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扎根阿拉善:“一亿棵梭梭”的生态与经济发展道路
4月的阿拉善盟左旗,大风呼啸,黄沙扑面而来,打得脸生疼。地面上,大量沙子如潮水般涌动,人们的脚印一会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对于远离沙漠的大多数人而言,沙尘暴是只存在于电影和幻想里的景象。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能用更加具象化的语言来描述它。多位常年住在阿拉善盟左旗的居民均表示,这样的天气比起十多年前算不得什么。在他们的记忆里,那时的沙尘暴带着沙子遮天蔽日,能见度极差。天上是沙,地上是会移动的沙丘,一个晚上沙丘就从院门迁进了院内。更可怕的是,这样的天气频繁且持续很多天。
大风天气里,公路两边的沙子正在肉眼可见地移动
被误解的阿拉善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属于地级行政区。全盟总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沙漠、戈壁、荒漠草原各占三分之一,适宜人类生产生活的面积仅占6%。阿拉善盟常住人口超过26万人,依然是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地区。
阿拉善经常被称为“中国主要沙尘暴源头”,但过去并非如此。一些研究资料显示,一百年前的阿拉善地区每30年发生一次沙尘暴,后来1950年至1990年每2年发生一次强沙尘暴。90年代开始,强沙尘暴天气频率增加、面积扩大,阿拉善逐渐成名。
科研工作者给出的原因包括全球变暖、降水减少、耕地扩张、过度放牧等。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阿拉善盟相继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三北”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重点建设工程,主要采取“以灌为主、灌乔草相结合,以封为主、封飞造相结合”的防沙治沙技术措施,形成了围栏封育—飞播造林—人工造林“三位一体”的生态治理格局。
围栏封育,是使用围栏将草地和林地封存,使其得到休养。飞播造林,是通过飞机洒下大量适生植物种子,借助风力实现自然覆沙。人工造林,是根据林木生态适应性和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科学植树造林活动。围栏封育的配套措施是禁牧、保护已有林木等,飞播造林依赖于军地双方基于当地有限条件摸索出的一整套技术,而人工造林涉及到如何调动非公主体尤其是广大农牧民的积极性问题。
政府和社会力量探索造林
“一亿棵梭梭”公益项目负责人孙静,是当初立项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她回忆道,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以下简称“SEE基金会”)成立时,在阿拉善当地大大小小也做过一些项目,如天然梭梭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后来,SEE基金会在复盘过去工作,摸索能否设立一个更实效、更有吸引力的公益项目的时候,与政府进行了对接。在结合阿拉善的人工梭梭林规划后,SEE基金会最终定下了“用十年时间(2014-2023年)在阿拉善地区种植1亿棵以梭梭为主的沙生植物,恢复200万亩荒漠植被”的目标,并于2014年正式推出“一亿棵梭梭”项目。
孙静提到的人工梭梭林规划,涉及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委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编制,2013年6月发布的《阿拉善盟沙生资源植物研发与产业化总体规划》。这份文件设想了“一个高新园区、三条绿色走廊、四大创新平台、六大生物产业、多个科技园区”的发展布局,计划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较完整的沙生植物资源化利用产业体系,走出一条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效合一之路。其中,三条绿色走廊即形成东、中、西三条绿色沙生植物重点发展带,主要种植梭梭、白刺等防风固沙植物,打造三条稳固的绿色走廊,遏制3大沙漠握手态势,并提出:到2020年人工梭梭林的面积达到500万亩,接种肉苁蓉154万亩。
