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社会创新 > 正文

彭绍升:他与他的家族开启“月捐”创举

2020/09/08 12:24公益时报 陈雁雁

 彭绍升故居

 彭氏家族创办的文星阁

  行善劝善的望族传统

  乾隆五年(1740),有清代“苏州第一望族”之称的长洲县彭氏家族再添新丁,他就是彭绍升。其曾祖父彭定求、父亲彭启丰皆是状元及第。明清两代,彭氏一族共出14名进士、22名举人。彭氏家族自江西迁至苏州已有十多代人,逐渐成为苏州著名的科宦世家,族中有为高官多清廉,族人多不擅长经商,最富不过中产。

  行善劝善是彭氏家族的传统。自曾祖父彭定求起,“世代诵读及撰著善书,所编印的劝善文字内容是多方面的,举凡劝孝、敬字、劝止溺女、戒斗遏欲、戒杀、放生等都有涉及”。彭氏八世祖彭德先在明朝天启年间“念农田苦旱,耕不得食”,遂“创为水利之法,倡行其事,万众赖之”,并捐赀雇人捡拾字纸;彭定求回乡后组织惜字会、放生会,积极参与地方慈善救济活动。因此,彭氏家族素有“科举世家”“积善世家”之美誉。

  晚清著名慈善家余治在善书《得一录》记道:“苏郡世德首推彭氏,其家累代戒杀,故科第绵绵,至今犹盛。”彭氏科举仕宦上的成功正是其家族累世行善的福报所致,又进一步坚定了彭氏子孙行善的信心,如此数代,彭氏家族成为善书中用来劝人为善的绝好范例。

  融合儒释道的慈善观

  彭绍升自幼聪慧,继承并弘扬家族的文运与善业。他生长在官宦之家,衣食无忧,潜心向学。16岁考中秀才,18岁与兄长同时考中进士。他举官而不就,韬隐于家乡。34岁受戒,取法名“际清”,以知归子自称。又因其敬慕刘遗民在庐山东林寺修净土及高攀龙建东林书院、设同善会的事迹,故彭绍升又以“二林居主人”自号。

  彭绍升传承“以儒学为宗,兼修佛、道”的家学,把儒家的“仁民爱物”、佛家的“慈悲喜舍”、道家的“积善得福”思想融汇贯通,化成家族的价值观和文化,而且他在日常生活中数十年如一日实实在在地践行。彭绍升青年以儒立名,继而皈依佛门,其学问出入佛、儒之间。

  彭绍升曾作《蓼语示诸兄子》劝告子侄行善:“家之所由兴,名之所由立,一言以蔽之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尔矣。家之所以替,名之所由堕,一言以蔽之曰‘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尔矣。”他在为友人撰写墓志铭时,曾经给“善人”下过这样的定义:“夫善人者,天地之心,生民所藉以立命者也。”

  彭绍升做慈善自13岁开始,受家族影响放生。在他30多岁时,接连创办了放生会、近取堂等多个慈善组织,造福一方,并开启家族慈善事业——润族田。晚年专心修佛的他依然不忘众生,水灾来临,平价卖米赈灾。

  彭绍升以一种出世的姿态入世行善,“开近取堂以周穷乏,置润族田以赡贫族,举恤嫠会以济孀居,立放生会以全物命”。他重整并完善祖父创办的文星阁放生会;首创专门救助名门寡妇的恤嫠会;以月捐的方式筹款设立施棺会;创新平粜之法,在饥荒之年救济更多人。善举不限于此,彭绍升经常从事创建佛寺、刊印佛经、斋僧供佛、修桥筑路等善举,随时而为,不胜枚举。因着他的影响,慈善精神与事业在彭氏家族中传承百年,造福桑梓,泽被后世。

  数十年来,彭绍升心怀兼善之义,遵修礼法,化导乡党,慈悲喜舍,成为清朝江南地区著名的慈善家,将彭氏家族“积善世家”之美誉推向高峰。他所创立的慈善事业延续上百年,他的慈善精神影响了苏州多个大家族,江南好善之风自此愈盛。

  彭氏慈善的影响力

  在彭绍升去世80年后,至清光绪年间,他创办的润族田经族人代代努力,如他所愿发展成为带有义学的彭氏谊庄。他创办的综合性慈善组织——近取堂在后代的精心运营下持续上百年,是清朝中期有开创性、有影响力的慈善组织。

