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公益资讯 > 正文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把“微笑”带到高原

2024/06/13 16:29公益时报 徐辉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麻醉恢复室内,藏族女孩次仁曲珍缓缓醒来。她眼神明亮,鼻子上有规整的缝合线——三个多小时前,那里还是一块明显的凹陷,那是先天性面中裂(鼻裂)留下的印记,同时她还伴有先天性左侧上唇隐裂。

  次仁曲珍出生在西藏日喀则的一个偏远县,她是家族中唯一一个遭受这种不幸的孩子。面部缺陷导致的自卑感如影随形——她没上过学,也从不在公众场合摘下过口罩。

  由于信息闭塞,长辈们对这种疾病知之甚少。多年来,她没有接受过治疗。直到今年春天,"幸福微笑——救助唇腭裂儿童"公益项目联系到了次仁曲珍的家人。经过评估,这个18岁的女孩被列入了该项目西藏站的首批患者名单。

  "幸福微笑——救助唇腭裂儿童"公益项目成立于2002年,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发起,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指导,致力于为低收入家庭的唇腭裂儿童提供免费修复手术、为基层医生提供专业医疗培训、开展医学交流活动。

  5月20日,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将"幸福微笑"项目带入西藏,与西藏自治区妇联和自治区人民医院合作,计划为西藏100余名唇腭裂患儿提供救助。次仁曲珍和其他11名患儿成为了第一批接受集中手术救助的幸运儿。

  行动下沉:触达更偏远地区的患儿

  唇腭裂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出生缺陷疾病,不仅影响患儿的外观,还会对其呼吸、进食和语音等方面造成困难。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每六七百名儿童中就有一位是唇腭裂患儿。

  由于高海拔导致的缺氧、孕期饮食习惯、产检不足等原因,唇腭裂一直是西藏地区颌面外科多发病。在内地,通常在孩子1至2岁时甚至更小就可以通过手术来解决面部畸形问题。而在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西藏地区,仍有十多岁乃至更大年纪的患者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接受手术治疗。

  本次救助活动涉及的孩子年龄跨度很大,最小的不足1岁,最大的已经19岁。他们主要来自日喀则市的桑珠孜区、江孜县、拉孜县、聂拉木县、仲巴县和仁布县。特别是聂拉木县,位于西藏南部,距离拉萨约700至750公里,车程超过12小时。而仲巴县则位于西藏西部,距离拉萨更远,逾1000公里,车程超过20小时。这些地区的偏远和交通不便,无疑增加了患者求医的难度。

  为了确保活动能够覆盖到更多的患者,活动前期,西藏自治区妇联、日喀则市妇联以及村一级妇联投入大量精力,进行了深入的入户摸底调研,识别出患有唇腭裂的儿童,并逐一征询家庭的意见,确保患儿们都能得到应有的救治。

  “我们的初心是努力让每一个低收入家庭唇腭裂患儿享有公平可及的医疗服务,帮助他们重新绽放幸福微笑。”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李晓林强调。

  考虑到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幸福微笑”项目不仅为患者提供了免费的手术救助,还提供了包括交通、保险、食宿以及营养品等补贴费用,以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

  持续关怀:家门口的医疗救助

  次仁曲珍的手术是由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两位权威亲自主刀: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主任医师、唇腭裂病区主任朱洪平,以及北京协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周炼。这两位专家在各自医院的门诊号源极为稀缺,通常"一号难求"。

  在这次公益活动中,像他们一样的医疗志愿者还有3位: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副主任谭刚、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周一,以及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唇腭裂病区护士崔洁。他们牺牲个人时间,从原单位请假,组成了"幸福微笑"志愿者服务队,远赴西藏地区参与唇腭裂患者的治疗。

  在高海拔地区进行公益手术,不仅考验医生们的专业技术,更考验他们的体力和耐力。拉萨的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60%-70%,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医疗团队不得不边吸氧边工作。在两天的紧张工作中,他们为12名患者完成 18例免费唇腭裂修复手术。

  高原地区最缺的是人才,而这次活动的一个重点就是将先进的医疗技术传授给当地。在这次集中救助活动中,医疗团队采取了现场观摩带教的方式,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当地医院专业人员的医疗水平。

  此外,为了持续提升当地医院专业人员的医疗水平,项目后期还将开展一系列的培训活动,进一步强化他们的专业技能。

  唇腭裂的治疗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通常需要多次手术,包括唇裂修复和腭裂修复。除了手术治疗,患者还需要接受语言治疗、听力治疗和心理治疗等综合性治疗。

  以来自日喀则江孜县的10岁唇腭裂患儿洛桑(化名)为例,他刚刚完成了自己的第三次手术。洛桑的故事并非个例,在本次救助活动中,许多像他一样的患儿都将接受进一步的后续治疗。

  对于这些家庭来说,治疗的便利性至关重要。幸运的是,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已被指定为该项目的定点医院。这意味着,当志愿医疗队完成他们的任务离开后,患儿们仍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灵活地前往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必要的救助。这不仅解决了眼前的问题,更为患儿的长期康复和成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截至目前,“幸福微笑——救助唇腭裂儿童”公益项目已在全国19个省(区、市)举行了57次国际、国内医疗队集中救助活动,依托近20家项目定点医院开展了常规性救助活动,共计筛查超过10000名低收入家庭唇腭裂儿童,为7000余名唇腭裂儿童完成了修复手术。

  现在,次仁曲珍已经出院,困扰她18年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今后,她会跟其他普通孩子一样,摘掉口罩走出家门了。

网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