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社会组织 > 正文

民间救援队生存图景: 养活自己才能救人

  昨天夜里我们队接到河南支援请求,我们已经集结出发了。临时取消所有预约,给大家带来不便万分抱歉!”

  不久前,一名理发师的微信朋友圈火上热搜。因放下工作驰援河南水灾,这名理发师让所属的蓝天救援队受到诸多关注。

  与此同时,还有多股来自民间的力量从全国各地集结。据河南省政府的不完全统计,河南受灾地区活跃着社会救援队伍263支、共4824人,受捐救援设备超过500台/套。

  作为国内首家注册成功的民办非企业救援队,蓝天救援队的发展历程是许多社会救援队伍的缩影。

  平凡者的集结

  “一群乌合之众”,这是蓝天救援队总队长远山对队伍成立之初状态的评价。2007年,蓝天还仅仅是从事户外遇险救援的民间公益性团体。当时,十几名朋友因户外活动的相同爱好汇集在一起,“根本谈不上专业”。2008年,一场汶川大地震成了蓝天发展的转折点。目睹灾区缺乏专业的救援,远山下定决心组建一支综合性救援队。目前,蓝天在全国33个省份成立了119支救援队,并发展出水域、山野、灾害等多类救灾服务项目。包括本次郑州水灾,水域救援已成了蓝天救援队服务时间最长的项目。

  热搜中,理发师和救援队的“反差感”是许多网友的感受。数据显示,36-45岁的中年人是蓝天的主力。“有一定时间和能力、有正常的工作和收入”是救援队招募队员的硬性规定。

  英雄也需认清生活的真相

  但“平民英雄”的光环下,蓝天救援队依然面临着走下去的困境。

  虽然已初具规模,但蓝天救援队中具备搜救能力的成员不足四成。一名河南的救灾队员在接受GQ报道的采访时表示,有的救援队到达了现场却忘记准备救生衣,一些志愿者甚至直接拿鸭子船下水,“自身安全都保障不了”。就如GQ报道所称,培训成本的高昂和统一标准的缺失是国内民间救援者专业素质不齐的重要原因。事实上,不同省份的蓝天救援队在演练程度上存在差异。相较于演练较多的山东与河南,江西与河北救援频率高,演练却没有跟上。人员流失是蓝天的另一痛点。自建队以来,西藏的蓝天队员流失率最高,达到41.03%。虽然每年依然会有新队员加入,但高频的人员流动也将管理上的难题摆在了蓝天救援队面前。

  公益捐助体系下财务状况不算太糟

  蓝天救援队一路走来,并非只有光环和掌声。除了资质不一和人员流失的发展问题,蓝天曾一度陷入“自费救援合理性”的舆论争议。

  蓝天总队长远山在《南方周末》的采访中坦言,自费救援所带来的经济压力是队员流失的最大原因。“品牌授权”是蓝天对此采取的措施,即由蓝天救援队总部对全国各地的救援队进行授权,从而建立各地独立发展、独立进行队伍建设和财务管理的扁平管理模式。

  在这样的发展体系下,各地的财政收入来源并不固定统一。部分蓝天救援队所公开的财务审计报告显示,企业、机构、个人的捐助是蓝天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已有数支队伍在2020年摆脱赤字,实现创收。不止蓝天,“吃百家饭”是目前许多社会救援组织的生存模式。但许多队伍并没有这么幸运,在现实的压力面前往往昙花一现。这也印证了,发展民间救援队伍,只有英雄梦是不够的。(据澎湃新闻)

网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