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公益资讯 > 小学公益教育在行动
小学公益教育在行动

2013-06-05 来源 :  作者 :

    一、为什么要对小学生进行公益教育

  为什么要对小学生进行公益教育?英国哲学家休谟说过:“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追求方式各有千秋,但其终极目的都是幸福快乐。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终结,都在追求幸福。2012年6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今后每年的3月20日定为“国际幸福日”。决议说,追求幸福是人的一项基本目标,幸福和福祉是全世界人类生活中的普遍目标和期待,在公共政策目标中对此予以承认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教育要以每个人在学校学习到追求幸福的本领为宗旨。

  这种“教育学生成为一个追求幸福的人”的教育,不仅让学生获得追求个人幸福的本领,还要获得建设幸福社会的本领。因为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幸福离不开社会提供种种方便的生活、良好的环境条件。这种教育体现为学生既有追求个人幸福的能力同时也有承担社会责任,维护和发展社会共同利益的能力。因此,学校教育就是要以人的发展为本,它包括一是为学生个人的终身幸福着想;二是为学生融入社会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维护和发展社会共同利益着想。后者强调追求个人幸福,要在社会法规的范围内进行操作,要履行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同时要参与维护和发展社会共同利益,即公益行动。它包括关注他人,服务他人和建设幸福社会和保护自然环境等等。人们可以通过做志愿者、义工,关注弱势群体,资助需要帮助的人群;也可以参加公益性活动,服务需要帮助的人,保护环境和世界和平等等。这些公益教育的内容通过渐进性递进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事实上,小学公益教育是让学生学会在为社会服务中获得个人幸福,懂得它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之一。这种“教育学生成为一个追求幸福的人”的教育,不断地树立学生的公益意识,使其具备公益能力和参与公益活动的自觉性。如果我们从小学抓起,坚持在学生成长的每一阶段一直抓下去,真正抓出实效来,这对提高我们中华民族素质会有一个极好的推动。

  二、小学公益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2010年7月,政府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纲要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其核心是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和学习参与公共生活的起步阶段,处于道德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基础阶段,迫切需要在这些方面得到有效的帮助和正确的指导。学生的公益意识、公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公益实践能力是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和满足小学生成长需要,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和公共政策学院中国公益教育研究所,自2010年以来,一直在探索用用皮亚杰认知理论、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模式和美国“服务学习方式”对小学生进行公益教育。

  几年来我们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校资源开发了一套适合在小学推广的公益教育课程、校外公益教育活动指南,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三联动服务学习”模式。“学校、家庭、社区三联动服务学习(简称三联动)”模式的特点是“通过课堂教学发展学生公益认识;通过课下公益实践活动,在服务家庭、学校和社区中提高学生各种责任感;以学生自我评价的心得体会和同伴、教师、家长与社区工作者评价相结合的鼓励方式激励学生在公益道路上不断进取”。自2010年以来,我们与各实验学校的教师和社区工作者共同开发出一套易于教师操作、学生行动、家长和社区工作者协助各年级学生开展的公益教育系列课程。目前正在实验进行中。

  三、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建构公益认识

  小学公益教育以加强小学生公益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公益意识,形成健康的公益情感和态度,树立正确的公益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发展公益行动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公益行动中来,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力量参与到改善家庭、学校和社区公共问题中来,为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公益意识、公益行动能力的人奠定基础。

  如何实现这些任务,是直接灌输给学生吗?不,公益行为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所以这些任务的实现一定是建立在学生自觉自愿自主建构公益知识和决定公益行动的基础上的。教师的课堂教学通过运用认知建构理论设计学生认识发展的情景和教学环节,发展学生的公益认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认识既不起因于单一的学生主体,也不起因于单一的教材客体,而是学生主体与教材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皮亚杰认为,学生认识形成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图式。图式是指学生的认识的发展是以他们的已有经验对外在事物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即同化、顺化和平衡的过程实现的。[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公益知识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

  第一,激发学生同化新知识。在公益教育课堂上,教师对公益观点的传授运用皮亚杰认知理论,创造引起学生知觉的认知环境,提供给学生能体现所传授的公益观点的生动、形象的感知材料。我们事先以PPT或者视频制作了生动的感性材料。例如,四年级学生学习“共情受助者的难处,伸出援助之手”的观点,我们通过PPT展示帮助贫困老人的事迹材料,引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之发生作用。感性材料与他们头脑中原有帮助他人的图式之发生联系,这种联系就像消化系统将营养要吸收一样与之相连。这就是学生主体开始对感性材料的作用,也就是对公益知识的同化过程的开始。