  自彭绍升始,只要遇到饥荒年头或每逢米贵之年,彭氏家族继承他的新平粜法,大行善举,救济乡民。平粜,是起源于战国的一种救荒方法,就是丰年由官府平价收购农民的余粟(平籴);荒年用平价出售积粟(平粜)。在民间平粜救灾过程中,彭绍升采取划界给票的新办法,规避以往平粜的弊端,比如排队很长,有能力者买很多米,弱势人群多半空手而去。划界给票的做法是划出东南西北四界,统计岀五百家,每家按人口数量给票,凭票买米,每日不超过三升。这样就免去排长队、买不到米等问题,在饥荒之年救济更多人。

  彭绍升的影响不只是在家族内部,在苏州乃至江浙多地都能看到彭氏慈善的模仿者和追随者。晚清苏州大善人潘曾沂在灾荒之年实行平粜,就是采用彭绍升的方法。

  彭绍升首创恤嫠会,之后有近60个类似的机构模仿其做法。此外,龚自珍、魏源私淑的学佛导师即为彭绍升,他们开启近代维新一派之思想端绪,且彭绍升对近代居士佛教的运动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正是有了儒释道传统文化作为慈善的深厚根基,彭绍升无论在学问思想上还是行为实践中,做到极高的成就,将彭氏家族慈善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推至高峰。

  两百多年前的月捐创举

  彭绍升在创办施棺会、恤嫠会筹集善款时,采取按月分募的方式,这个小小的创举,使得月捐的历史推到了两百多年前。据不完全考据,彭绍升可以说是发起月捐的先行者。今天的慈善公益人或许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乾隆三十七年(1772),同乡人创办帮助穷人下葬的善堂——施棺局,邀请彭绍升做监事。彭绍升考虑到此事不易持续,于是设立施棺会,以月捐的方式筹款,每人捐十金至百金,共得一千八百多两,以十年为期,取什一之利息作为运营费用,用本金买田,收租帮助贫困之人按照儒家礼仪安葬亲人,并收拾路边无主枯骨施棺代葬。

  乾隆三十九年(1774),34岁的彭绍升创设专门救助嫠妇(寡妇)的慈善组织——恤嫠会。自古以来,主要有四类穷苦无助之人——鳏寡孤独,孤儿、寡妇尤其如此。据学界研究,目前所知,彭绍升创立的恤嫠会是最早专门以嫠妇为救助对象的慈善组织。他维护的是儒家的价值体系。因为恤嫠会重点救助对象是“清门士族”的嫠妇。成立恤嫠会是为了缓解当时儒寡守节难、儒孤求学难的问题,以此维护传统的贞节观,同时解决儒生后代的教育问题。

  彭氏恤嫠会成立初期,经费主要来自募捐,“三年所散者千金,所周者百有30余家,其费之所出,司事者募金充之”。可知民间慈善多以众筹得资金,且采取按月分募的办法。乾隆四十九年(1784),镇江仿行恤嫠会时,曾提到“彭氏(恤嫠会)旧例,先集同志,按月分募”;嘉庆元年(1796),常州仿照苏州恤嫠会成例设立敬节会(堂),主持者也曾提道:“长洲(彭氏)始行时,按月分募,每年出银十二两为一会。”

  彭氏恤嫠会对后世影响深远,据地方志记载,江浙两省类似恤嫠会的组织多达59个。

  月捐对现代公益的启示

  月捐在清朝可以行得通,很大程度是因为那时的传统社会是熟人社会,社会流动不大,同一个地方的人大多知根知底,慈善的基石——信任容易建立起来,也容易监督:善款用到哪里?主事的人做得怎么样?乡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彭绍升是以自己和家族的信誉作为背书。且善书的流行,使得当时的普世价值观重因果,民众做慈善也有了源动力。江南的富裕也给月捐这种筹款方式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当彭绍升多次发起善堂善会的月捐,总能得到支持。

  到了21世纪,在以陌生人为主的社会,信任度不高的情况下,月捐在现代公益时代也在不断发展中。每月一捐,积少成多,对捐赠人来说,是不断加深对公益项目的理解和支持的过程,对公益组织来说,稳定的月捐是一种持续的信任和支持,也是做好项目的动力。

  通过公益组织的持续行动和及时的公示,以及借助互联网平台和技术,打破地域的壁垒,提升透明度,逐步增强捐赠人的信任感。当然,要提高社会整体的信任度不容易,因为在信息时代,公众往往因为一个“诈捐”的负面事件就把对公益行业的信任降到了冰点。除了信任,普世价值观,包括公众对公益慈善的理解和认同也是影响月捐的重要因素。如今,我们处于全民奔小康的时代,每月捐数十元或百元支持公益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是难事,要紧的是认同和信任。

  对于如今的公益人来说,先贤彭绍升在思想、行动、创新等诸多方面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据微信公众号“敦和基金会”,作者系灵山慈善基金会传统公益基金秘书长 陈雁雁)

网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