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公益资讯 > 正文

中国首个关于城市社区(流浪)猫的社会研究成果在京发布

2022/08/12 15:52公益时报 张明敏

  8月7日,它基金携手山东大学动物保护研究中心,就《城市社区(流浪)猫的社会研究》在北京举办成果发布会。出席会议的发言嘉宾包括北京爱它动物保护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它基金)执行秘书长方丹、山东大学动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郭鹏、山东大学动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泥安儒、山东大学动物保护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王博与张梓琳,其他嘉宾包括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生命伦理学研究所所长邱仁宗、幸运土猫发起人曾莉、汪汪喵呜孤儿院院长Vivien、济南市文明养犬志愿服务协会监事刘梦茹等。

  它基金执行秘书长方丹介绍了目前中国城市流浪动物的生存现状与困境——我国目前每年新增超过千万只流浪动物,其中却只有不到2%能够最终被救助——而造成它们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则包括遗弃、丢失、无限繁殖、主人缺乏责任感、法律缺位等等人为因素,他也在现场呼吁尽早出台包括政府、社区、居民、公益组织、救助人、爱心企业多方合作的共治解决方案。

  山东大学动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郭鹏从城市中人、猫关系的角度系统分析了“社区猫”和“流浪猫”的不同。她认为,“名称反映了使用者的视角”,“流浪猫”的称呼预设了“猫必须住家,必须有具体的人类主人”,但实际上猫与人类以及人居环境中的其他动物有悠久的共生历史。“社区猫”意味着承认这种共生关系,承认它们在城市生态中可能发挥的积极影响,并正视相关的生态与社会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城市管理的优化及生态繁荣。该研究正是在这样的动机下开展,意图为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依据。

  山东大学动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泥安儒介绍了这份报告的研究策略与方法。泥老师首先在现场饶有兴致的讲述了山东大学里斑鸦和小猫咪的故事,他坦言在和动物相处的过程中,心变得越来越柔软,在此机缘巧合下他参与了它基金的“城市社区(流浪)猫的社会研究”项目,该研究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子研究,研究一是针对公众认知、态度的问卷调查研究,取样北京市、山东省、浙江省的52个社区,通过公开招募并培训社区调查员,共收集问卷5000余份,是迄今为止中国在社区流浪猫问题上规模最大的量化研究。研究二选取了6个典型社区开展个案研究,透过人猫矛盾的发生、行动者的介入、问题的发展与解决等维度勾勒出城市社区猫管理现状的轮廓。

  山东大学动物保护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王博现场为大家介绍了报告中的量化研究结果。本研究使用的问卷包括七个指标体系,分别为人口学信息、社区猫的生存情况、社区生态、社区猫管理情况、居民与社区猫相关经历、居民对社区猫问题及管理措施的态度和认知、居民对于猫和动物的一般性态度。清理后的有效问卷共计4950份,答卷人性别占比为男2324份、女2626份。根据数据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在流浪动物管理问题上,人们普遍拥护非暴力的解决方式。有64.56%的受访人群表示愿意在社区中见到社区猫,但希望社区猫能够得到一定的管理。有72.89%的人排斥捕杀手段,在反对捕杀的人中,82.8%的人将“过于残忍”列为首要原因。45.25%的人报告曾救助过社区猫(包括投喂和远程资助)。

  山东大学动物保护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张梓琳现场分享了质性研究结果。当基层社区管理机构面对投诉压力、缺乏对社区猫问题的认知或求助渠道时,往往会采取驱逐或禁止投喂的措施,但这种行为却会导致矛盾的二次激化。相关专业救助组织或个人的介入有利于推动社区猫矛盾常态化应对机制的建立:即通过抓捕、绝育、放归的方式控制社区猫数量。民间救助组织与个人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逐渐从末端救助向前端管理转移,从纯粹的民间救助向基层自治转移:以志愿督导不文明养犬现象、宣传文明养宠作为切入点,通过社区社会组织的身份参与社区动物(包括社区猫)管理,有效地缓解了社区矛盾,分担行政执法压力。

  ​此外,与会嘉宾围绕“城市社区中的人与动物共同体”的主题开展圆桌讨论,从科学研究、社区实践、政策建议、行业规范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城市动物的问题引起日益广泛的讨论,制定相关政策时应有充分的事实数据作为支撑,全面考虑城市动物与人、生态的关系。一方面,城市生态与社会文明要求我们正视城市流浪动物的生态与社会角色,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以及与人类及其他动物关系,另一方面,城市文明建设急需我们提出顺应生态文明、符合多元生态主体共存的解决方案。《城市社区(流浪)猫的社会研究》仅是开始,期望未来有更多研究者关注这一领域,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未来添砖建瓦。

网站编辑: