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社会组织 > 正文

2021中国公益年会 | 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陈红涛:社会组织要及时调整工作方式和项目方向

  我分享的主题是《从参与脱贫攻坚到助力乡村振兴,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思考与探索》。

  在脱贫攻坚战中,社会组织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社会组织的一员,扶贫基金会始终坚持办会宗旨,面向贫困地区,聚焦贫困群众,针对贫困人口的实际需求,我们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救灾扶贫四大领域,陆续推出了像小额信贷、爱心包裹、善品公社、百美村宿、童伴妈妈等近百个扶贫公益项目。截至2020年年底,累计筹集资金和物资78亿元,惠及贫困地区和灾区群众4800余万人次。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我国的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从脱贫攻坚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社会组织应如何参与?如何调整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策略?作为扎根乡村工作30多年的扶贫基金会,我们也在不断地思考和探索。

  为了更有效地参与乡村振兴,近一年来,我们做了三方面的调整和改变。

  一是调整工作目标和定位。为更好地适应国家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工作目标上提出了一个转变:积极探索从脱贫攻坚时期着力解决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从无到有”的需求,转变为向乡村振兴阶段为欠发达地区低收入人群“从有到好”的需求。

  通过脱贫攻坚战,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也就是不愁吃了、不愁穿了,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都有保障。那么什么是“从有到好”的需求呢?我认为,比如像乡村小学,现在有了教学楼有了老师,但老师的教学水平、学校的管理水平还需要提高。现在的乡村有了乡村卫生室,但缺少好医生,医疗水平需要提高。乡村低收入群众现在都有了住房,村里也都通了硬化路,但乡村的垃圾、污水处理等能力弱,卫生环境差……这些社会需求在乡村振兴阶段,需要社会组织进一步回应和参与解决。

  二是调整了工作理念和方法。乡村振兴阶段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群的需求不仅仅是资金和物质层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层面的需求。

  因此,我们的工作方法也从脱贫攻坚时期以援助型项目为主的模式,调整为以综合发展型项目为主的模式,通过培训赋能、链接市场等方式开展项目,在工作理念上体现三个更加注重:一是更加注重公益项目的社会效益和公益价值,二是更加注重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三是更加注重受助对象的内生能力建设。

  在开展乡村综合发展型的公益项目当中,社会组织一定要避免大包大揽,要多与地方政府和村两委沟通协作。乡村振兴是政府、村民和社会共同的责任,要共同参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与当地政府、村两委、村民充分地沟通,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合力,建立起“政府+村民+社会”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共同体。比如,我们开展的百美村宿项目就体现了这一理念,由社会组织和地方政府、村民共同确认项目实施方案,由地方政府配套解决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村民通过成立合作社参与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所有的民宿资产。在项目实施过程当中,基金会不仅仅提供项目理念、筹集捐赠资源,还帮助引入专业的民宿运营商协助民宿运营。百美村宿项目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任何一方的参与。

  三是调整项目方向和领域。扶贫基金会已经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主要工作目标。根据国家乡村振兴的整体工作布局,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治理、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的总方针,聚焦乡村发展重点区域、重点领域,聚焦欠发达地区的短板弱项,我们结合基金会自身特点和社会组织优势,调整了原来的产业扶贫、救灾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的四大领域,转向初步确定为新的项目方向:产业发展、人才发展、乡村建设、乡村社会事业、社会动员。在这五个方向,我们一方面优化已有的相关项目,另一方面大力调研和设计,打造一个新的品牌项目。

  给大家分享一个我们在人才发展方向的新项目:新农人合作社理事长培训项目。目前全国已经有200多万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如何让合作社发挥作用,理事长一把手是关键。扶贫基金会依托蒙顶山合作社发展培训学院,结合多年乡村发展经验,为合作社理事长提供课堂教学+经济实训+种子基金+市场扶持四位一体的培训支持。2021年,已经有9个省100多个县的217个合作社的理事长参加了培训。

  除了以上方面的调整和改变,大家也关心扶贫基金会的名字。我们在走报批的程序,将来确定以后,也会及时和公益同仁分享。

  以上是我就扶贫基金会在参与脱贫攻坚转向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探索,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启发。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业宜居、农民富裕富足,做出社会组织的努力和贡献。

  本文为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陈红涛在2021中国公益年会上的演讲,不代表《公益时报》平台观点。

网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