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热点 > 正文

加强谋划、健全机制 志愿服务事业再上新台阶

  ■ 本报记者 皮磊

  从乡村到城市,从学校到社区,从应急救援到生活日常……如今,志愿服务队伍的身影无处不在,其作用和贡献也愈发显著。中国志愿服务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全国实名登记志愿者人数为2.38亿,志愿服务队伍135万支,开展志愿服务项目1278万个,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超53.64亿小时。

  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在政策引导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事业,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及相关公益项目覆盖各个领域,为社会治理和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提出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特别是2024年以来,党中央对志愿服务作出一系列新的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环保志愿者、“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等志愿者群体回信,勉励大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加强顶层谋划

  在此背景下,2024年,围绕促进志愿服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议题,从中央到地方层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对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动员体系,完善供给体系、队伍组织体系、支持保障体系,促进志愿服务事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宏观层面。2024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这是我国系统部署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第一份中央文件。意见主要包括健全全面参与的志愿服务动员体系、精准高效的志愿服务供给体系、充满活力的志愿服务队伍组织体系、覆盖广泛的志愿服务阵地体系、特色鲜明的志愿文化体系等九个部分。意见特别指出,要将志愿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谋划部署,健全长效机制,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给予更多支持。

  该意见的出台,也从顶层设计层面进一步明确了志愿服务的定位和作用。“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我们看到,广大志愿服务队伍主动发现社会诉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自身专长和优势投身社会建设,为更多人做出了表率。

  2024年7月,中央社会工作部、教育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鼓励和引导高校师生积极投身法律援助志愿服务事业,为发展法律援助事业、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政法大学大二法学生朱泓宇,刚一入学就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法律援助中心,每周四下午他都要到学校东门的法援中心值班,为上门求助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或撰写法律文书;张灵羽在广西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参与志愿服务已经五年,期间她接待过很多当事人,有来华留学生、家庭妇女,还有附近中学的孩子……司法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已依托高校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400余个,6.2万名法律援助志愿者活跃在法律援助服务一线。

  再看“银龄行动”。2024年12月,民政部、全国老龄办、中国老龄协会组织开展2024年全国老年志愿服务暨“银龄行动”乡村振兴云南行活动,希望进一步发挥广大老年志愿者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新时代“银龄行动”工作走深走实。以老年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银龄行动”,成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实现老有所为的重要平台。

  以北京市为例。2024年12月,北京市依托“京彩时光”养老志愿服务平台,同步开展至少20场养老志愿服务活动,涵盖情感慰藉、协助服务、健康科普、文体活动、培训讲座、防范金融和网络风险、法律援助等七大领域。广大老年人如想参与志愿服务,则可以通过上述平台注册为志愿者,寻找或筛选感兴趣的养老志愿服务项目,选定意向服务项目。可以说,这也促成了社会善意的“双向奔赴”。

  激发创新活力

  另据观察,2024年以来,多地多部门也陆续发文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志愿服务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黑龙江省委社会工作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黑龙江省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工作措施》,要求健全全面参与的志愿服务动员体系;宁夏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等10部门围绕六大方向提出系列举措,要求拓宽社会募捐渠道,支持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贵州省贵阳市制定《贵阳市志愿服务保障规定》,要求加强对志愿服务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和经验推广……

  这也大大激发了志愿服务领域创新和具体实践。

  在由共青团中央、中央社会工作部、民政部等七部委发起主办的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由抖音集团跳跳糖员工公益与北京润保芳德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的“跳跳糖童心守护者——彩虹熊熊数字化辅疗”公益项目获得金奖。其中,“彩虹熊熊诊所”线上游戏由抖音集团员工志愿者参与开发,目前游戏已在各大手机应用商店上线。通过在线上和线下模拟抗癌小勇士的治疗过程,项目还原了真实医治场景,以游戏化、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患儿重新理解、正确认知疾病和治疗过程,从而减少疾病和就医负面影响,助力患儿舒缓治疗期情绪。

  在生态环保领域,志愿服务力量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水利部推荐、丹江口市组织申报的“勇当南水北调‘守水尖兵’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丹江口市清漂志愿服务项目,也获得了前述大赛金奖。

  丹江口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丹江口大坝所在地,该市全力打造“小水滴”志愿服务组织,形成了“1+13+20+N”的志愿服务体系,并专门成立了清漂志愿者协会。该协会自成立以来,累计开展志愿服务2.33万人次,时长5.86万小时,清理漂浮物7223吨。

  2024年12月24日,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透露,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由生态环境部、中央社会工作部联合编制的《“美丽中国,志愿有我”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实施方案(2025—2027年)》将于近期正式发布。方案从队伍建设、项目建设、阵地建设、能力建设、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作出安排,旨在培育一批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探索形成一系列模式和机制。

  推动公益资源下沉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而从微观层面来看,广大志愿服务力量则是推动社会公益资源下沉、参与基层治理、发展社区慈善的关键一环,尤其在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方面发挥了积极带动作用。

  2020年9月,在国家反诈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工信部反诈中心指导下,蚂蚁集团及蚂蚁公益基金会发起“蓝马甲行动”,以志愿服务的形式走进老年群体聚集的社区,帮助他们走进数字生活,享受信息时代的便利。截至2024年10月,“蓝马甲行动”已覆盖全国149个城市,联合100多家地方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等力量,开展5万多场活动,超4.5万名志愿者面对面服务老人超156万人次。

  总体来看,志愿服务力量在解决公益“最后一公里”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其不仅是链接各方资源的纽带,更是项目落地实践的最佳抓手。不过,在志愿服务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挑战和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如:缺乏项目经验及资金支持,志愿活动难以持续开展;部分志愿服务机构缺乏明确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导致留不住人员;志愿活动形式千篇一律,缺乏创新,志愿者参与感差,等等。

  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和志愿服务发展的新形势,我们相信,随着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志愿服务的组织化、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也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在政府、高校、机构、企业等各方合力推动下,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也将迎来一个全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网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