  第二,引导学生主动顺化新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对感性材料展开讨论,学生的认识的发展进入到顺化阶段。在顺化时,当学生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即经验来解释与之相联系的感性材料时,就要运用感性材料对原有图式加以补充、扩展和修改,达到对提供的感性材料的理解。例如,学习“共情受助者的难处,伸出援助之手”的观点,学生以前的经验是帮助过摔倒在地上的同学,没有做过帮助贫困学生的经验。但是,PPT中的感性材料提供了解决的方式。于是,学生就要考虑将这一他人经验纳入自己帮助他人的图式拓展到帮助贫困生。这样学生开始讨论,自主解决如何帮助贫困生的问题,也就是学生认识开始顺化,发展原有的认识,从帮扶摔倒的学生的方面,进入到帮助贫困生的新的方法的方面。

  第三,促进学生实现平衡新知识。当学生接受了感性材料中蕴含的公益观点和解决方式后,经过小组讨论学生做出如何去做的决定。这个过程就是学生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自己的认知从已有的经验水平发展到感性材料蕴含的公益教育目标的新水平。这种新水平就是学生作为主体的认识解决了自己已有知识与新知识客体的不平衡状态,也就是实现了平衡。例如,学习“共情受助者的难处,伸出援助之手”的观点,学生通过班级讨论,最后决定以义卖的形式,筹措资金帮助贫困山村的学生交学费。这就是发展到“共情受助者的难处,伸出援助之手”观点的结果。这种结果始终是以学生主体自主建构的公益认识的同化、顺化和平衡的过程实现的。

  这说明,小学公益教育的课堂教学必须运用皮亚杰认识建构理论设计学生认识发展的情景,通过激发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将要学习的知识发生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然后学生在讨论中消化和吸收,最后做出如何行动的决策。这一决策就标志着学生的公益认识发展到新的阶段。接下来小学公益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将学生服务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用刚刚学到的公益观点开展开放性的服务活动。

  四、让学生课下在服务他人和社会的各种公益活动中提高各种责任感

  小学公益教育注重知和行的统一。由于学生的公益行为是在做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又因为多数公益行为都以服务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体现出来。所以,小学公益教育借鉴美国的“服务学习”,实现知和行的统一环节。“服务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将社区服务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的开放性学习方式,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运用知识,并从经验的反省中获得新知识,同时学生在关注社会和关心他人的过程中成长为一个富有责任感并有能力服务于社会的人。[2]小学公益教育必须的环节就是让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公益知识在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活动中,形成做公益行为的能力。

  这种服务学习方式体现教育家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陶行知说:“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作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3]所以,学生学习了如何做公益后,讨论并自己决定公益活动内容和制定公益活动计划,通过课下的公益实践活动,在服务中提高自己的各种责任感。这是真正的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的贯彻,是教人做真人的体现。学生通过在家庭、班级、学校、社区和社会服务中提高各种责任感。

  第一,通过在家庭的实践,为家人做事情,提高学生家庭责任感。例如1年级学生学习“家人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做个体贴家人的人”观点。学生在家庭主动为家人做事情。像扫地、洗碗、给老人捶背等等。

  第二,通过在班级和学校实践,为班级和学校做好事,提高学生主人翁责任感。例如,2年级学生学习“班级和学校是我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我要为它们做有益的事情”观点。学生在班级和学校开展各种各样的爱班级、爱学校的公益活动。像为班级建立图书角,将自己读过的书放在图书角便于与其他同学分享;主动承担学校展室的讲解员,宣传各种环保知识等等。

  第三,通过在社区和社会的实践,为社区和社会做有益的事情,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例如3年级学生学习“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观点。学生主动到社区养老院慰问老人,在社区宣传低碳生活方式,为社区活动场所做清洁工作等等。4年级学生学习“共情受助者的难处,伸出援助之手”观点。学生在南方出现冻雨坏天气时,主动发起“爱心手套”活动,寄去手套帮助贫困学生防冻,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又例如,6年级学生学习“观察公益对象的问题和分析自己的帮助能力”观点。学生主动参与到“导盲犬”的微公益活动中,调查盲人和大众的心态,探索导盲犬和盲人乘车难的解决办法。学生在这些社区和社会公益活动中发展了社会责任感。

  从以上学生公益活动中可以看出,学生利用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平台,在为他人服务中实践所学习的公益观点、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从而在服务中成长为具有一定公益意识和各种责任感的一代新人。

  五、让学生在自我激励和他人鼓励的评价中进取

  小学公益教育让孩子们懂得参与公益活动就是一个善意行为。所以评价注重自我激励和他人鼓励。小学公益教育的评价以学生写心得体会的自我激励和同伴、教师、家长与社区工作者评价相结合的鼓励的方式,促进学生在公益道路上不断进取。