部分天然梭梭林已经较为稀疏
梭梭耐寒耐旱,能遏制土地沙化,是阿拉善地区的原生植物。上世纪50年代,阿拉善盟有原始梭梭林近1700万亩,但80年代只剩下834万亩,到2010年只有461万亩达到国家灌木林资源标准(覆盖度30%以上),且高大的梭梭已经相当罕见。肉苁蓉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别称“沙漠人参”。其种子撒在梭梭根部附近,会吸引梭梭根系主动寻觅,从而使肉苁蓉对梭梭寄生。生长一年或数年后,肉苁蓉可收获出售,根据品质可卖到每公斤22元以上,过去行情好还能超过六十元。如果进一步晒干、加工,价格还能接连翻倍。其种子也能卖到2000元一斤。
发展梭梭接种肉苁蓉产业,是基于1984年钱学森提出的“沙产业”理论构想,即具有充沛阳光资源的沙漠、戈壁应该大力发展“多采光、少用水、高技术、高效益”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梭梭接种肉苁蓉产业,随着沙产业构想的探讨和实践验证,逐渐成为阿拉善盟重点推进发展的特色创收产业。
牧民魏军正在自家梭梭林寻找肉苁蓉
2010年,阿拉善盟通过统筹三北重点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四大工程及造林补贴项目,制定了《阿拉善盟重点城镇营造防护林优惠政策》,极大调动了非公主体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各旗区也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实施细则,全面推行社会化造林绿化和防沙治沙,致力于调动当地牧民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媒体报道,阿拉善左旗过去对梭梭林成活率达到70%以上的农牧民,给予每亩90元的补贴。2010年将补助标准提高到了100元,2016年又提高到200元。
早期实践中,人们的积极性并不高。一是覆盖成本后,农牧民手头剩下的钱不多;二是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很多家庭难以负担。
买一棵梭梭苗约七分钱,一亩打50个坑种100棵,需要7元左右,外出采购还有近700元油费。种下梭梭后要浇水,如果取水地在10公里远,拉一车水够浇四五亩地,仅计算来回20公里的油费,每亩浇一遍水的成本就要约20元。
种梭梭主要在春季。刚种下时要浇第一遍水,前三年如果降水不足,每年还要补浇一遍。也就是说,种植2000亩梭梭,仅买苗和交通费,当季要投入近5.5万元。如果补浇3次,还要再投入12万元,亩均成本达到87元。这还是不计算人工劳务费用的结果。
“一亿棵梭梭”项目推出的前两年,综合调研了解到的种植梭梭成本和当地人民的积极性情况,阿拉善盟林草局和SEE基金会在阿拉善左旗苏海图嘎查试点合作。新模式是牧民申请在自家草场种梭梭,林草局出资支持种植,基金会出资支持管护,通过双重补贴覆盖种植成本,并要求“对梭梭管护三年,补贴分三年按一定比例发放”,同步解决资金焦虑和提高管护积极性。
对比过去,当地人民有了更多收入,梭梭的成活率和生长情况也得到保证。后来,“一亿棵梭梭”项目继续沿用了该模式,并在阿拉善地区推广,效果显著。
2014年至2018年,共有369户牧民参与了“一亿棵梭梭”项目,种下62169亩沙生植物。按照当时的模式,每种植一亩满足双方要求的梭梭并验收成功,牧民不仅能从政府获得约120元的种植补贴,还能从基金会获得30元到50元不等的管护补贴。
SEE基金会的要求是,项目地块必须是适合沙生植物生长的区域,原生植被覆盖率小于15%,地方年降雨量为50-150mm,地下水深3到5米,地块的所有权必须明确且附近有常住户。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每亩规划打40到55个坑种植梭梭,并要求前三年达到65%及以上的成活率才算合格。
SEE基金会工作人员正在对牧民梭梭林进行验收
记者通过探访了解到,在此背景下,牧民往往先进行小规模种植,积累经验后再慢慢扩大规模,以此缓解早期资金不足、熟练度不足等情形。牧民逐渐成为“资深种植户”,后面越种越好,甚至发展出“承包户”。三年验收通过后,政府和基金会出资结束,留在牧民草场的梭梭也到了适合接种肉苁蓉的阶段,由此获得的收入全部归牧民所有。这就保证了牧民将持续自我创收。
沙产业带动大量牧民返乡
