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组织知识产权大调研丨答题、参与有福利!
知识产权与人格权保护,对于慈善组织意味着什么?
案例一:慈善组织拍摄受助人的视频和照片,改写受助人的故事以筹资,后被受助人登门要求将慈善组织用其肖像、故事筹来的钱继续用到他们身上,双方差点对簿公堂,最终以私下和解、慈善组织赔款告终。
案例二:慈善组织在一次活动中招募专业媒体人作为志愿者拍摄受助对象照片,这些照片被该志愿者作为职务作品见报,后该慈善组织未经该志愿者同意,在其他场合使用这一作品,被该志愿者诉至法院。
案例三:多个慈善组织、企业合作发起全民参与、艺术共创类的科普活动,活动的显著成果为全国各地热心公益的爱心人士共同完成的一副作品。活动结束后,发起方、公募基金会均对这一作品主张保管或所有权利……
了解需求,陪伴成长
这些是“公益防火墙”项目在启动前开展的慈善组织调研中收到的真实案例,围绕知识产权,诸多慈善组织因此不慎损失善款或陷入舆论争议:志愿者的照片或作品版权归谁?受助人的故事算不算版权?邀请演员拍摄短视频用来筹款是否妥当?伦理价值、知识产权、人格权……更多的法律理念交织,慈善组织该如何修建自己的“防火墙”?
在新修订的慈善法施行的大背景下,为了帮助慈善组织建立可靠的“公益防火墙”,建设公益慈善行业基础设施,《公益时报》社作为行业媒体担当社会责任,在公益时报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下简称“公益时报研究院”)的策划与执行下,联合政府部门、高校、企业、法律服务机构共同发起“公益防火墙”慈善组织基础设施赋能项目。
“公益防火墙”1.0版本为知识产权及人格权保护专项行动。为更好地了解全国慈善组织知识产权及人格权保护需求,现开展“慈善组织知识产权及人格权大调研”,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填写问卷。本问卷内容保密,参与调研者将优先获得以下公益权益:
1.“公益防火墙”系列论坛、工作坊免费参会名额;
2.“公益防火墙”项目专家团队面向慈善组织开展的知识产权及人格权情况诊断;
3.公益时报研究院慈善法律专业委员会公益律师团队志愿服务支持等;
4.“公益防火墙”项目全套法律支持文件及其更新版本。
首场活动,火热来袭
“公益防火墙”1.0版本为知识产权及人格权保护专项行动,首批公益服务京津冀地区慈善组织。为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京津冀地区慈善组织与社会力量协作,《公益时报》社联合保定学院、保定仲裁委员会、北京国标律师事务所等举行“首届京津冀慈善组织知识产权协同发展论坛”。
论坛旨在通过系统研究京津冀地区慈善组织的知识产权与人格权保护现状,组织专家学者、律师、媒体人和知识产权从业者共同探讨和解决慈善组织在知识产权以及人格权方面遇到的问题,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慈善组织知识产权实务经验。
“首届京津冀慈善组织知识产权协同发展论坛”将于2024年9月19日下午在保定学院举行。与会各方将共同发起“京津冀慈善组织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政社校企行五元联动合作框架”,设立“京津冀慈善组织知识产权协同发展共创基地”。此外,论坛还将在有关讨论的基础上,正式立项《慈善组织知识产权案例研究与实务指南》《慈善组织常用合同签约范本》课题。
调研咨询与参会联系:
赵明鑫 1338322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