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基金会与其他社会公益力量协作,助力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随着教育强国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公益慈善事业蓬勃发展。高校基金会,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基金会在服务本校的同时,面向社会公益领域也投放了部分捐赠资源,在扶贫济困、助学助教、突发事件应对等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部分高校基金会还积极开拓外部公益资源,与不同领域、不同区域、不同场景的社会公益力量开展多维度协作,通过资源协同放大了公益力量,不断探索公益资源倍增机制。
当前,我国公益慈善发展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总体要求,也给高校基金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既往双向协作探索的基本上,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基金会与其他社会公益力量的协同与协作,打通协作堵点,畅通合作通路,值得进行更深层次的战略性思考。
下一步,应搭建更多的交流与对话平台,触动、激活更多的潜在公益资源,实现公益协作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我国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具体的战略协作可探索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一是促进资源协作。尽管行业发展迄今仅有三十年历史,但我国高校基金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是一支重要的新兴公益力量。高质量开展公益项目,并不仅仅需要资金资源,学术资源、人才资源、平台资源、传播资源,都是高校基金会具备的,能够通过公益协作发挥重要作用的战略资源,这也是高校基金会公益价值有待被进一步挖掘的重要方面。下一步应充分发挥高校校友群体分布面广、资源集聚能力强的组织优势,柔性发掘高校基金会自身蕴含的巨大潜力,构建新型公益合作模式。
二是推动项目协作。公益项目是基础,也是公益体系发挥作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基金会与央企、民营企业等社会公益机构进行协作,应以打造特色公益项目为突破口,立足满足更多人群的公益需要,不断创造新公益的有效供给,围绕校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在校生志愿精神与公益理念培育、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大学生就业、海外人员引进、新质生产力等重点议题,推出更多符合在校生、年轻校友等人群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公益项目。
三是探索人员协作。推动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本靠人才。针对当前公益机构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可在高校基金会与其他社会组织协作过程中,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问题,通过临时性专班、工作组等形式,共同推进某项具体工作。同时,针对相对稳定的某项中长期工作,也可尝试相互派驻工作人员,交叉任职的方式开展工作,加深相互了解,增进彼此共识,目前部分高校基金会已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此外,在志愿者培育方面,高校基金会依托高校,在志愿者供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建立志愿者协作机制,扩大志愿者群体规模,提高校园“Z世代”公益活动参与程度。
四是实施品牌协作。长期以来,包括高校基金会在内,我国的公益机构在传播与品牌打造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在互联网条件下,高校不仅是开展校园公益项目的主力军、校园公益文化的策源地,同时也能够在打造公益品牌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应适度借鉴商业领域品牌传播策划经验,与互联网企业发起的基金会充分联动,依托校园公益场景打造特色品牌项目,扩大公益项目流量池,提高公益机构美誉度。
无协作,不公益。当前,随着公益慈善领域内外部环境的持续变化,对包括高校基金会在内的公益机构而言,都不存在所谓的“泼天富贵”。同时,目前局部式、片段式的探索也相继进入了瓶颈期,只有通过持续的公益协作,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公益事业,推动各领域各方面的公益资源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才能适应新的发展环境。高校基金会作为非传统公益力量的典型代表,运营规范意识强,人员整体素质高,是值得信赖的公益伙伴。打通不同公益品类的壁垒,调动高校基金会参与积极性,对用好公益资源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机构已经在加强高校基金会与其他基金会交流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如今年举办的第六届“双一流”高校基金会创新发展论坛,就首次设置校园公益项目展示交流环节,旨在搭建社会基金会与高校基金会交流平台,探讨更多合作前景,促进整个基金会行业的高质量韧性发展。下一步,应按照系统集成的思路加强高校基金会的公益协作,构建常态化对话交流机制,提升公益慈善的整体效能,进一步拓展“新公益”空间,助力我国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作者:杨维东,华北电力大学世界一流大学教育基金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