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5 来源 : 作者 :
品德是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中的体现。它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是个体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学生的品德主要是在社会道德舆论、家庭成员与学校教育的影响下,通过后天的道德实践活动而形成和发展的。
2010年7月,政府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纲要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其核心是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和学习参与公共生活的起步阶段,处于道德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基础阶段,迫切需要在这些方面得到有效的帮助和正确的指导。学生的公益意识、公益情感和价值观以及公益实践能力是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组成部分。有必要在小学教育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公益教育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
多年的德育实践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光说不练的教育不是真正的德育,起码不是完善的德育。”因此,我校除了坚持开展生命体验性德育,还在2012年开始进行小学公益教育。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在探究性学习中理解公益知识、能力和行为。在课下,学生在自己组织的公益活动中践行公益行为,促进自己在做中“知”德,在做中“学”德,在做中“炼”德,在做中“养”德。这样,学生在做中逐渐提升公益意识、能力和行为,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质的形成。
一、公益理念引导,构建学生的道德认识。
从2012年5月起,我校参与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教育研究所的公益教育的研究,在专家的引领下,我们一起进行了小学公益教育课程的研发和实践。小学公益教育课程以简约的课程形式,辅助于学校的道德教育、少先队教育。课程内容将公益的基本观点以课堂传授的形式使学生理解、接受,然后让他们通过活动进一步把学到的公益观点付诸实践,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小学公益教育是符合小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比如,由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引导学生对教育目标的认识。这样的课堂教育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和探究,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接受新的知识也就是公益观点。
例如,三年级上册的第一课《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这一课时的安排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教师通过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引发同学们对身处困境的人们产生共情,认识到在他人遇到困难时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通过学生热烈的讨论,学生们还认识到关心他人包括对家人、同学、社会成员等的关心。接着同学们就讨论到,我们小学生可以为处在困境中的家人、社区居民、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伸出援助之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对公益知识的了解,是品德形成的第一步,是形成道德认识的必要前提。当学生们坚信某种道德观点正确,并使其成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时,道德知识便转化为道德信念。但此时学生们的态度只是一种依从。因为通过同学讨论出的结果可能都是众所周知的大道理,大家都认为只有这样做才是正确的。但是他们是盲目的、被动的,不稳定的,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他们对这样做的必要性缺乏充分的认识,也缺乏情感体验,行为主要受控于外在压力(如奖惩),而不是内在的需要。所以,小学公益教育课程让学生在探究性的学习中,自己讨论如何将学到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行为。就是引导他们主动地在实践中将所学习真正转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这一步的实现,首先需要“公益理念引导,构建学生的道德认识”。
二、公益活动体验,培养学生道德情感。
我校有经验的教师参与编写了小学公益教育教材的实践案例。,以课外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操作和体验,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
比如,上面提到的三年级上册的第一课《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学生在课堂上讨论的结果是,做关爱燕山养老院的老人的公益活动。接下里的第二课时就是实践课,学生们走进燕山养老院将大家决定的“关爱老人的公益活动”付诸实践。在走进之前,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分成小组,根据帮助的任务制定助老计划。比如,生活组为老人捶背、揉肩,陪老人聊天、讲故事;工艺制作组制作手工作品或绘画作品送给老人;表演组表演一些文艺节目。准备好后,第三步就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到养老院实施助老计划。
在与老人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观察与思考,懂得了老人年龄大了,行动起来不方便。甚至有些老年人耳聋眼花,反应差。对于他们的这些困难,学生们从共情的角度出发,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起要经常帮助老人的公益情感。同时,学生通过为老人们服务,体验到在帮助他们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快乐。这样就更坚定了他们助人为乐服务他人的公益情感。
所以,第二课时的实践课,是学生思想、感情、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模仿第一课教材中出示的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榜样人物,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榜样人物相接近。这就是认同,实质上就是榜样的影响。此时学生的情感是自发的、主动的、稳定的。虽然他们对此行为目的仍然缺乏清楚而深刻的认识,但是由于对榜样的仰慕,在情感和行为上就试图与榜样一致。此时的举动已有情感因素的改变,并开始涉及道德信念。在实践中这种长期的认同,就会使学生整个态度发生根本转变,形成优秀的道德情感,而情感是信念的催化剂,在情感的作用下“关心他人”的道德信念机会形成。为达到这种德育的效果,小学公益教育课程就专门编制了学生学习一个公益观点后,就要按照观点做一个公益活动。这就是让学生通过公益活动体验,培养道德情感,它是小学公益教育生命力的所在。
三、积蓄公益能量,形成学生道德行为。
要想让学生做到知行统一,一次公益观点的讲授和一次实践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孩子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多次体验,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公益意识,形成健康的公益情感和态度,树立正确的公益价值观,发展公益行动的实践能力。这种持久的公益实践活动就会让学生积蓄公益能量,成为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能量。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开辟更多的平台,让学生持久地去实践它们。比如,引导孩子们关注附近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为小区的美好环境尽公益小使者的一份力量。
例如,“美化杏花园”系列活动。杏花园位于前进二小门前,是周围社区居民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前进二小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自去年学校开设公益教育课程之后,杏花园就成为孩子们的环境保护基地,学生们定期到这里开展各种美化环境的活动。像清理垃圾、擦除亭子上的小广告、为小草和树木挂牌等等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大大提高,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的公益意识、能力和行为更是得到了发展。这就是小学公益教育通过活动积蓄公益能量,形成道德行为的魅力所在。
通过这种反复的公益实践活动,学生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融为一体,与传授给他们的的公益观点一致起来,并在情感的作用下上升为一种道德信念,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公益价值体系。这就是内化,当学生按自己内化了的价值行动时,稳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品德形成了。
综上所述,小学公益教育课堂上的丰富多彩的、形象生动的课堂公益教育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他们在探究中中我观点,在畅所欲言的讨论中确定将学习的公益观点如何转化为自己的公益实践活动,为知识到行为的统一做好了“要做”的准备。小学公益教育课堂下的可操作的、持续的公益活动,使学生在活动的体验中升华了公益情感、提高了公益能力和发展了公益行为。这种讲一个公益观点就做一个公益活动的小学公益教育对小学生品德的形成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北京燕山前进第二小学主任徐连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