、培训、力量“五下沉”。

  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建设落实落靠,牡丹江强化服务衔接“上下联动”。建立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联动机制,依托社区网格,动态摸排全市1062个社区(村)零就业家庭、残疾家庭、失业人员、脱贫劳动力等群体4.7万人。通过精准化岗位推送、技能培训、创业援助、兜底保障、分类帮扶失业人员,实现“适合岗位一图见、充分就业在身边”。

  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以前办理这项业务需要去江南办,现在家门口就能办。”日前,在西安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城乡居民参保信息变更登记业务的刘女士说。

  牡丹江市以“新”换“心”,打造新时代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样板,推动全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该市创建“就近办”“下沉办”政务服务新模式,加快建设便捷办事、服务高效的“15分钟政务服务圈”,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一沉到底”、关联事项“一窗办结”、服务人员“一岗全通”。

  通过不断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在牡丹江市涉企不动产登记等251个“一件事”场景落地,社会保障等117项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延伸至区级办理,实现了政务服务“下沉”,群众满意“上升”。

  创新治理,数字赋能显成效。牡丹江市创建智慧社区新模式,加快推进“社区智理”。西安区火炬街道办事处利民社区利用“西安治理”小程序,实现基层治理多元化、智慧化,收集居民意见诉求200余条,向群众反馈率100%。

  “我们将分散的社区便民食堂、养老托育、家庭医生等居民生活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分类,构建便民生活服务平台,完善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络,通过数字化平台,连接群众需求和社区服务,达到群众线上点单、网格员接单处理、群众评单的服务效果。”牡丹江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该市还搭建了“群众诉求受理平台”。以“党群通”为依托,对社区各类诉求提供精准匹配,有效对接百姓难事诉求,在辖区内形成矛盾排查、调处化解、有效防控、应急处置的工作机制,为居民群众提供规范高效的诉求处理渠道,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社区网格化信息平台管理新模式。

  家庭医生打通基层就医“最后一公里”

  “以前看病、检查身体都要去大医院,现在有了家庭医生,一个电话或者微信就可以解答疑惑,特别方便。”近日,在牡丹江市东安区东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医生进入到居民的生活中,他们深入社区、走街串户,用专业的医护知识、暖心的服务举措,守护着居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近年来,牡丹江市全方位构建起组织架构科学、体系运转顺畅、信息智慧互通、保障机制完善、服务丰富多样、百姓认可满意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体系,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开展互联网医院、互联网+护理、5G+医疗健康应用,打通基层就医“最后一公里”。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一项重要的惠民政策,从‘病人找医生’到‘医生找病人’的转变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使越来越多就医不便的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耐心、细致的医疗服务。”牡丹江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多军说。

  多军介绍,牡丹江市10部门联合印发了《牡丹江市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牡丹江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工作方案》,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实做细。通过实施“共享医生、共享药房、共享检查、共享健康”建设,10家三甲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结对共建,村级医疗服务覆盖率达100%。

  织密社会保障网络兜牢民生幸福底线

  在牡丹江市爱民区大庆街道庆旺社区,理疗仪、按摩床一应俱全,社区志愿者正在为辖区老人进行肩颈理疗按摩康复。该社区依托“爱民在线”网络平台,联动辖内医疗资源,组建医疗志愿服务团队,推动“爱心义诊”“专科专治”“助浴义剪”公益力量项目化。

  “今年,牡丹江市开展了创建社区治理‘十新模式’,选取8个试点社区,打造以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核心,社区日间照料站、物业服务站、其他商服站点为骨干的‘一核三站’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推动养老服务体系从‘社区养老’向‘居民享老’转变。”牡丹江市民政局养老科工作人员介绍说。

  帮扶特殊人群,体现着社会治理的温度。牡丹江市组织街道包联干部、社区工作者、专职网格员、在职党员、志愿者等以上门走访为主,电话、微信联络为补充的形式,主动开展重点人群“五必访”,即必访重点老年人,必访特殊儿童,必访残疾人群,必访辖区内极端天气情况下流浪乞讨人员,必访城乡低保、特困分散供养人员。

  弱有众扶,困有所助。牡丹江市在全省率先完成“退休一件事”改革试点任务,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九连涨”。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居民医保乙类费用个人负担率降至15%,61种药品、12类耗材集采落地,价格平均下降50%。扎实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兜底工作,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十七连增”。

  (据《黑龙江日报》)

网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