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社会工作 > 正文

树立医务社会工作者先进典型 “2022寻找最美医务社会工作者”案例征集启动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就对社区服务的内容覆盖、服务水平、服务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此背景下,发展社会工作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十三五”期末,全国社区工作者达到433.8万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157.3万,主要为城乡社区提供各类专业服务。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社会工作第六次被写入,且被单列,其重要性再次被突出。《“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构建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能力、扩大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等三方面具体要求。

  其中,医务社会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的一种。近年来,医务社工在医院服务、患者管理、医患关系调节以及社区健康教育、居民健康档案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其重要性正日益提升。医务社工的存在改变了之前医院单纯治疗“身体疾病”的模式,让患者在医院也能够得到身心各方面的照顾。

  从人文视角出发,医务社工“看见”并回应了患者的心理社会需求。大力发展医务社会工作,加强医务社会工作者专业人才培养,引进医务社会工作者专业人才并建立医务社会工作者服务体系,已经成为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和医疗卫生服务改变的需要,成为我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需要,更是现代医患关系发展以及社区医疗卫生建设的迫切需要。

  2017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要求医疗机构设立医务社工岗位,负责协助开展医患沟通,提供诊疗、生活、法务、援助及患者支持等服务。

  2018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核指标》将建立“医务社工制度”列为一级指标。

  2020年10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联合发布《关于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实施意见》。截至2021年年底,北京市共有89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其中三级医疗机构共52家,较之前增加了33家,医务社会工作者达到265人。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使社会工作者尤其是医务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才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据民政部数据,截至2021年4月23日,全国有20多万名社会工作者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开通社会工作心理服务热线近4000条,热线累计服务200余万人次。

  为致敬广大医务社会工作者,让更多人了解这一群体,近年来《公益时报》社推出了系列活动。

  如,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部署,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稳步推进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要求,弘扬广大医务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医务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树立医务社会工作者先进典型,致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做出卓越贡献的医务社工,2021年8月,《公益时报》社联合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轻松集团以及相关慈善组织、媒体等共同推出“2020寻找最美医务社会工作者”活动。

  活动以“缔造行业标杆、彰显榜样力量”为主题,并邀请到张晓龙出任“2020寻找最美医务社会工作者”活动公益大使,号召大家一起关注“2020寻找最美医务社工”活动,一起致敬医务社会工作者,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活动收到近千份申报材料,涵盖了医疗卫生机构、医药健康行业社会团体、专业医务社会工作机构等相关单位,受到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为打造医疗救助与医务社工高质量发展协作网络,整合资源、提升效率,通过榜样与先行的力量,搭建与延展跨越行业的共建共治共享平台,推动医务社会工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2021年12月,在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指导下,《公益时报》社主办了“2020医疗救助与医务社工高质量发展论坛”,围绕医务社工的现状与挑战、医务社工如何更好助力医疗救助等议题,邀请医疗救助及医务社工领域的先行者与实践者进行分享与讨论。

  论坛进一步回应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对社会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即畅通和规范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推动社会工作者在参与社会治理中更加规范,更有秩序。

  今年,《公益时报》社联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策划了“2022寻找最美医务社会工作者”系列活动,并得到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长天使基金、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红十字国际学院支持。

  活动旨在弘扬医务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树立医务社会工作者先进典型,宣扬医务社会工作者案例。日前,“2022寻找最美医务社会工作者”案例征集已经启动。详情可扫描二维码,或关注《公益时报》微信公众号查询相关信息。

  (于俊如)

网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