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公益资讯 > 不忘初心 仁者爱人
不忘初心 仁者爱人

2013-04-16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王会贤

中国公益慈善领域正在像三十多年前改革开放初的中国市场经济一样,如一个成长不久的幼苗,有大把的国际经验等待学习,有广阔的空间等待成长。然而这种成长并非从一无所有中拔地而起,慈善,它并不新鲜,它只是因为某种原因沉寂许久的一颗老树,如今抽出了新枝。

中国的“慈善”历史源远流长,并且在后来产生了近现代的慈善组织形式。早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家孔子和孟子倡导仁爱、仁术,墨子主张“兼爱”,这些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慈善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此一时期的著名人物范蠡,功成名就后隐退江湖,经商致富,“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不仅是商圣,也往往被现代慈善家们尊为能赚会花的慈善鼻祖。

“慈善”一词原本是佛教用语,其原意为慈悲为怀、广种善果。我国古代汉语中“慈”、“善”二字合用,则是“仁慈”、“善良”、“富于同情心”之意。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佛教寺院的济贫事业随之兴起,这是中国最早的民间慈善救济事业。其经济来源是社会的捐助和施舍,佛教的“福报”、“修福”的观念,对富人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汉唐佛教寺院的慈善事业长盛不衰。

宋代则有所改变,济贫的事情开始由宗教团体主办改为官办,养老慈幼事业尤为突出。专门设施有安济院、慈幼局、慈幼庄、婴儿局、举子田等。曾在全国普遍设立的救治贫病老人的“安济坊”,名字还来源于苏轼早年在杭州以私人捐款设置的义诊“安乐坊”。在医疗方面还设有惠民药局为老百姓提供义诊处方。为了埋葬贫病交加客死异乡无法安葬的人,宋代又设置有漏泽园,相当于公益墓地了。

在明清之前,以捐谷赈灾、修路建桥为主要内容的个人慈善活动早已存在。如经常为人所提及的范仲淹的义田,刘宰的粥局,朱熹的社仓等。但这些慈善活动只是士绅的个人行为,没有发展成为一种制度化的慈善事业。明末清初,在江南地区先后出现了同善会、广仁会、同仁会或善堂等民间慈善团体。它既不同于宋朝以前国家干预的慈善事业,也有异于此前出现的民间慈善活动,它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全新的非宗教性的、非宗族性的、持续性的、志愿性的慈善救济事业,可以说是现代慈善事业的萌芽。

值得一提的是,最早的民间慈善组织“同善会”,在会员捐献金额入不敷出时,开始用捐款置办不动产,以地租收入来维持运营。可见在慈善组织的自然发展中,资产增值本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的慈善事业基本上是一种精英事业或富人乡绅的事业,平民百姓很少参与,但并非没有,清末著名的武训行乞办义学,可以算作草根公益最名副其实的代表人物了,也曾被树为百姓学习的楷模。

民国时期,民间慈善组织发展更为广泛。据记载,1930年前后上海的慈善团体已有一百多家。1920年北方五省大旱,积极参与此次灾荒赈济的民间慈善团体就有京畿农民救济会、北京民生协济会、华北救灾协会、山西旱灾救济会、陕西义赈会、上海女界义赈会、中华慈善团、国际统一救灾总会、中国济生会等数十个。并且,这些组织里有募捐机构、实施机构与协调机构之分。此外,这一时期还涌现出了许多慈善家群体。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只有政府救济,没有民间慈善事业。中国传统的慈善理念在这漫长的时期内逐渐淡化,出现了一个“断层”。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慈善事业终于在中国大陆迅猛发展起来。但是文化是一个社会积淀最深的东西,在短期内修复40多年慈善文化的空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找回原来的慈善文化,适应现代慈善理念,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008年,是中国现代公益慈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捐赠总额为1070亿元人民币,是2007年的3.5倍,2008年个人捐赠首次超过企业捐赠,且年中国大陆地区公民个人捐款达458亿元,占捐款总额的54%。“2008中国慈善排行榜”入榜慈善家149位,共计捐赠16.5亿元;入榜慈善企业325家,共计捐赠54.9亿元。

当然,这个数字还不能与慈善发达国家相比,但已经可以看到数字变化之后,更多的富豪在接受和践行现代慈善理念,从只关心财富怎样增长,到将财富拿去做慈善,并开始研究怎样能做得更好。而从中国慈善排行榜十年的变化中,也可以窥探到中国富豪们在做慈善时,所探索的不同方式。

培育慈善事业需要推动慈善文化的传播。推进慈善不能就事论事,更不能急功近利。慈善家捐赠从充满英雄气概的激情岁月走向理性时代,开始逐渐管理成本、重视效果,而不是一捐了之。如牛根生设立了老牛公益事业促进会,段永平联合丁磊向浙江大学捐赠,学习美国斯坦福大学设立等额配比基金等。2012年,曹德旺蝉联首善,其成立的河仁慈善基金会被认为是“中国第一家以捐赠股票形式支持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基金会,开创了中国基金会资金注入方式、运作模式和管理规则的多个第一”。这标志着中国富豪们的行善在量变的同时也在发生方式和方法上的巨大变化。这些习惯商场征战的慈善家们,并不缺乏尝试公益创新的魄力。

利用商业智慧进行慈善创新是国际公益领域的发展趋势,与欧美成熟的慈善事业相比,国内的慈善事业还不够发达,但可以相信,中国的慈善家和创业者将探索出属于中国的慈善道路。我们学习现代公益理念,也秉承“达则兼济天下”的古老信条,中国式公益慈善的路还很长。

慈善家微语录

●无论如何,做慈善是企业家应尽的社会责任,不能等政策环境更好了的时候再去做。因为慈善是一种品格,一种责任,更是一项终身事业。对于时下不尽如人意的政策环境和舆论氛围,不能计较太多,要相信时代总是不断地进步,状况都会逐步改善。

——世贸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

●作为民营企业,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政府分忧,为地方百姓造福。我的一生要全力做好两件事,一是做好中药发展,二是做好社会公益。

——广西梧州中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许淑清

●得诸社会,还诸社会。成立了基金会后,我发现我愈来愈快乐,愈来愈满足……我了解到,把基金会做好,已经成了我的梦想,成了我的目标。

——美国唐氏工业集团董事长唐仲英

●一方面,慈善是发乎心付于行的,要用一颗真心去关心、爱护他人和回报社会,帮助弱势群体,用脚步去丈量每一寸贫困的土地,用具体的行动救人于所急,扶人于所困。另一方面,慈善对我而言,是通往幸福的终极密码,它给我带来的幸福感,多过于一场生意胜仗所带来的。

——北京中奥联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