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社会工作 > 正文

河南淇县:发展民政社工人才队伍 推进高质量民政服务见成效

  近年来,河南省鹤壁市淇县民政局积极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社工站建设,将“社工人才”纳入“朝歌人才”,2022年全县9个乡镇(街道)社工站全部实现全覆盖。

  领导重视,高位推进

  一是县委书记关注社会工作。2023年全县“两会”上,社会工作者关于促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提案,得到县委书记批示,要求各相关单位高度重视社会工作,强化推进措施,给社会工作者巨大鼓舞,有力促进了社会工作良性发展。二是县级领导重视社会工作。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县人大副主任、县政协副主席等县领导多次调研社会工作,促进社会工作发展。三是把社工人才纳入“朝歌人才”队伍。2023年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社工人才”纳入“朝歌人才”队伍,10名社会工作者受到表彰,一名社会工作者被吸收为县政协委员。

  保障资金,打造示范

  近年来,淇县民政局高度重视社会工作建设发展。一是保障服务经费。积极协调财政部门落实《河南省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实施办法》,自2021年以来,县财政连续四年将社会工作评估、督导及社会工作服务经费列入预算,每年足额拨付10万元。二是统筹各类资金。统筹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未成年人保护引导资金、返回市县福利彩票公益金共计94万元,用于乡镇(街道)社工站项目建设,2022年全县9个乡镇(街道)社工站在全市率先实现全覆盖,提前一年完成市级要求的乡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的工作目标。三是建设示范站点。按照《鹤壁市民政局关于印发2023年全市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建设了朝歌街道、桥盟街道和灵山街道三个标准化示范社工站,设立了赵庄和大石岩两个社工室,延伸了社会工作服务链条,打通了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加强培训,建强队伍

  淇县社会工作起步较晚,为迎头赶上先进地区,淇县把社工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一是培育孵化社工机构。先后成立淇县新光源、温馨、萤火三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社会工作与志愿者联合会,促进本土社会工作机构、行业协会健康发展。二是加强社工队伍建设。组织基层民政干部、社工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参加省市社工知识共学、全省社会工作督导人才培养,通过线上和短期社会工作业务培训、优秀案例分享交流,提升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水平。利用鹤壁市人才节、社工日等活动,宣传社会工作知识,扩大社会工作的知晓率。引导培育民政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各领域从业人员积极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持证社工由2021年的17人增加到现在的48人,持证社工逐年增加。三是加大优秀社工人才推介。为推动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积极组织参加“鹤壁社工之星”遴选,截至目前淇县已有8名社工人才获此殊荣。同时,淇县社会工作人才纳入“朝歌人才智领淇变”工程,2023年将“社工人才”纳入“淇县百名朝歌人才”队伍,第一届共遴选社工人才10名,获选者可享受公开表彰、发放津贴(每年3000元,连续两年)、政治吸纳等六大激励措施,有力促进了社工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服务,成效显著

  一是规范社工站制度。按照“有场地、有设备、有人员、有服务功能”的标准,指导各社工站健全完善岗位管理职责、社工站管理职责、档案管理制度等,实现了工作有制度、服务有流程、工作有台账、过程有记录,社会工作管理系统实时更新,线上线下高度一致,促进各项工作高效开展。二是开展专业督导。发挥县社会工作服务指导中心作用,由资深社会工作者对新入职的社工和志愿者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传授专业服务知识,促进社工成长;对各社工服务站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社会工作督导,提升社会工作专业水平,及时解决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三是开展专业服务。淇县社工站按照“建在乡镇(街道),服务村(社区)”的原则,采取“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的模式,通过探访排查、政策宣讲等方式融入服务对象,主动发现,精准识别;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精彩、站站有特色”,打造出“社工蓝暖朝歌”服务品牌。

  科学谋划,打响品牌

  淇县将持续发挥社会工作人才专业优势,一是在民政社工站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强对驻站社工的学习培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更好地为民政服务对象服务,打响“民政社工蓝暖朝歌”服务品牌。二是积极探索,科学谋划,积极拓展标准化示范性乡镇(街道)民政社会工作服务站和乡村(社区)社工室建设,把社会工作服务延伸到困难群众身边。三是依托人才强县战略,通过广泛宣传、政策激励等措施,积极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作者为河南省鹤壁市淇县民政局局长)

网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