  第一,学生将学习公益观点的认识和做了公益活动的体会以文字或者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记录自己成长的过程。国家新课程改革《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在评价过程中,儿童彼此间讲述活动过程、分享探究发现和活动体验、交流作品和活动心得,都是儿童学习的生活体现。”[4]这一理念遵循了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完善的心理发展规律。我们依据这一理念编制了记录学生公益意识和行为发展的漂亮和活泼的“心得本”。学生很有兴趣地把自己公益认识的发展和活动体验记录在上面,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第二,同学、教师、家长和社区工作者以不同的鼓励方式激励学生不断努力。国家新课程改革《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强调:“鼓励家长与其他有关人员的广泛参与评价。”[5]这种评价满足了学生自尊心、荣誉感的需求,学生为了获得其他人的赞许、奖励而会激发自己进一步学习公益知识和活动的需要。例如,对于完成任务出色的,他人给学生贴个金五星闪烁一下,既是赞美又是激发,激发他再加再励做出更漂亮的成绩;完成任务一般的,给学生贴个红花摇一摇,既是赞扬又是鼓励,鼓励他更上一层楼做出更好的表现;完成任务弱一些的,给学生贴把小铲子,既是欣赏又是激励,激励他挖掘出自己更多的潜力。

  这种评价尊重学生的发展不是在一个起跑线上,虽然有差距,但是无论他们做得怎样,他人都需要以赞美、赞扬和欣赏的态度去激发、鼓励和激励他们。这是一种很好的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机制使每一个学生为自己成为公益小使者而自豪!他们将我们发给他们的公益小使者的卡通画贴在自己做公益最得意的地方,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六、小学公益教育能够成为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

  小学公益教育以简约的课程形式,辅助于学校的道德教育、少先队教育或者综合实践教育,具有教育的辅助作用。同时,在实施小学公益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因此,小学公益教育课程与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少先队工作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发展相联系,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组成部分。

  首先,与其他课程结合成为其他课程的辅助部分。小学公益教育内容是关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发展的教育,在教育中必然会涉及到多方面领域的知识。因此,它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小学公益教育综合伦理、环境、生命、美术、安全等方面的不同内容来进行,并以公益活动的形式展开。所以,小学公益教育与其他课程结合成为其他课程的辅助部分,有助于推动其他课程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地促进学校课程的改革。

  其次,形成特色性公益校本课程。中国公益教育研究所提供技术指导对参与小学公益教实验的不同学校,整合校内和校外周边的资源,对学生进行公益教育和活动。例如,利用学校附近的消防大队资源,学习消防知识,并在社区进行公益宣传活动,形成了具有消防特色的公益校本课程。又如,与社区居委会联合开发低碳环保教育活动,由此形成环保性公益校本课程。

  第三,小学公益教育依托于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平台推动公益校本课程的发展。在公益教育中,学生是学习和活动的主体。丰富多彩的资源和活动形式有助于调动学生主体性。充分地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力量和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有助于公益校本课程的发展。因此,小学公益教育以学校、家庭、社区三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联动方式成为小学公益教育的特色模式。这正是公益校本课程形成和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七、学生、教师、家长和社区工作者都得到了发展

  小学公益教育是为贯彻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和满足小学生成长需要而设计开发的一套易于教师操作、学生行动、家长和社区协助各年级开展公益教育的系列课程。课程简单,每学期6课时即可完成教育目标。通过这一段的实验,教师、学生、家长在小学公益教育中都有了各自的成长和发展。

  第一, 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课程都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活动为依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自主建构公益知识的过程中,在公益活动中实现了知到行的目标。在这样的学习和实践中,必然会促进学生智力、能力和品德的全面发展,有力地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

  第二, 彰显了教师的创造性。由于课堂教学以学生解读感性材料和他们的讨论为主,随时会产生未曾预设的问题,在课外活动中学生的活动又会产生新的问题。这为教师提供了创造性教育的机会和充分展示个性的舞台。因为学生在课上和课下活动中所产生的问题,教师预先设定的教案是解决不了的,只有随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去组织,去施以相应的方式方法才能完成。这些在教育中产生的灵感、方法和能力充分展示了教师与众不同的创造性,由此将自己的教育水平发展到新的阶段。

  第三,提高了家长和社区工作者公益教育的能力。学生的成长不仅受到学校的影响,更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小学公益教育利用家庭、学校和社区平台来引导小学生学习公益知识、形成公益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做公益的实践能力。在此,家长和社区工作者在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活动中,其组织和教育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成为小学公益教育的积极力量。在他们的协助下学生参与到公益行动中来,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从而在改善家庭、学校和社区公共事务中的问题中,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公益意识和公益行动能力的人。

  小学公益教育在行动!它加入学校教育的行列继续探索和努力,为孩子们的成长做出应有的贡献!(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和公共政策学院中国公益教育研究所许惠英)

  [1]皮亚杰著 发生认识论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3页,第28-29页.

  [2] 周伽山 美国服务学习理论概述, 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第14页.

  [3] 陶行知全集 第二卷,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89页.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页.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