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人物观点 > 正文

寻找最美医务社工 |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为残障人士及家庭赋能,构建全方位支持网络

  为弘扬医务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树立医务社会工作者先进典型,宣扬医务社会工作者案例,《公益时报》社携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金赛药业等合作伙伴共同开展“第三届(2023)寻找最美医务社会工作者”系列活动,并推出“第三届(2023)寻找最美医务社工”系列访谈活动,旨在弘扬医务社工精神,发掘榜样的力量,共同推进医务社会工作发展。

  本期访谈机构:西安中医脑病医院,2019年在陕西省率先成立了社会工作部,服务的病患多为残障人士,他们不仅需要医疗、经济、物资、心理等方面的支持,更需要社会的尊重和温暖。在服务中,医务社工始终坚持助人自助的理念,联动残联、社区人员、医务人员定期入户回访,帮助患者家属学习居家康复知识、了解康复救助政策、掌握心理减压等方法,建立病友互助群、医患沟通群,为患者及家庭赋能,构建全方位支持网络。

  以下为访谈实录>>>>>>

  《公益时报》:请简单介绍一下机构的现状和取得的成绩。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我们是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和直管的三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主要为患有脑瘫、智力低下、唐氏综合征、孤独症、中风偏瘫、脊髓损伤等疾患的残障人士提供中西医诊疗治疗。医院自2019年在陕西省率先成立了社会工作部,该部门是在2008年成立的康复救助项目管理办公室基础上改制而成。目前工作人员10名,其中本科室人员6名,常设在病区人员4名,为患者提供一线社工服务。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是中国残联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试点项目机构,陕西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脑瘫治疗中心、康复研究中心,陕西省残联、西安市残联残疾儿童康复定点医院,团省委、省残联确定的全省首批“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服务基地。社会工作部管理下的精诚志愿者服务队在2019年、2022年分别荣获陕西省慈善协会、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中共西安市文明办“慈善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及“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由服务队发起的“残疾儿童上门服务康复项目”在2021-2022年度分别荣获陕西省文明办主办的第一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三等奖、灞桥区文明办主办的第一届灞桥区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西安市十四运执委会、共青团西安市委主办的西安市城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融爱未来特殊儿童社会融合志愿服务项目”在2023年荣获共青团西安市委主办的西安市首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

  《公益时报》:结合案例谈谈机构在医务社工领域的发展情况,如特长、方法、经验总结等。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大部分脑病患者因为长期治疗,家庭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漫长的康复周期使一些患者很难融入社会,其家属也产生了悲观、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为此,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在院内落实政府残障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开展救助服务,协助残障儿童家庭申报救助、督导院内具体实施,年平均救助1800余名儿童,年涉及救助款3600余万元,给残障人士就医提供了较好的经济支持。

  二是创立了“有爱不孤独”“公益筑梦”等六大公益助残品牌,开展社会康复工作,通过院内外各类公益活动,提升残障儿童社交能力、认知能力,缓解家长心理焦虑,树立康复信心、促进儿童全面康复。

  三是广泛链接社会资源,主动对接政府部门及慈善会、基金会等公益慈善类机构,为儿童提供从疾病救助到社会融入的全面帮扶。

  四是充分利用社工+志愿者工作模式,联动高校及社会志愿者,有效地将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结合起来,开发“残障儿童上门康复”“特殊儿童喘息服务”等六个志愿服务项目,帮助患者身心康复、融入社会,减轻家属精神压力,全方位帮助残障儿童及家庭。

  在服务中,医务社工始终坚持助人自助的理念,联动残联、社区人员、医务人员定期入户回访,帮助患者家属学习居家康复知识、了解康复救助政策、掌握心理减压等方法,建立病友互助群、医患沟通群,帮助患者及家庭赋能和构建全方位支持网络。

  《公益时报》:机构(医院)应该如何做好多方资源链接?如何应对现存的困难与挑战?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医院服务的病患多为残障人士,他们不仅需要医疗、经济、物资、心理等方面的支持,更需要社会的尊重和温暖。我们紧扣助残扶残的工作宗旨,通过查询官网信息、查阅主流媒体报道、寻找能给残障人士提供支持帮助的爱心团体,主动拜访,链接多方资源,用好资源并服务于儿童及家属,立足初心,帮助患者,推动爱心救助事业,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目前,医院的医务社工主要是医务人员通过学习社会工作知识,转岗的方式组成,存在医务社工自身理念不强、工作能力不足、服务内容不全面、服务范围不广泛等困难。在医院的支持和鼓励下,医院会聚力探索,努力有序向专业化发展。

  《公益时报》:未来机构的工作计划与推动方向是什么?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医务社会工作兼具医疗和社会工作的特性,其发展不仅需要这两个领域的支持,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

  一要利用好关于残疾人、社工的相关节日,通过线上及线下活动,做好工作内容宣传和推广,主动链接更多资源,为残障人士提供支持。

  二是医院的医务社工部将加入本地专业协会,加强行业内的学习交流,传播医务社会工作的职业内涵和社会价值,不断提升医务社会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和专业度。

  三是加强与高校合作关系,发挥高校在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突出作用。通过实习基地、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提升现有医务社工理论及实务水平,吸纳高校专业医务社工研究方向的学生加入,推进社工整体业务能力提升。

  四是结合医院自身发展需要,借鉴全国优秀单位的医务社工工作做法,制定标准化工作流程,形成本土化的医务社工工作管理体系。

网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