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人物观点 > 正文

寻找最美医务社工 | 周璐:临终关怀是医疗事业,更是社会事业

  为弘扬医务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树立医务社会工作者先进典型,宣扬医务社会工作者案例,《公益时报》社携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金赛药业等合作伙伴共同开展“第三届(2023)寻找最美医务社会工作者”系列活动,并推出“第三届(2023)寻找最美医务社工”系列访谈活动,旨在弘扬医务社工精神,发掘榜样的力量,共同推进医务社会工作发展。

  本期访谈主人公:周璐,深圳市宝安区旭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驻宝安人民医院的一名中级医务社工师,主要关注走到生命末期的临终患者。她认为这些人更需要专业社工走进内心世界,寻找内心的平静点,对于患者和家属则需要给予更多的人文照护。临终关怀不仅仅是一项医疗事业,更是一项社会事业。她希望社工像一束光,能照耀服务对象的生命全程,让平凡人的死亡变得更有尊严。

  以下为访谈实录>>>>>>

  《公益时报》:简单介绍自己以及日常工作内容。

  周璐:从事医务岗位社工两年,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水平,同时推动宝安人民医院临终关怀服务的进一步发展与优化。日常的工作主要围绕服务对象的院前准备、入院适应、住院支持再到出院康复等一系列与服务对象康健有关的服务,运用社工专业的知识技能,通过个案、小组、活动、探访等形式开展工作,经常穿梭在医院各科室,哪里有需要,服务就会到哪里。医生和护士都知道,医务人员解决不了的患者心理情绪等问题就找周社工。

  《公益时报》:为什么会从事这份工作?

  周璐:在从事医务社工之前,有一段时间在照顾生命末期的父亲。当时作为家属特别无助,无论从与父亲病情相关的信息,还是面对至亲即将离去的事实,以及与父亲后期相处与沟通,情绪、心理状态都是迷茫和无助的。也正是那个时候我开始关注医务社工这个职业,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其中一项就是为病患及家庭提供心理辅导和情绪支持。医务社工是对医疗服务以外的补充,填补了医务人员无法顾及到的点面,满足病患及家属的多元化需求。这些正是我作为家属和患者所需要的,因此我也慢慢进入了医务社工行业来,为更多像我一样迷茫和无助的病患家属提供服务,同时也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并为之奋斗。

  《公益时报》:在医务社工服务过程中遇到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又是如何解决的?

  周璐:最困难的事情是理念的推广和转变。安宁疗护有助于减轻终末期疾病病人的痛苦,改善生命质量,但由于传统观念问题,一方面是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天职,另一面是好死不如赖活着的观念,导致工作开展受阻。我先从有需求的个案开始,过程中经常与医护人员沟通,慢慢地,在有些晚期患者的疼痛和难受已是药物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医务人员会有意识找社工来协助解决。平时会从生命教育开始,开展关于生死观的宣教活动,有时还会通过成长小组来开展安宁疗护相关的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宁疗护工作的开展潜移默化,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家属开始慢慢接受安宁这个理念,有需求的服务对象会直接找到我。

  《公益时报》:从事医务社工服务过程中,让你最感动的事是什么?

  周璐:在开展安宁疗护服务中,每次帮助家属与服务对象做最后的告别时,都能看到病房里服务对象的家属握着服务对象的手默默地陪伴,相关的医务人员也在旁边默默地陪伴,可以看到心率从75、60然后又到 80,服务对象的心率在60-80 之间来回波动,伴随着社工指导家属与服务对象告别的同时,此时患者脸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和满足,服务对象的心率从之前心率来回徘徊,迅速落入30、20,8、5、3,直至心电图示全血停搏,医生宣告临床死亡。服务对象最后在祝福中走完自己的一生,眼睑、颜面无浮肿,安详从容,社工为服务对象、家属搭建了用生命陪伴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的暖心时光。每每家属看到自己的至亲走得如此安详和有尊严,家属流下感动的泪水,家属不停地说感谢,此时的病房暖流在传动,少了以往病房常有的悲痛,让我更加的热爱我所从事的医务社工这份职业。

  《公益时报》:简单介绍案例以及根据案例分析医务社工在该领域的创新、总结、经验等内容。

  周璐:一位83岁的服务对象,因“双下肢水肿8年,血透4年余”入院。初步诊断为慢性肾脏病5期、全血细胞减少、陈旧性心肌梗死、肺部感染。入院后基本卧床,暂不与外界联系,入院时健康状态差,重度贫血,咳喘不止,疾病逐步恶化,自理能力完全丧失。经科室医护团队评估,后期医疗上发挥作用不太大,故转介社工介入。

  第一步,社工通过话题导入引入病情的现状,让服务对象和家人第一次共同直面病情,讨论病情和即将到来的结果;第二步,鼓励家属表达自己的情感;第三步,鼓励服务对象回应表达自己,让服务对象和家属之间不因病情而逃避,他们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对方的爱。最后社工与服务对象和家属目光相对,一起说了句“加油,我们都在”。结合生态系统理论,这也体现了安宁疗护的全家服务理念:即除了患者,家属也是服务的对象。

  此案例以生态系统理论的能量流动性,采用人生回顾疗法,导入身、心、社、灵四位一体的照护理念,同时进行哀伤辅导,最终达到死者善终、家属善别、生者善生的目标。微观上达到生死两相安的目标,中观上逐步推进医院建立社医结合的身心社灵临终关怀模式。宏观上倡导相关政策的出台,同时探索临终关怀走进社区、走进家庭的模式。

  《公益时报》:对医务社工未来的发展有哪些建议?

  周璐:希望能重视和加强医务社工的专业能力培养。目前针对医务社工的培训及资源比较少,如果能力缺乏很难准确的帮助到患者,也无法与医护人员共有效的合作。

  作为一名医务社工,我认为,临终关怀不仅仅是一项医疗事业,更是一项社会事业。我希望社工像一束光,能照耀服务对象的生命全程,让平凡人的死亡变得更有尊严。

网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