阿拉善盟发展梭梭-肉苁蓉产业,在2021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作为《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案例》之一发布。案例这样描述牧民的收益状况:“首先,牧民通过承担梭梭人造林项目,依据立地条件不同,每亩收益可达40-80元;其次,梭梭成活后接种肉苁蓉,肉苁蓉的收益每亩可达200元。阿拉善地广人稀,户均草场面积过万亩,牧民种植肉苁蓉的收入普遍超过每年10万元,部分种植大户可达每年50万元。”
作为早期试点地苏海图嘎查的牧民,沈永保是最早一批参与到“政府+基金会”双重补贴模式的。当初渴望改善家乡生态的他参与了梭梭种植项目,并尝试了肉苁蓉培养技术。一开始,他和家人只种了100多亩梭梭,后面越种越多,到2015年已经将家里符合条件的3000多亩草场全部种上。如今,随着经验越来越丰富,沈永保还给2000多亩梭梭接种了肉苁蓉,如果不计入人工成本,每年仅通过肉苁蓉获得的收益在10万元左右。此外,他还有国家发放的禁牧补贴和帮助邻居种植梭梭的劳动收入。
在另一个嘎查,牧民杨世龙告诉记者,他和叔叔在自家草场种植了9000多亩梭梭,已经接种苁蓉400亩,亩均成本大概200元。去年卖苁蓉的收入大概6万元。在不同的时间段,种植梭梭和出售肉苁蓉大幅增加了这个家庭的收入。
杨世龙家正在晾晒收获的肉苁蓉
随着越来越多人加入种梭梭,牧民们不仅在需要劳动力时互相支持,扩大了产业规模,也通过互相提醒不让牲畜进入梭梭林、常态化自发巡护等,对周边草场形成了很好的保护。收入上去了,生态日益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在返回阿拉善。对比阿拉善盟人口普查公报,2020年的常住人口达到26万人,足足比2000年的19.9万人增长了三成。
SEE基金会荒漠化防治项目筹资传播经理朱德军常年深扎在“一亿棵梭梭”项目一线,是最了解牧民生活情况的工作人员。“2013年左右(下社区)的时候,偏远地区的老百姓来还没有‘慈善’这个概念。有一群人拿着钱请他们家种梭梭,又是干大事儿,又能拿钱,大家心里是打问号的。”朱德军谈起早期挨家挨户发动牧民种植梭梭的情况,不禁笑了。
他表示,“我们不做(劝牧民返乡)这样的思想工作,我们重在强调项目逻辑。牧民自己会思考,会权衡这件事的利弊。支持完牧民种梭梭,我们也要把成果利用好,比如我们会带他们去重庆、西安、青海等地方,看看外面,看看为什么其他农村可以做好,激励、启发他们。我们也会带他们做一些外围培训,帮助链接一些资源。这是我们一亿棵梭梭项目要实现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十年,不是结束
随着政府对梭梭种植补贴的提高,2019年开始,原有的合作模式发生改变,SEE基金会将补贴提高到200元一亩,林草局继续负责审批、参与前期种植和验收等工作,但牧民不再同时申领双边补贴。
“现在的模式是,我们和当地的林业部门一起合作。牧民通过村集体向林草部门申请(参与‘一亿棵梭梭’项目),林草部门审批后,我们来做复核,牧民再开始种。如果没有通过(我们这边),他们也可以加入林草局或其他机构的项目。”朱德军介绍称,每年林草部门和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会挨家挨户探访、给予技术指导和进行验收等。
截至2022年底,“一亿棵梭梭”项目已经在阿拉善地区的关键生态区域种植了7843.08万棵以梭梭为代表的沙生植物,恢复植被面积166.64万亩,并计划在2023年再种下225万棵。
阿拉善盟行政公署网站的文章显示,截至2021年6月,全盟累计完成梭梭人工林种植723.05万亩,“企业、社会团体、基金会、驻军部队、农牧民等参与生态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非公主体人工造林面积占到全盟人工造林面积的90%以上,成为生态建设的主力军。”
扎设在沙漠边缘的草方格能进行固沙,被海外称为“中国魔方”
进入第十年的“一亿棵梭梭”项目面临着新挑战。一方面,适合直接通过补贴发动牧民种植梭梭的地块越来越少。很多离水源近、土地情况较好的地块已经被种完,种植其他地块成本较高,单靠农牧民来实施非常困难。另一方面,如果要把资金投到沙漠边缘的中重度沙化区开展生态治理,由于需要做工程固沙措施,亩均近1000到2000元不等的成本是机构较难承受的负担。
“一亿棵梭梭”项目组现有13名工作人员,均是扎在阿拉善当地多年的资深员工。“我觉得大家的热情还是不减当年。”孙静带着乐观的语气回答道,“我们接下来也会给一亿棵梭梭项目赋予下一个十年愿景。未来可能不仅仅局限在阿拉善,还有它周边的地区,特别是西北的荒漠化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